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万隆会议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表为1955—1959年与中国建交国家(     
建交时间建交国家建交时间建交国家
1955年8月1日尼泊尔1958年7月9日柬埔寨
1956年5月3日埃及1958年8月20日伊拉克
1956年8月1日叙利亚1958年12月20日阿尔及利亚
1956年9月24日也门1959年2月4日苏丹
1957年2月7日锡兰1959年10月4日几内亚
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一边倒”外交政策的实施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各国接受
C.中国提出“求同存异”方针D.中国促进日内瓦会议圆满成功
2022-11-25更新 | 895次组卷 | 19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第一中学东校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线上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20世纪某一时期,国际社会面临以下主要问题。在此形势下(       
○如何在国际政治中协调相互关系,通过合作谋求发展并巩固独立;
○如何在世界性和地区性事物中发挥新兴国家的作用,在大国主导的世界格局中表达中小国家的需求,维护中小国家的利益;
○如何继续推进民族解放运动,壮大“第三世界”的力量。
A.亚非会议召开B.联合国成立C.不结盟运动诞生D.区域集团化兴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955年,周恩来在亚非会议全体会议上指出:“根据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的原则,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是可以实现和平共处的。在保证实施这些原则的基础上,国际间的争端没有理由不能够协商解决。”这次发言(     
A.标志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B.成功推动了朝鲜问题解决
C.拓展了中国对外交流的空间D.使印度支那问题得以解决
2022-08-15更新 | 1274次组卷 | 17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955年4月,亚非会议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召开,又称万隆会议。周恩来在这次大会上提出的方针是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求同存异”
C.“非暴力不合作”D.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如表是关于1954—1955年间中国外交工作的部分言语的记录。根据这些记录可知,当时中国政府致力于
时间记录
1954年6月周恩来访问印度,向尼赫鲁表示:中国赞同正在酝酿中的召开亚非会议的计划
1954年12月缅甸总理吴努访问中国,双方领导人认为,这一会议使向无往来的亚非国家能够会面,可消除误会和隔阂
1955年1月毛泽东对这次没有帝国主义国家参加的会议很重视,责成周恩来亲自负责准备中国代表团参加会议的方案
A.调整政策,全面发展睦邻外交B.巩固中苏关系,维护世界和平
C.强化意识形态,提升国际地位D.加强亚非合作,拓展外交空间
6 . 周恩来是著名的外交家。以下他参与的重大外交事件,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参加日内瓦会议②率团出席万隆会议
③首次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④签署《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①C.④③①②D.④①③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评论说:在1955年的一次国际会议上,“周恩来利用了他个人的巨大魅力和外交机敏逐渐减弱了那些怀疑中国或怀疑共产上义的领导人的敌对情绪”。在这次会议上,周恩来提出的外交方针是
A.“求同存异”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另起炉灶”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2022-01-02更新 | 439次组卷 | 34卷引用:2011-2012学年山东省临沂市高一上学期期末模块历史试卷
8 . 20世纪50年代,某国际会议提出下列原则。这次会议
A.和平解决了印度支那问题B.反映了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要求
C.形成了不结盟和非集团的宗旨D.表明美国孤立中国的僵局被打破
2021-12-22更新 | 14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周恩来在某次国际会议上说,中共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而存异"。这次会议是
A.雅尔塔会议B.开罗会议C.日内瓦会议D.万隆会议
10 . 下图反映的是亚非会议期间,各国代表争相请周恩来签名的情景。该情景出现的原因是
A.中国综合国力强大B.“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
C.与会各国赞成社会主义D.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