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万隆会议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与非洲之间的交往古已有之。在汉代,非洲已在中国与罗马的贸易中发挥中转站的作用。唐代中国同北非、东非等地已实现直接通航。宋代,每年自非洲进口的商品数额大大超过前代体量。元朝中非人民对彼此的了解更加深入。明代郑和船队四次抵达东非海岸,将古代中非交往推向高峰,双方频繁互访,建立了和平友好的外交关系,永乐年间还恢复了三省市舶司,以便非洲诸国使节来华时“与中国贸易”。

——摘编自张铁生《中非交通史初探》

材料二   1955年万隆会议后,中国积极支持非洲国家民族独立自强。1964年初,周恩来总理访问加纳时,明确了中国对外援助坚持平等互利、尊重受援国主权以及不附加政治条件等基本准则,奠定了中国对非援助的总体基调。经过长期的友好交往,中国越来越赢得了非洲人民的认可与支持。

——摘编自宋微《中国对非援助70年-理念与实践创新》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非交往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中期中国支持非洲国家的原因。
(3)综上,谈谈你对中非交往的认识。
2023-03-20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1955年周恩来在某次国际会议上呼吁各国撇开分歧,为反对殖民主义的共同利益而加强团结合作,受到与会各国的赞同。这一呼吁(     
①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②为亚非各国友好合作创造条件
③体现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④打开了中国外交工作的新局面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23-01-20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艺术班)试题
3 . 有学者认为,中国对万降会议的立场和态度,集中反映了20世纪50年代初期中国对民主中立国家的认识和对国际格局发展新变化的战略判断。这表明万降会议
A.是特殊时期外交战略的有效探索
B.实现了中国同西方大国关系的突破
C.是我国独立自主外交实践的开始
D.打破了美国对新中国的孤立与封锁
2021-07-12更新 | 185次组卷 | 4卷引用:重庆市缙云教育联盟2022届高三8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到20世纪50年代末,中国与大多数的亚非国家建立了官方或半官方的贸易关系,中国对亚非国家的贸易总额由1950年的3.6亿美元上升到1957年的7.67亿美元。这主要得益于
A.中国实行了全方位的开放政策
B.万隆会议拓展了中国的外交空间
C.中国优先发展与亚非国家的关系
D.中国“一五”计划取得了重大成就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15年,为纪念60年前的一次重要集会,亚非领导人再次聚首雅加达。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60年前的集会
A.周恩来在会上提出 “求同存异”的方针
B.是新中国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
C.中国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2021-01-22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七中学等六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历史试题
6 . 日内瓦会议结束后,周恩来总理曾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原想再关一年的门,现在看来是关不了的!”毛泽东也肯定地说:“关门关不住,不能关,而且必须走出去。”为此,新中国政府(  )
A.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应邀参加亚非万隆会议
C.积极推动中美关系改善D.开始推行了全方位多边外交
7 . “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相互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立异的。”就此,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求同存异”方针
C.“一边倒”政策D.“另起炉灶”
8 . 谢益显在《当代中国外交思想史》中说:“朝鲜战争结束后,国际紧张局势趋于缓和。……美国在战略部署上仍在从东南亚和台湾这两条线上逼近中国,中国还要为获得进一步的安全环境做出努力。”新中国“为获得进一步的安全环境做出努力”有
①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②参加1954年日内瓦会议
③参加1955年万隆亚非会议 ④同苏联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
9 .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评论说:在1955年的一次国际会议(万隆会议)上,“周恩来利用了他个人的巨大魅力和外交机敏逐渐减弱了那些怀疑中国或怀疑共产主义的领导人的敌对情绪”。在这次会议上,周恩来提出的外交方针是
A.“求同存异”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另起炉灶”D.“一边倒”
10 . 孔子曾提出过“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意思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 运用这种思想处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关系取得成功的范例有
A.日内瓦会议的圆满成功B.美苏争霸局面的出现C.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D.中苏建交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