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时期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1 . 21世纪以来中国外交在不断转型,进一步从“被动应对”向“争取主动”转变,中国对国际体系的参与由融入向塑造转变,即角色从“接受者”“应对者”向“建设者”“塑造者”转变。这一转型(     
A.表明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B.缓和了地区间紧张局势
C.开启了中国融入全球的进程D.解决了经济的逆全球化
2 . 20世纪70年代,在东盟走向中立化的前提下,中国也改变了对东盟的批评立场,与马来西亚、菲律宾等东盟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1988年,中国政府发表了中国与东盟关系的基本原则,强调和平共处、平等互利、共同发展,反对霸权主义。中国政府的这些主张旨在(     
A.参与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B.为国家建设营造良好环境
C.支持东南亚反对霸权主义D.突破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下表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部分外交战略:

1955年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63年

两个中间地带论

1974年

“三个世界”划分论

1978年

“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方针

由此可知(     
A.我国积极构建外交话语权B.国际局势决定了外交政策
C.外交相对处于弱势的地位D.外交政策服务于经济建设
4 . 自1990年以来的32年中.中国军队已先后参加了25项联合国维和行动,派出官兵近5万人次:中国维和官兵的足迹遍布柬埔寨、刚果(金)、利比里亚、苏丹、黎巴嫩、塞浦路斯、南苏丹、马里、中非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这说明,中国(     
A.重视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B.严格遵守和执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C.对战争与和平问题作出了科学的判断D.逐步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如图是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中国政府提出处理中非事务的“五不”原则。“五不”原则的提出(     
A.意在建立睦邻友好的外交关系B.有利于构建新型国际关系
C.说明非洲在国际上影响力扩大D.加速了非洲殖民统治瓦解
2022-07-11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博尔塔拉州精河县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是毛泽东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确定的一个重要方针。进行经济建设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以国内市场为主;同时,只要有可能,尽 量争取同一切国家发展经贸往来,发展国外市场……早在 1954 年,他就指出:“我们这 类国家,如中国和苏联,主要依靠国内市场,而不是国外市场。这并不是说不要国外联 系,不做生意。不,需要联系,需要做生意,不要孤立。”

——逄先知《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建设中自力更生和对外交流关系的构想》

材料二   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今年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0 周年。20 年来,中 国全面履行入世承诺,中国关税总水平由 15.3%降至 7.4%,低于 9.8%的入世承诺;中国中央政府清理法律法规 2300 多件,地方政府清理 19 万多件,激发了市场和社会活力。20 年来,中国经济总量从世界第六位上升到第二位,货物贸易从世界第六位上升到 第一位,服务贸易从世界第十一位上升到第二位,利用外资稳居发展中国家首位,对外 直接投资从世界第二十六位上升到第一位。这 20 年,是中国深化改革、全面开放的 20年,是中国把握机遇、迎接挑战的 20 年,是中国主动担责、造福世界的 20 年。中国愿同各国一道,共建开放型世界经济,让开放的春风温暖世界!

——习近平在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影响中国同世界各国“共建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因素。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70年代前期,英国首相希思对英国的大西洋联盟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他试图以英美“天然关系”取代英美“特殊关系”,以利英国加入欧共体,并以此为契机积极推动欧共体发展为独立实体,通过建构平衡的欧美关系令英国“两头受益”。由于这一时期美欧关系日趋紧张以及美国对维护其联盟霸主地位的坚定决心和尼克松一基辛格外交管理方式发生巨大变化等原因,希思虽成功引领英国加入欧共体,却在两次“尼克松冲击波”“欧洲年”与中东危机等一系列重大事件上与美国发生冲突。受困于对美国的全方位依赖,希思最终不得不进行战略撤退,英美“特殊关系”得以再度复兴。“天然关系”是一种极具灵活性与弹性色彩的实用主义外交政策,它反映出一个中等强国振兴国家的强烈愿望与努力。

——摘编自梁军《爱德华·希思对大西洋联盟政策的调整与英美关系重构》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外交战略呈现出“不变”与“变”的交织,下表列举了中国外交战略演变的四个阶段。

世界政治格局演变中国的外交战略
阶段目标表现
美苏争锋,两极格局逐渐形成第一阶段.20世纪50年代联苏反美“另起炉灶”“一边倒”“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等
新兴力量崛起,多极化趋势显现第二阶段20世纪60年代反苏反美“两个拳头打人(反美反苏)”
新兴力量发展,多极化趋势加强第三阶段20世纪70年代联美遏苏“一条线(从美国到日本等国),一大片(线外国家)”
两极格局结束,“一超多强”局面形成第四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今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等奉行不结盟政策、全面对外开放等

——摘编自谢益显《中国当代外交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70年代英美关系的变化,并简评英国构建英美“天然关系”的努力。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现代中国外交战略的“不变”与“变”,并说明“变”的主要依据。
8 . 国务院《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过去一年,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卓有成效。习近平主席等国家领导人出访多国,出席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海合作组织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核安全峰会、联大系列高级别会议、亚欧首脑会议、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等重大活动。这些活动反映了新时期中国外交的特点是
A.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B.突出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C.韬光养晦、区域合作、有所作为
D.多边外交,求和平、求合作、求发展
2021-12-21更新 | 390次组卷 | 29卷引用:新疆哈密市第八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先后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亚洲价值观”“东盟共识”和“上海精神”等外交思想,并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或认同。这些思想的提出
A.反映了中国国际话语权的增强B.表明中国外交理念的日渐成熟
C.缓和了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关系D.以服务于国内经济改革为宗旨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1982年底中国外交部长黄华对联合国秘书长德奎利亚尔说:“中国不会依附于任何一个超级大国,中国不会打‘美国牌’去对付苏联,也不会打‘苏联牌'来对付美国,也决不允许任何人打‘中国牌’。”由此可知中国
A.开始放弃“一边倒"政策B.坚持求同存异的外交原则
C.强调独立自主的对外政策D.成为不结盟运动的创始国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