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1 . 在四川出土的大量汉代画像砖中有很多是有关酒肆的,其中最典型的是在四川彭州出土的汉画像砖《酒肆》(见下图),图中有酒具、运酒者、卖酒者、买酒者等。作为一项史证,画像砖《酒肆》从一定角度反映了当时四川地区(       
A.商品经济有了一定发展B.城市经济职能十分显著
C.饮食服务设施比较完备D.平民饮酒习惯成为流行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甲骨文是发现于河南安阳殷墟的一种刻于龟甲兽骨上古文字,多是当时王室对重要事项的占卜记录。下图是其中某片甲骨文的拓片。由右往左读:贞西土不其受年。意即:卜问,我们是否有个丰年?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商朝国家机构已非常完善B.五谷在中国种植历史悠久
C.商代统治者重视农耕生产D.商代文字主要为农业服务
3 . 下图为唐太宗贞观十三年(639年)和唐宪宗元和二年(807年)的人口分布变化图(每点代表5000人),这一变化可以说明
A.南方经济影响上升B.自耕农经济较为盛行
C.人地矛盾比较突出D.安史之乱后北方衰败
2021-11-14更新 | 11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宜昌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东汉末年至魏晋之际,关中、中原两大经济区的人口急剧减少,北方士民纷纷背井离乡,举家南迁。此后南方许多荒原变成肥田沃野,荆扬的洞庭、鄱阳、太湖流域成了谷仓地带,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三熟之稻”。这说明当时人口南迁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造成了南方人多地少的矛盾B.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开发
C.加剧了南北矛盾和割据状态D.完成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2021-10-20更新 | 451次组卷 | 23卷引用:湖北省宜昌市示范高中教学协作体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590年,隋朝发布诏令,将府兵制下的职业军人一律改为编户,有事时应征出战,战事停罢之后,散归本籍,和一般民户同样地垦田、纳租课。这一诏令的施行
A.增强了军队战斗力B.有利于经济恢复和发展
C.加速了隋朝的灭亡D.促进大土地所有制形成
2021-09-29更新 | 794次组卷 | 16卷引用:湖北省宜昌英杰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12月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下表是汉代有关名田(占有土地)规定的记载。据此可知,这些规定
内容出处
贾人有市籍,及家属,皆无得名田,以便农。《汉书.食货志》
贾人皆不得名田、为吏,犯者以律论。《汉书.哀帝纪》

A.严厉地打击了商业违法行为B.有效地抑制了土地兼并
C.严格限制了商业规模的扩大D.利于维护小农经济稳定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中国古代白银产量很少。唐太宗贞观年间,一两银子可以买200斗米,购买力相当于今天的4000多元人民币。明朝万历年间(1573—1620年),一两银子可以买377.6斤米,折算购买力明朝一两银子等于660.8元人民币,比唐朝时大大贬值。最合理的解释是
A.明代经济衰退,消费水平下降B.唐代农业发达,稻米产量高
C.明代中后期大量白银流入中国D.赋税征银使明代白银大量流通
8 . 【古代赋税制度的演变】

材料一   凡百役之费,一钱之敛。户无主客,以见居为薄,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不居处而行商者,在所郡县,税三十之一。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

——据《旧唐书》卷48《食货上》

材料二   一条鞭法者,总括一州县之赋役,量地计丁,丁粮毕输于官。一岁之役,官为佥募。力差,则计其工食之费,量为增减;银差,则计其交纳之费,加以增耗。凡额办、派办、京库岁需与存留、供亿诸费,以及土贡方物,悉并为一条,皆计亩征银,折半于官,故谓之一条鞭。

——据《明史·食货志》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代两税法的主要内容。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代与明代赋税制度变革的历史影响之异同。
9 . 历代王朝非常重视漕运,秦汉漕粮通过黄河、渭河由东向西运抵长安;唐宋“辇越而衣,漕吴而食”,漕运转变为东南至西北方向;及至元明清三朝,由南至北,“两浙之富,国用所恃”。这反映了我国古代
A.农业区域化专业化B.北方对南方的压迫
C.区域长途贩运出现D.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10 . 战国时期的曾侯乙墓出土了青铜冰鉴缶,鉴用来盛冰,缶用来盛食物。《周礼》记载,肉食珍馐与酒水都要用冰鉴保存,祭祀时也要使用冰鉴。冰鉴缶的使用
A.体现了战国严格的礼乐制度B.说明我国开始进入青铜时代
C.可作为佐证贵族生活的史料D.标志着新兴地主阶级的崛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