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7 道试题
1 . 西晋以前的宁镇地区(今江苏南京、镇江一带)流行的方言是纯粹的吴语;西晋永嘉之乱后,北方官话取代吴语逐渐成为该地区的主流方言。导致宁镇地区主流方言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经济发展B.北方战乱频繁C.政府政策规范D.政权发生更迭
2 . 《孟子·滕文公上》记载了西周时期,土地被分成九块,中间的一块为公田,周边的八块为私田,耕种者先耕种好公田,再管理私田。这一制度指的是
A.公有制B.均田制C.屯田制D.井田制
4 . 北宋时期,统治者推行募兵制的主要用意在于把一些可能反叛的潜在力量转变为维护现政权的力量,但是“大农弃田避征役,小农挈家就兵籍”。这说明
A.养兵加重国家财政负担B.募兵制激化了社会矛盾
C.北宋土地兼并现象严重D.募兵制影响了农业发展
2021-12-03更新 | 400次组卷 | 6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三)历史试题
6 . 《清朝文献通考》中记载乾隆八年规定,“嗣后凡遇外洋货船来闽、粤等省贸易,带米万石以上者,著免其船货税银十分之五;带米五千石以上者,免其十分之三。其米听照市价公平发售。若民间米多,即著官为收买,以补常社等仓”。这反映了清政府
A.放宽民间海外贸易的限制B.闭关锁国政策已经名存实亡
C.用经济手段促进贸易平衡D.对外贸易注重国内民生需求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下表是先秦至汉盐价变化表,据此表可知表1
齐国、秦国汉文帝汉武帝东汉
100钱/石120-150钱/石300-1100钱/石400-8000钱/石
A.国家控制经济的力度增强B.秦汉时期的通货膨胀严重
C.汉代的经济逐渐恢复发展D.秦汉人口有较大规模增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宋徽宗时,交子恶性膨胀,朝廷强行把交子推广到长江以北诸路,并改称“钱引”。钱引大量发行,其价值不断下降。四川地方政府允许百姓用钱引购买白绢和缴纳各种赋税。至南宋理宗时用会子收兑钱引,钱引共流通约150年。据此可知,宋代
A.南方经济的发展动荡不定B.纸币的信用稳定难以维持
C.商品流通的规模不断扩大D.地方割据影响货币的流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宋代以前,进口香料价值连城,只有皇室和高级官僚可以享用。南宋时期,都城临安街市上到处都在贩卖用外来香料制作的食物如香药灌肺、二色灌香藕、香药韶姜,蔡香甘蔗、沉香藕花等甜点也成为市民日常饮食的一部分,大量外来香料进入寻常百姓家。这反映了
A.商业发展改变百姓生活B.朝廷鼓励对外贸易
C.陆上丝绸之路更加繁荣D.榷场贸易规模空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说:“(宋元时期)由于所有的官员和富商也住在城市里,……高雅文化自然因此也大大都市化了,其口味与心态都具有市民化的特征。”这一变化反映了宋元时期
A.商品经济的繁荣B.传统士农工商秩序遭到破坏
C.统治者以民为本D.文化下移成为社会主流思潮
2021-11-21更新 | 175次组卷 | 2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二)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