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635 道试题
1 . 下图是河南南阳出土的汉代斗牛画像砖,古人认为被牛踩踏过的庄稼幼苗更耐倒伏,可以比其他田块获得更好的收成,由此发展出了斗牛活动。据此图可知
A.民俗文化发展与社会生产紧密联系B.文人画的创作关注农本思想
C.铁犁牛耕的推广推动斗牛活动产生D.中原地区盛行崇尚娱乐之风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江南市镇的“早期工业化”所带来的优质生丝、丝绸、棉布,不仅畅销国内市场,而且出口海外,使人们看到了初露端倪的“外向型”经济。……明代成化、弘治(1465~1505年)以后,……盛泽镇附近的黄溪市,丝织机坊“雇人织挽”,闲时解症,忙时雇佣,因此有了如同其他商品市场一样的劳动力市场。……江南市镇作为一个工商业中心,其人口结构不同于乡村,号称“工贾艺术杂处”,即以工商业为主,各行各业各色人等杂处之地。

——樊树志《明清江南市镇的“早期工业化”》

材料二   英格兰1520~1801年城市人口估计(千人)

年份152016001670170017501801

人口
英格兰总人口240041104980506057708660
伦敦人口55200475575675960
其它城市人口701352052755401420

(1)根据材料一,概括江南市镇“早期工业化”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19世纪前后英国城市人口分布和数量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工业革命给英国带来的积极影响。
3 . 唐朝后期,已出现柜坊、飞钱等新型金融元素。宋代又出现了如茶引、盐引等期票类交引和子、会子等纸币。这些经济现象说明唐宋时期
A.重农抑商政策全面放松B.商业信用体系得到发展
C.较长距离贩运普遍出现D.货币税收取代实物税收
2021-11-14更新 | 193次组卷 | 5卷引用:安徽省江淮十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4 . “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材料反映的是
A.屯田制B.均田制C.井田制D.租佃制
2021-11-14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东南州凯里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古代中国的边疆管理历代王朝大都致力于我国疆域的开拓与维护。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221年,秦由东北至西南沿海疆设置了十六个郡。为了防止关东六国的复燃,秦始皇剪灭六国之后,数次东巡海疆,公元前212年,立石于朐界(今江苏连云港市),把这里看作秦的东大门。

西汉时,临海的刺史部有5个,临海的郡多达21个。包括番禺(今广州),东冶(今福州),钱塘(今杭州)临淄等。汉武帝也多次巡狩海疆。

——摘自安京《秦汉时期海疆的经略》

材料二   明建国后,封锁海疆,“禁濒海民不得私出海。”朝贡贸易是朝贡体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与明朝廷有朝贡关系的国家,允许前来通海互市,双方以“贡”与“赐”的关系交换物品,明政府特设市舶提举司负责接待和处理具体的贡市事务。从1368年开始,明朝在广东、福建、浙江、南直隶、山东、辽东建立军事防御机构——卫所……1553年开始,戚继光等名将在山东、浙江和福建沿海展开了长期的抗倭斗争。

——摘自李国强、刘俊珂《挑战与变调——明代海疆政策探论》


(1)指出材料一中秦汉时期维护海疆的举措,并概括其影响。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明朝的海疆政策。
2021-11-14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孝感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世祖以其地广而险远,民犷而好斗,思有以因其俗而柔其人,乃郡县土蕃(西藏)之地,设官分职,而领之于帝师。乃立宣政院,其为使位居第二者,必以僧为之,出帝师所辟举,而总其政于内外者,帅臣以下,亦必僧俗并用,而军民通摄。于是帝师之命,与诏敕并行于西土。

——《元史·释老传》

材料二   明代茶马互市出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它不但“东有马市,西有茶市”,而且还强化了马政,完善了茶法……明代的民间茶马贸易分为商茶和私茶两类。商茶是由政府给茶引、按引纳课的商人经营的。私茶亦是明代民间茶马贸易的种重要形式……茶马贸易既是一种经济关系,又是一种政治关系,体现了明朝中央政府对藏族地区的有效管辖和统治。

——摘编自陈庆英《西藏通史》

材料三   在西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现了统一和自治相结合、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合……西藏自治区成立50年来,中央政府和自治区坚持实行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政策,通过保障各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加强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使用、各民族自发的交往交流交融和全国支援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等,形成了各民族在社会主义大家庭中和衷共济、和睦相处、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

——2015年西藏白皮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西藏的成功实践》


(1)结合所学指出元世祖管理西藏的措施。据材料一概括元代管理西藏的特点。
(2)据材料二概括明代茶马贸易的特点。除设茶马贸易外,明政府在政治上还如何管理西藏。
(3)结合所学指出80年代全面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法律名称。根据材料三和所学概括西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意义。
7 . “四川人因铁钱太重,行用不便,由富民发行一种纸币。每张计钱一缗。每隔三年,由发行的富民将旧票尽行收回,另发新票,称为“一界”。……仁宗时改官家发行,禁民间私造。……(后)把那种纸币改名为“钱引”,扩充推行的区域,当时除闽、浙、湖、广外全国通行。”对文中纸币说法错误的是
A.是当时的单一流通货币B.最早出现于北宋的四川
C.适应了商业贸易的发展D.取得了制造的合法地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宋元时期,在商品流通领域出现“令人瞩目”、“在世界商业史上也是大幅度领先”的现象。下列体现这一现象的史实为(  )
A.基层市场的涌现B.丝绸之路的开辟
C.城市娱乐活动丰富D.纸币的发行和使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下表是关于唐代土地买卖的记述。据此可以认定
记述出处
天下诸郡逃户,有田宅产业,妄被人破除,并缘
欠负租庸,先以亲邻买卖
《唐会要》
寺院广占田地及水碾硙,侵损百姓《全唐文》
王公百官及富豪之家,比置庄田,恣行吞并,莫惧章程《册府元龟田制》
A.土地的交易活动受到法律保障B.政府对土地的实际控制力有限
C.唐代政府采取不抑兼并的政策D.赋税沉重加剧了土地买卖行为
2021-11-14更新 | 227次组卷 | 18卷引用:重庆市缙云教育联盟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0 . 宋朝将镇市管辖权从具有军事色彩的镇将转移到主要从事行政管理的镇市监等基层官吏手中,同时将镇和市合二为一,使镇市成为宋代城乡之间进行要素流通的中转环节。这一转变源于
A.中央集权的加强B.商品经济的发展C.民族矛盾的缓和D.抑武政策的推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