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希腊哲学为古代奥运史留下珍贵的精神遗产。苏格拉底主张“凡属希腊国民应注意健身之道,以应付国家需要,以保民卫国为天职”。亚理士多德不仅亲身参加体育实践,而且在《国家论》中提出体育、德育和智育应相互联系,智力的健全依赖于身体的健全,体育可以先于智育。他认为运动过度或运动不足都会对身体有所损害。他提倡开展体操活动,认为这是最适合身体锻炼的方法,体育既能强健体魄,又能塑造人们的形体美和心灵关。古希腊哲学家们关于体育价值的认识成为近代奥林匹克运动复兴的精神源头。

——熊斗灾《顾拜旦体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材料二   1894年6月,在顾拜旦的努力之下,国际体育代表大会在巴黎召开,本次大会不仅成立了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而且还决定恢复奥林匹克运动会。在谈到举行奥运会的目的时,顾拜旦曾说:健全的民主制度,明智与和平的国际主义将渗透到未来的体育场,并将保持对荣誉和大公无私的信仰,这些将使体育运动成为促进心灵美好、社会和平同时也是肌肉发达的事业。1896年4月,第一届现代夏季奥运会在它的故乡-雅典举行。参加本次大会的共有来自欧洲、美洲和澳洲的13个国家的311名运动员。这成为近代世界体育史上的壮举。顾拜旦在1896年第一届奥运会的正式报告中说:“恢复奥运会并非天真梦想的结果,而是当代世界大趋势的合乎逻辑的结果。”虽然规模很小,内容单一,也不够规范,但它是一个火种,一支火炬,100多年来,以燎原之势,照亮了五大洲。

——熊斗寅《顾拜旦与奥林匹克运动会之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希腊哲学家对体育的认识。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现代奥运会兴起背景及其意义。
2022-01-23更新 | 610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华师附中省实广雅深中四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大机器生产下的资本积累和对殖民地商品的输出,积累了大量资金。在此基础上19世纪末开始了第二次科技革命,这次革命在规模、深度、影响上要比第一次工业革命大得多。它的所有成果都是科学技术运用于生产而创造出来的,没有热力学、电磁学、化学的突破,就不可能带动相应的许多新的工业部门的兴起。新兴工业部门由于生产技术和产品结构复杂,需要大型的生产设备,在这种情况下,股份公司适应扩大企业规模的需要迅速发展,作为超大规模企业的垄断组织适应需要而出现。

——摘编自周有光《第二次工业革命》

材料二 全球信息技术革命正在以其前所未有的高速度在全社会领域内全面推进,特别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型技术,在各行业、各领域的应用日益深入。在互联网经济已成为推动和引领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的背景下,企业需要采取更加国际化的方式,以确保其业务在全球范围内的可行性和便利性,要在产品需求量很大的国家和地区寻找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例如著名食品公司Mondelez和电商分析公司的合作关系,其在后者的帮助下,通过链接130多家零售商网站将自己的产品推广到25个新市场。

——摘编自《旋变-互联网+企业升级转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及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全球信息技术革命的影响。
2022-02-26更新 | 11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商丘名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种植园奴隶经济的崛起将美洲送进了大西洋经济交往体系中的乡村地位,充当了欧洲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的角色,民族经济发展因素受到严重阻碍。但是,大西洋经济交往体系的建立使美洲辽阔荒芜的土地得到开发,交往提供了美洲了解世界市场与欧洲甚至亚洲社会的机遇与条件,也提供了直接学习西欧先进政治、经济、社会制度、思想、技术与经营方式的条件。

——陈雄章:《交往与世界历史的变迁-18世纪世界历史横向发展透视》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与美洲相联系的大西洋经济交往是如何形成的?指出这种经济交往给美洲带来了哪些影响?

材料二   18世纪下半期,拉美殖民地社会经济冲破了宗主国的种种眼制而缓慢发展起来,出现了一批生产纺织品、皮革、陶器、铁器、玻璃、糖等手工工场及造船厂随着经济的发展,殖民地在经济上摆脱宗主国的要求越来越强烈,从而推动着殖民地走上争取独立斗争的道路。

——刘祚昌、王觉非:《世界史近代史编(上)》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此时拉丁美洲走上争取民族独立道路的背景有哪些?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东印度公司"东印度"是对包括今天的印度、印尼、缅甸等国在内的东南亚地区的通称。1719世纪,英国、荷兰、瑞典等国都曾成立过东印度公司。

材料一   (东印度公司)是一个具有法人和政治地位的团体,在任何时候都是以伦敦公司和印度总督的名义在印度群岛进行贸易。他们及其后继者在法律上都有权拥有、购买、接收和保留土地、租金、特权、自由、管辖权、特许经营权以及任何种类的财产继承权。

东印度公司及其后继者有权在15年的任期内,享有完全独占东印度贸易的自由和特权,可以自由在东印度的所有岛屿、港口、城市、城镇进行贸易。

——摘译自《伊丽莎白女王授予东印度公司的特许证》(16001231日)

材料二   瑞典东印度公司于1732年成立。同年派出第艘商船前往广州从事对华贸易。船上首席大班科林·坎贝尔同时兼任瑞典国干派往中国的全权代表。坎贝尔的日记记录了在广州贸易期间的所有事务。以下是其日记摘录∶当欧洲商人行事与中国法律或者官员命令相违背,中国官府不会顾及其身份,不管是官员还是水手。中国官员很快就找到他所属船只的大班,迫使他们交一笔钱财抵罪,否则就会把他们赶出商馆或者关入监牢,直至支付了这笔费用。如果他们无法顺利联络到大班的话,中国官员们也有更常用的办法。即逼迫船的保商支付这笔钱,否则把保商关到监牢里,直到给了钱为止。

材料三   约翰·密尔是19世纪英国著名哲学家、经济学家,18231858年曾在东印度公司任职。后期随着职位跃升,他一度制定和决策了殖民地印度的相关政策。密尔认为印度处于文明发展的较低阶段,东印度公司的殖民统治给印度人民带来更多的善;东印度公司的统治比所有印度人自己的政府要好的多。

——耿兆锐《约翰·密尔与英国东印度公司》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英王授予东印度公司特许证的背景。
(2)提取材料二相关信息,说明科林·坎贝尔的日记对研究18世纪瑞典东印度公司的史料价值。
(3)你如何看待约翰·密尔对东印度公司殖民统治的评价?
2022-01-20更新 | 424次组卷 | 9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4~15世纪,随着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农奴制的瓦解,商品流通量不断增加,要求货币流通量的有效供应增加;同时,贵族阶层为了支付战争费用和购买东方精美昂贵的消费品,需要更多的金银。在欧洲人看来,探寻黄金最理想的地方莫过于东方,因为东方国家被描述为财富无穷、金银遍地。1453年,土耳其人占领了君士坦丁堡,控制了地中海的商业通道,并在海上大肆劫掠,致使东西方贸易出现危机。欧洲,尤其是西欧国家组织了多次探险,寻找通往东方的新航路。探险活动得到了科学技术尤其是天文学和航海技术的有力支持。

——摘编自高德步、王珏《世界经济史》

材料二   海洋在人类文明中的地位迅速上升。到17世纪末,全球所有大陆(除南极外)与主要乌屿的海岸线,已被描绘在欧洲人的航海图上。大发现带来的巨大财富强烈地吸引着西欧的贵族、商人、传教士涌向世界各地,很多中下层居民也奔向海外谋生。欧洲人给美洲带去了马、羊等牲畜和一些禽类,以及甘蔗和麦类。非洲的咖啡、中国的茶、东方的香料也成为欧美人的生活必需品。美洲则向世界贡献了玉米、马铃薯、可可等作物。

——摘编自池小平《地理大发现的基本动因与重大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航路开辟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6 . 围绕“工业革命的背景”这一探究主题,某同学搜集了下面的史料。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史料一   1713年,英国从西班牙手中夺得独占西属美洲殖民地黑奴的贩卖权,从法国手中夺得北美阿卡狄亚、纽芬兰、哈得逊湾一带地方。18世纪中期,英国夺得法国在印度和北美的殖民地,夺得了西班牙的佛罗里达。18世纪80年代,英国又宣布澳大利亚为其殖民地。

——摘编自陈钦庄等《世界文明史简编》

史料二   没有一个曼彻斯特(注:英国城市)的工人没有钟表,这是他们须臾不可离开的东西……(他们)最通常的物品是那小小的荷兰机械,有一个忙碌的摆在整个世界面前公开而公正地摆动着。

——19世纪中期的一位英国记者报道

史料三   每一件成品的生产过程都被分解,如每织1尺布,平均需要14道工序。分工的发展使得生产工具日益专门化,如英国伯明翰的五金工场,可以生产500多种不同形状的锤,以满足各种特殊操作工序之需。

——摘编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


上述史料中符合探究主题的是哪两个?请说明理由,并分析其它史料与工业革命的关系。
7 . 有学者认为,新航路开辟后全球物种在西方殖民扩张的背景下完成了全球性的生态扩张和重新布局,为新一轮的全球农业革命和人口扩张提供了现实可能。这一观点意在强调全球物种交流
A.得益于西方殖民扩张B.引发全球性生态危机
C.导致全球性人口问题D.有利于全球经济增长
8 . 荷兰是世界上最早的资本主义国家之一,并一度成为海上殖民强国。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尼德兰”意为低地,包括今天的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法国北部。早在1314世纪,尼德兰的农收业和工商业就相当发达。至16世纪,其资本主义关系已有相当发展。16世纪初,人文主义和宗教改革思潮在尼德兰传播,当地统治者西班牙国王查理一世设立宗教裁判所,利用教会迫害不满西班牙统治的人。16世纪中叶,西班牙国库年收入半数源自对尼德兰的横征暴敛。当地新贵族逐渐与资产阶级接近,旧贵族倾向于路德派和加尔文派,工农群体则加入革命的再浸礼派或加尔文派。1566年,尼德兰爆发资产阶级革命。

——摘编自周明博《全球通史:从史前时代到二十一世纪》

材料二   早已因航海技术闻名于世的荷兰人,于1600年组建了联合东印度会司,挑战葡萄牙人在亚洲海域的统治地位。作为一个股份有限公司,荷兰东印度会司比葡萄牙人更倾向于追求利润。1634年,荷兰人在台湾岛最南端建起一座堡垒和一座名为热兰遮城的港口。“国姓爷"将荷兰人赶出热兰遮城后,把这座岛屿变成了自己的基地。不久之后,荷兰人转投新建立的清王朝,并希望协助剿灭“国姓爷"在台湾的政权,借此获得在厦门的贸易特权。然而,清政府坚决不给荷兰人扩大贸易的特权,反而强迫他们接受中国的朝贡体系。

——摘编自【美】魏斐德《中华帝国的衰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尼德兰革命爆发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荷兰与明清政府对待海外贸易的不同态度,并分析这两种态度对两国后续发展产生的影响。
2021-07-19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郴州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世纪,荷兰工匠开发了弗卢于特船。不同于英国战船不断增加军备而影响运输性能,弗卢于特船是典型的商船设计,没有船头瞭望台,装备极少的轻型火炮,主舱空间更加宽敞,可以荷载100吨—900吨的货物。这种船只航行需要的人力较少,并且水线以上的小体积减少了风阻,提高了航行质量。荷兰造船厂通常配备一系列的设施,如绞车、起重机和风力锯床等来节省劳动力。荷兰造船厂的建造成本较之英国,要节省40%—50%,欧洲国家纷纷从荷兰购买船只。17世纪,法国拉罗歇尔凡10吨以上的商船,皆为荷兰所造。1617世纪,荷兰人垄断了东方贸易。1651年,英国颁布《航海条例》,规定只有英国或其殖民地所拥有、制造的船只可以运装英国殖民地的货物,荷兰造船业遭到重创。

——摘编自[英]乔纳森·伊斯雷尔《荷兰共和国:崛起、兴盛与衰落14771806

材料二   1961年到1978年,是中国船舶工业独立自主地取得突破性进展并形成完整工业体系的关键阶段。1978年后,我国船舶工业通过高起点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引进先进的关键生产设备,大规模开展重点船厂技术改造,很快具备了建造符合国际规范和标准要求的船舶的能力,成功实现了船舶产品出口。与此同时,船舶工业也进行了生产经营管理体制改革,逐渐转型为充满市场竞争活力的企业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2008年,中国船舶工业超越日本跃居世界第2位,船舶经济运行各项指标所占国际市场份额长期位居第一,国际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

——摘编自李桢《中国造船业的图强路径》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荷兰造船业崛起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改革开放后中国造船业的重大转变。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从荷兰和中国造船业崛起中获得的启示。
2024-01-27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因英葡条约的签订,18世纪初,葡萄牙殖民地巴西的黄金大量流入英国,英国日渐成为西欧的贵金属中心。18世纪中叶,荷兰商业利润已从17世纪早期的6.25%降到2.5%,而英格兰银行利息率则为6%,这对荷兰商人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在荷兰商人的帮助下,英国成立了众多精巧的金融投机机构,这些机构吸引了大量的外国商人资本,影响最大的要数荷兰商人资本。七年战争中,是荷兰的资本资助了英国的胜利。1780年荷兰向外投资的3.5亿盾中有2/3用于购买了英国国债。此外,荷兰商人还购买东印度公司、英国银行等英国企业的股份。

——摘编自罗翠芳《商人资本国际流动与近代西欧社会经济转型》

材料二   汉口开埠通商之后,由于租界的建立与不断扩大,近代公共市政不断发展等多种因素,使得通商口岸土地价格飞涨。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为筹措洋务经费,开始出卖公共地产。一些大商人,沿京汉铁路线、陇海线大量收购地皮,留备该地发展后自用或居奇牟利。汉口商务总会的商人们除了在武汉大量开设钱庄,经营放贷外,还热衷于投资武汉的房地产,总会第一届协理刘歆生在其人生盛年之时拥有江汉路街面楼房15栋、生成里160栋、伟英里50栋。程沸澜、程栋臣兄弟通过购买、自建、并购等方式几乎控制了武汉房地产的半壁江山。除此以外,汉口投机房地产的还有王琴甫、王柏年、贺衡夫、胡赓堂等诸多资产雄厚的商人。

——摘编自罗翠芳《近代汉口商业资本探微》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述18世纪荷兰商人资本大量流入英国对英国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18世纪荷兰商人与近代汉口商人投资活动的不同点,并结合所学.阐释上述不同点形成的历史原因。
2023-06-09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新乡市辉县市第四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一)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