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据统计,1912—1919年的八年间,中国新建厂矿企业四百七十多家,新增资本达一亿三千多万元。出现这一情况的原因有
①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②人民反帝斗争的发展
③政府采取了一些有利于民族工业发展的措施 ④辛亥革命扫除了民族工业发展的一些障碍
A.①B.①②C.②③④D.①②③④
2016-11-27更新 | 1204次组卷 | 22卷引用:辽宁省朝阳市凌源市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下表是一位同学运用多元史学范式对近代某一思想的评价。据此判断,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兴起的历史事件是
史学范式评价内容
全球史学范式反映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对落后国家和地区旧制度、旧思想的冲击,体现了工业文明在世界范围的扩展。
近代化史学范式冲击了传统“重农抑商”观念,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起步。
文明史学范式反映了封建传统文明与西方文明的冲突,承认了西方科学技术的先进,客观上使中国人由传统文明开始走向现代文明。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
4 . 在对下列四位历史人物进行分类时,某同学将前三人归为一类.他确定的分类标准是

张謇            荣宗敬                 荣德生          李鸿章
A.勇于学习西方的先行者B.著名的近代爱国实业家
C.倡导政治维新的改革家D.清政府内部的有识之士
2013-11-12更新 | 41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3届辽宁省朝阳县柳城高中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5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吴民生齿最繁,恒产绝少,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
——《明神宗实录》                                                                    
材料二:1757年,清朝乾隆皇帝诏告天下,划定广州十三行为全国唯一对外贸易口岸,史称“一口通商”。
材料三:(陈启沅)岁甲寅(1854年)至南洋,遍游各埠,考求机器之学。壬申岁(1872年)返粤,在简村乡创设缫丝厂,名曰“继昌隆”,……出丝精美,行销于欧美两洲,价值之高,倍于从前,遂获厚利。
——《南海县志》卷21
材料四: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江苏南通人张謇创办的南通大生纱厂等企业发展很快,仅大生纱厂一、二厂,到1921年就获利白银一千六百多万两,其中三分之二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获得的。这样丰厚的利润,在旧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史上是空前的。                                                                        
——人教版历史教材必修二
(1)材料一反映的社会现象的实质是什么?
(2)材料一所反映的生产方式与材料三、四的有什么不同?
(3)材料二表明当时统治者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这种政策对当时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从材料四中可以看出,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特征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种特征的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