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朝代南方北方
人口(户)占全国户口数比例人口(户)占全国人口效比例
西汉247068519.8%998578580.2%
唐代392041543.2%514852956.8%
北宋1122476062.9%662429637.1%

——摘编自扬远《西汉自北宋中国经济文化向南发展》

材料二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文治武功盛极一时,被后世史家誉为“康乾盛世”。在这一百余年间,清朝最后完成了国家大一统的最高理想:在辽阔的版图内建立了空前稳固的有效管理,各民族之间经济、文化联系进一步加强,传统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到了新的高峰。……但是这一时期多方面的发展并没有突破传统政治体制、社会结构以及儒家思想体系的框架,“康乾盛世”之下潜伏着深刻的危机。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元明清》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表格所反映的经济变化并分析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二的观点予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表述清晰,论证充分)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北方军事集团割据混战,导致人口大量死亡流徙,社会经济破坏严重,整个黄河中下游地区都蒙受战乱之害,出现了“名都空而不居,百里绝而无民者,不可胜数”的残破局面。三国孙吴境内有“国税再熟之稻,乡贡八蚕之锦”。西晋时的“八王之乱”使黄河流域的经济遭到毁灭性破坏,人们纷纷流徙江南。据史书记载,当时沿长江的建康、姑苏一带已是“阡陌如绣”。隋的暴政对北方社会生产的破坏无可置疑,而大运河的开凿加强了南北经济的沟通,为南方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两宋时期,少数民族的入侵使中原地区战火蔓延。据统计北宋熙宗十年,南方占全国商税总收入的一半以上。

——摘编自刘亚荷《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认识。(要求:从时期、原因、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
3 . 粮食事关国运民生,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文明起源于黄河流域。夏商时期,黄河流域主要粮食作物是黍、稷。春秋战国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关中农业区和关东农业区是全国的主要农业区……隋唐时期,关中地区由于是京畿之地,加上政府又重视水利工程的建设,成为全国最主要的粮食产地……靖康之乱后,南方的农业生产开始碾压北方。太湖流域的苏州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明清时期,江汉平原则成为全国最主要粮食输出地。湖广省在明中叶已有“湖广熟,天下足”的谚称……自改革开放以来,曾经肥沃的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等地,粮食产量下降。那些经济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区,以及东北部地区,则转型成为粮食主产区。

材料二   联合国近期预警,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引发的经济衰退,全球濒临近50年来最严重粮食危机。疫情下,已有多个粮食出口国采取了保护性出口禁令,给全球粮食供应链造成冲击,不少高度依赖粮食进口的国家陷入“粮荒”。

中国粮食总产量(1996-2018)(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摘编自柏舟《国家人文历史》


(1)根据材料,指出我国古代到现代粮食主产区发生了什么变化?
(2)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做出重要指示,全社会掀起“光盘行动”。CNN等西方媒体将中国“光盘行动”与“粮食危机”联系在一起,担心中国养不活14亿人。《印度斯坦时报》指出中国国内局势与1962年非常相似,都是因为粮食短缺。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全球粮食危机的表现,并谈谈你对西方和印度媒体的看法。
2020-11-05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四地六校2020-2021学年高二11月联合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按要求答题。

建筑是流动的诗篇,是凝固的历史。一个朝代的都城,往往反映一个时代的风貌。下面是唐朝、北宋及明清时代的都城布局图。请你从下列图中提取有效信息,概括中国古代都城变化的规律并简要述评。


2020-06-08更新 | 19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黄石市大冶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表中国古代不同时期主要战争及特点

时期

主要战争

战争特点

夏商周时期

1.牧野之战:武王灭商建周。


2.周公二次东征,平定叛乱,兴建东都洛邑。
3.春秋战国的争霸兼并战争,最终秦国自西向东,扫清六合,完成统一。

1.青铜兵器为主。


2.商周时期利用农闲进行军事训练,春秋时建立正规军事训练制度。

秦汉魏晋隋唐时期

1.刘邦自东向西进入关中灭秦,后自西向东剪灭群雄,建立西汉。


2.司马氏南下灭蜀灭吴,建立西晋。
3.北朝时期宇文氏集团起自关中,自西向东统一北方。
4.隋南下灭陈,统一全国。

1.以钢铁兵器为主,唐代开始出现火器。


2.秦汉确立中央集权的军事领导体制,三国确立世兵制,隋唐推行府兵制。
3.水战成为战争的重要形式。

辽宋金元明清时期

1.宋与辽、西夏、金的战争,金与宋夹击灭辽、元灭金等。


2.燕王朱棣南下发动“靖难之役”,后迁都北京。
3.清军自东北入关,征服中原,最终巩固全国统治。

1.冷兵器与火器并用,明清时期火枪火炮明显增多。


2.民族战争占主要地位。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


从材料中提取三条或三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2020-01-02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9年高三2月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地图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

                  图1 东汉十四州示意图                         图2     唐开元十五道示意图
比较图1、图2,提取两项有关汉唐间历史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2019-01-30更新 | 4475次组卷 | 31卷引用:湖北省夷陵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模拟训练试题六文综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隋代和唐初中唐及晚唐
北方水利水利建设遍及黄河流域及西北各地,西汉时期的水利工程几乎全部恢复,并修建了一些新的灌区。最突出的是引黄灌溉的成功和关中水利的恢复。关中的农田水利,虽然都是在前代基础上进行的恢复和改建,但渠系较前更密,这些工程大大提高了原有水利工程的灌溉能力北方战乱,水利建设停滞,进而衰退。从天宝十四年(755年)以后的二十多年中,黄河流域几乎没有兴修新的水利工程,大量的水利工程失修或废弃,与此同时,很多地方人口急剧减少,幸存的一些水利工程灌溉能力也在下降
南方水利太湖地区大规模修筑湖堤和海塘,用以抵挡海潮和湖水的泛滥和侵袭,以土塘为主的南北海塘系统已初步形成,南方的灌溉工具除戽斗、桔槔、辘轳等继续使用外,还比较广泛地使用了水车太湖流域、洞庭湖流域和鄱阳湖流域墓本上达到了水旱无忧、旱涝有收的目的。其中太湖地区在全国的粮食供应中都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南方稻区,水库已得到了比较普遍的使用

——《隋唐五代时期的农业》


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前后关联,史论结合)
2017-10-10更新 | 811次组卷 | 17卷引用:湖北省鄂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