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小农经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汉代农书《氾胜之书》和《四民月令》不仅提出应根据不同季节来选择相应的耕作程序,同时还指出应根据各种作物生长的不同时间来掌握其种植的具体时节。由此可见,汉代(     
A.农业生产环境改善B.天文历法比较发达
C.重农政策得以推广D.农业注重精耕细作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春耕夏耘,秋获冬藏……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于是,有卖田宅、鬻(卖)子孙以偿责(债)者。”西汉晁错在《论贵粟疏》中描述的这段场景不能说明中国古代(     
A.土地兼并的严重B.小农经济的脆弱
C.农民生计的艰难D.社会保障的缺失
2022-07-23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图是1995年发行的电话磁卡,卡上画面是根据我国民间传说《天仙配》的故事发展脉络设计的。“你耕田来我织布,你挑水来我浇园。”这一有关七仙女和董永美丽传说的戏词可谓家喻户晓。


材料二   自田制坏而兼并之法行,贫民下户复多,而中产之家(相当于自耕农)赈贷之所不及,一遇水旱,狼狈无策,只有流离饿莩(饿莩,饿死的人)耳。

——董煟《救活荒民书》


(1)根据材料一,说明中国古代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是什么?
(2)结合材料一图片信息,“你耕田来我织布,你挑水来我浇园”,反映了我国古代小农经济的哪些突出特点?
(3)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社会问题?回答历代王朝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该问题的原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清诗铎》有诗云:“布谷屋檐唤早耕,农夫惊起多叹声。瓶储无粟谁负责,征税煎迫难逃生。”诗句反映的主旨是
A.农民富裕安逸的生活B.农耕文明的极端落后
C.沉重赋税下小农困境D.小农经济的脆弱特征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中国的城市与商业一贯发达,但中国的商业与城市一向都是在体制内发展的,受社会主流体制的节制与约束。商人与社会上其他成员同流,并不具备超主流体制的特殊身份。……而且,历朝历代都有非常强大的官办商业,这几乎成为中国社会的一大传统。中国的城市主要不是起商业功能,而是起政治功能,是中央政府统治全国的政治中心。

——钱乘旦《前资本主义世界发展:东方普遍性与西方特殊性》


请回答:
(1)简述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
(2)根据图1、图2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图2北宋东京与图1所示城市相比,在商业活动方面发生了什么变化。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由于小农家庭人口的稀少,土地占有的短缺,其经营方式也只能是小规模的,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紧密结合,即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成为封建社会主要的生产方式。小农经济基础非常薄弱,生产条件又非常贫乏.所以农民生活很不理想。生产基础薄弱,任何一点内在的或外在的破坏力量,都可以把它打乱,甚至把它摧毁。但它作为封建社会经济结构的基本核心,对封建统治政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封建统治者又采取种种措施来保护小农经济的稳定发展。

——摘编自洪煜(战国秦汉时期的小农经济》

材料二   嘉庆二十五年时的苏州和松江,即使耕地全种粮食,也不能满足当地口粮所需。小农家庭单靠土地连简单再生产都难以维持,必须寻求农业以外的收入。再则,农业生产的季节性非常强,农闲季节,家庭中总有一些劳力闲置下来,在劳动力多而土地不足的情况下,更是如此。在这种情况下,小农经济日益重视手工业生产,而棉纺织业由于设备简单,技术容易掌握,有丰富的原料材料供应,又有日益扩大的市场,能够吸收大量的劳动力。随着无地少地的农民日益增多,对棉纺织手工业生产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大。棉纺织手工业甚至由副业渐渐转化为主业。

——摘编自史建云《从棉纺织业看清前期江南小农经济的变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朝前期江南小农经济结构的变化并说明其原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春种-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从农业生产角度看,唐代诗人李绅(772—846年)《悯农二首》反映了
A.古代农民为社会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
B.“安史之乱”期间农民的生存状况进一步恶化
C.唐代土地兼并导致了贫者无立锥之地
D.农民的辛劳和产出效率低下的农业生产力
2020-08-25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清代唐甄在《潜书富民》中描述了他生活时代的经济情况:“陇右牧羊,河北育豕,淮南饲鹜,湖滨缫丝,吴乡之民,编蓑织席。”该描述体现的农业思想是
A.精耕细作B.因地制宜C.注重农时D.趋利避害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小农经济,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精耕细作。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相对封闭。生产出未的产品用来自己消费或缴纳赋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摘编自《我国传统农业的基本特征》

材料二   (宋代的)政治史表明国家的军事力量逐步衰落,但这仍是制度和文化有重要发展的时期。隐藏在这一发展后面的是中国经济的大发展,特别是商业方面的发展,或许可以恰当地称之为中国的“商业革命”。这一迅速的发展使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显然高于以前并产生出直至19世纪在许多方面保持不变的经济和社会模式。

——费正清、赖肖尔《中国:传统与变革》


(1)据材料概括我国传统农业的基本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宋朝商业发展的史实,指出宋朝“商业革命”的主要表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学者王家范说,小农经济以一家一户作为最大、也是最小的生产单元,物资再生产与人类自身的再生产合而为一,使得这种生产结构系列简单,具有顽强的自生产自组织的再生机制。下列各项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小农经济因其规模小而十分脆弱
B.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很难发展为复杂的经济机制
C.在落后的生产力条件下小农经济的存在有其合理性
D.小农经济有利于物资和人口快速增长
2020-03-17更新 | 628次组卷 | 23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青海湟川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