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小农经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05 道试题
1 . 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国,实现工业化是历史的必然,也是几代人的追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夫在芸耨,妻在机杼,民无二事,则有储蓄。……春夏夫出于南亩,秋冬女练于布帛,则民不困。

——《尉缭子·治本》


(1)依据材料一归纳小农经济的特点,指出与这种生产方式相适应,我国古代的经济政策。

材料二   19世纪下半叶,中国近代工业化开始缓慢起步。……1912年至1920年中国工业年均增长率为13.4%,1923年至1936年为8.7%。

——刘佛丁《中国近代经济发展史》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12—1920年中国工业发展的特点造成这种特点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材料三   



(3)根据材料三概括20世纪五十年代后期中国经济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其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

材料四   搞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废除人民公社制度。这个发明权是农民的。……“我国实现工业化不能以牺牲农业为代价,不能过多追求速度和数量,而是要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农轻重协调发展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4)指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能够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的主要原因。对比材料三和四,中国关于工业化道路的认识有何变化?
2020-06-25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2019-2020学年高一6月联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隋唐时均田制度的继续实施和田制与赋役制度的调整,特别是唐朝土地产权制度发生的变革,为淮北地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条件。同时,由于当时淮北地区社会相对安定,加之该区域农田水利的兴修,使农业经济走向繁荣。国家的耕地面积、粮食产量和人口数量都迅速增加。

——摘编自吴海涛《隋唐时期淮北地区农业经济的繁荣》

材料二   1929年爆发的经济危机,沉重地打击了英国的农业。为了振兴农业,1932年5月,英国议会通过了《小麦法案》。法案规定对小麦实行保证价格制度,小麦的标准价格为每英担10先令,如果市场价格低于标准价格,政府就会对小麦价格进行补贴。法案实施后,英国小麦的种植面积从1931年危机期间的120万英亩迅速扩大到1934年的176万英亩。

——摘编自桂芳芳《20世纪英国农业的复兴》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隋唐时淮北地区农业经济繁荣的表现,归纳其出现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20世纪30年代英国振兴农业的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措施实施的作用。
2020-09-10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部分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3 . 经济发展关乎国家发展,不同时期我国经济发展呈现出不同特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


材料二 中国茶叶产销量及产销值统计(1836~1838年、1894年)


材料三 19世纪90年代,天津武举李福明在北京开办一家机器面粉厂,使用外国进口蒸汽机磨,每天能磨面粉200石。京城官府见机器面粉厂生意兴隆,就存心勒索。

——《中国近代现代史资料选编》


(1)根据材料一图片信息,指出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
(2)据材料二归纳概括中国农业结构发生了什么变化?引起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
(3)材料三反映的是中国近代哪一经济成分?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产生的背景。
2020-07-01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商洛市山阳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线上教学检测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卜风贤《传统农业时代的灾荒风险和粮食安全》

材料二宋 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但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而言,最重要的事实是,宋朝时的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丝毫未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而西方与此相应的商业革命(新航路开辟以后)却对西方社会产生了爆炸性的影响。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春秋至隋唐农业发展趋势的具体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宋朝“商业革命”的具体表现。为什么材料说商业革命“未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古代中国经济结构对社会变革的影响。
2020-08-28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赤峰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A卷)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经济活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与人们的社会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
(1)如图为2010年8月中国邮政发行的一枚邮票。

它反映的是中国古人        的生活方式。结合所学,概括这种生活方式出现的经济条件。
(2)请将下列农具与其出现并运用于农业生产的朝代、及描述其功能的史料进行连线。

1829年,一位英国诗人描述曼彻斯特:很难想象,在如此拥挤的街道,所有用砖砌成的房子被周围弥漫的烟雾熏黑。它们之中的繁华建筑,有的大如修道院,却没有它们应有的古朴、美丽和圣洁。有的只是永不停息的机器所发出的喧嚣声。而当铃声响起,可怜的人们知道要忙着去工作,而不是去祷告。

1890年,清朝某小吏感慨:(火车)任载之重如此,脚费之轻如彼,果能各处仿行,其利于民生者正非浅鲜。


(3)根据材料,归纳两次工业革命对人们生活产生的影响。

2013年4月8日早晨,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逝世。早在1970年担任教育及科学大臣时,撒切尔夫人取消了给7岁至11岁儿童免费供应牛奶的政策。她认为,牛奶付费并不会增加英国家庭的负担。这确实节省了大量开支用于改进教育,却也为她招来恶名,《太阳报》戏称她为牛奶掠夺者


(4)结合所学,试评价撒切尔夫人取消学生免费牛奶的行为。
2020-04-30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北区)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七八千年前,中国北方和南方的农业与农耕聚落都有了很大发展。耒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粮食的储备,使人们的精神生活得到多方面的发展。……内都大小血缘集体之间以及个人之间,关系平等和睦。

——摘编自《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材料二:在郭家庄发掘160号商代墓,出土青铜礼器40件……器表面均有精美的纹饰和族徽文字,还有28件青铜乐器和生产工具,220件青铜兵器和900多枚铜镞……墓主人可能是地位较高的武将。

——摘编自〈新中国考古五十年〉

材料三:《吕氏春秋〉指出,“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迟也。”所谓“公作”,就是指奴隶在井田上的集体耕作,“分地”则是指封建制度下的租佃制。反映了没落的奴隶制与新发展起来的封建制之间的鲜明对比。

——摘编自〈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一列举农业"有了很大发展”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精神生活”得到了发展。
(2)根据材料二从商代墓出土文物中可以归纳出当时的哪些历史信息?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春秋时期耕作方式有何变化?根据材料三分析这一变化有何历史作用?
2020-10-15更新 | 35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荆州市公安县南闸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逐渐代替青铜工具而广泛使用,传统的精耕细作技术已初步形成,大大推动了农业的发展。在土地制度方面,封建土地私有制度在战国末期已经逐渐形成。春秋战国时期,粮食作物最主要的有:粟、黍、稻、麦、梁、菽、麻等。农作物产量有了提高。

——摘编自李玉梅《春秋战国时期的农业》

材料二   民国初期历年新注册工厂数量一览表(注:1912年为民国元年)

年份民国元年民国二年民国三年民国四年民国五年民国六年民国七年民国八年
工厂数1737375033342923

材料三   从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第一天起,应该说就担负起100多年来受到严重阻碍的工业化重任。但是从1952年我国完成经济恢复,转入大规模经济建设以后,资本和资源严重缺乏就开始困扰着中国共产党,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采取了集中有限资本和资源来加快建设重工业和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

——武力《中国共产党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认识和实践》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春秋战国农业发展的主要表现。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民国初期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有哪些?结局如何?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采取的“集中有限资本和资源来加快建设重工业和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指的是什么?并归纳这一“发展战略”实施的影响。
8 .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改革农业经营模式,是实现城乡共同富裕的途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商鞅规定:“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并厉行除旧布新,力求富国强兵。但历代对此褒贬不一。董仲舒说上曰:“至秦则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苏轼上书神宗:“睢商鞅变法不顾人言,骤至富强。亦以召怨天下……虽得天下,旋踵灭亡。”

——摘鳊自人民版高中历史教材


(1)简析材料一中商鞅的变法措施对农业经营模式转变的影响。根据材料一,归纳董、苏二人否定商鞅变法的理由,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出发点。

材料二   张謇为近代著名实业家,曾创办通海等盐牧公司,为大生纱厂等提供原料。

张謇认为,“实业者,西人赅农工商之名,义兼本末,……义有先后而无轻重。……“考之泰西各国,近百年来,讲求农学,务臻便利。”“农以垦荒为先”,“农产之重要,无过于棉”,他说:“我国有小农而无大农,故终岁勤动,往往仅足自给。……当集公司而兴农业。”建议“久荒之地,听绅民召佃开垦,成集公司用机器垦种。

国人能为地主而资力不足,外国人有资力,又有技术,而不能为地主,非合并而利用之,无以收化荒成熟之效。但须不犯土地、尊主国之权。”并亲身实践,于1901年联络汤寿潜等人发起报股,创办通海垦牧公司。……利用沿海滩涂建立起了数十个垦牧公司及其它相关企业,掀起了一个围海造田的热朝。

——摘编自:苑书义《清史研究孙中山与张謇的农业近代化模式述论》


(2)根据材料二,概括张謇“通海垦牧公司”经营模式的特点。为什么该公司在“1911至1925年间,获利尤为丰厚”?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该农业经营模式的看法。

材料三   20世纪以来中美改革农业经营模式的系列举措

国家时间农业文件及其调整措施内容摘要
美国1938《农业调整法》:加强农业计划,提高农产品价格,增加农民收入。
1949《1949年农业法》:调控农产品价格,解决生产过剩,实施环境保育计划。
1985《食物安全法》:降低价格支持成本,减少对市场的干预。
1996《农业完善和改革法》:完善市场导向,减轻财政压力,促进农产品出口。
中国1958《关于建立农村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建立农村人民公社。
1983《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农业合作化新发展。
1985《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取消农副产品统购派购的制度。
2005《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加强基础设施,加快科技进步。

(3)据材料三,概括中美改革农业经营模式系列举措的共同发展趋势。
2020-04-03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2014届高三3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夫在芸耨,妻在机杼,民无二事,则有储蓄。……春夏夫出于南亩,秋冬女练【于】布帛,则民不困。

——《尉缭子·治本》

材料二   “其余坊巷市井,买卖关扑,酒楼歌馆,直至四鼓后方静,而五鼓朝马将动,其有趁卖早市者,复起开张。无论四时皆然。”

——宋耐得翁《都城纪胜》

材料三   清雍正帝说:“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惟平日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为贵。”


(1)依据材料一,归纳小农经济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宋代经济发展的特点。
(3)材料三反映了中国古代政府一贯实行的什么政策?
2020-05-20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柳州市民族高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线上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10 . 时代变迁,中国经济逐步从传统向现代转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辅佐秦始皇治国的李斯的经济思想,在其石刻当中,可以窥见一斑。琅琊刻石言:“勤劳本事,上农除末,黔首是富。”石门刻石云:“男乐其畴,女修其业,事各有序……”

——钱穆《中国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及其特点。

材料二 旧的封建传统的政治、经济、文化开始被打破,新的因素成长了,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新因素,中国社会才向前跨进了一步。总的来说就是:近代中国是这样一个过渡时代。

——《中国近现代史(二十五讲)讲义》


(2)结合所学,概括材料二中旧的封建传统的政治、经济、文化在何时开始被打破的?列举“过渡”在经济上的表现。

材料三 辛亥革命前民族资本创办的工厂统计(部分)(注:统计是以使用动力的工厂为对象)

年份厂名所在地创办人或主持人资本(元)工人数
1863洪盛机器碾米厂上海60008
1872继昌隆缫丝厂广东南海县陈启源
1875程恒昌轧花厂江苏奉贤206000224
1878贻来牟机器磨坊天津朱其昂
1879裕昌厚丝厂广东南海陈倠乐
1879机器轧油厂广东汕头

——摘编自《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一辑》


(3)据材料三,归纳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特点。

材料四 观察下列图表



(4)根据材料四概括指出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分别指出“短暂春天”和“短暂发展”两个阶段影响其发展的最主要原因。
2020-06-17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响水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