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商业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8 道试题
1 . 南北朝时,南人已有嗜茶之癖,北人尚视之为怪异。而唐人封演所著《封氏闻见记》则有“……自邹、齐、沧、隶,浙至京邑,城市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该材料反映了
A.国家统一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B.饮茶之风从江南向北方扩散
C.茶叶经济已形成完整产业链D.南北饮食习惯已趋一致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宋人张方平在《论钱禁铜法事》中说:“边关重车而出,海舶饱载而回……钱本中国宝货,今乃 与四夷共用。”这说明宋代
A.商业革命影响邻国经济发展B.经济交流推动铜钱“国际化”
C.经济强盛使得交子广泛流通D.国际流通造成铸币严重短缺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史记.货殖列传》记载了范蠡的“平粜齐物”论:“夫粜,二十(指每石粮的价格)病农,九十病末。末病则财不出,农病则草不辟也。上不过八十,下不过三十,则农末俱利。平粜齐物,关市不乏,治国之道也。”从材料不能看出范蠡
A.认识到价格波动对经济的影响B.主张以行政措施固定粮食价格
C.主张国家应调控粮食价格波动D.和谐的利益分配符合治国之道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有学者认为“中国在宋代至清代的历史进程中有过三次商业革命:第一次是宋代商业革命,第二次是明清商业革命,第三次是近代商业革命……”。下列符合“第二次商业革命”的是
A.商业活动突破时空的限制B.出现最早的纸币
C.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D.近代工业的出现
2021-09-01更新 | 405次组卷 | 20卷引用:2017届四川成都七中新高三零诊模拟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战国时期,出现了富商大贾大肆盘剥农民,使之破产流亡,或沦为商贾之家奴婢的问题。这表明
A.商人社会地位高于农民B.商业发展影响国家收入
C.各诸侯国推行重商政策D.农业经济出现衰败困境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明朝中期开始,人们逐渐突破了原有的服饰制度,富裕人家竞尚奢华;房舍等第之分不断被突破,在江南又兴起了“园林热”,由士人带动、富商跟进,私家园林被大量修建。这说明当时
A.经济供给总量富裕充足B.经济结构调整成效明显
C.受到世界经济变革影响D.“工商皆本”思想盛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民俗》记载:“其卖药卖卦,皆具冠带。至于乞丐者,已有规格。稍有懈怠,众所不容。其士、农、工、商,诸行百户,衣装各有本色,不敢越外。……街市行人,便认得是何色目。”由此可见,宋代服饰体现了
A.商品经济高度发展B.等级性与行业特点
C.理学深入社会生活D.中央集权不断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赵祯(宋仁宗)时,朝议减轻商税,范仲淹独以为不可,宋仁宗朝议减轻商税的用意有
A.严格规范经营行为B.节省国家费用
C.减轻官员的消费负担D.鼓励官员私营商业
2021-08-24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2016届高三第五次模拟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北宋开国前后,四川通行的是铁钱。铁钱体重值小,买卖交易用钱量大。大铁钱每千枚重二十五斤,小铁钱每十贯重六十五斤。买一匹绢,需用两万个小铁钱,重量共达一百三十斤,得用车载驴驮,极为不便。于是在淳化年间出现了交子,对交子出现解读有误的是
A.铁钱体重值小B.“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C.商品经济发展D.民间对铁钱的信任度降低
10 . “茶马古道”是指汉、藏茶马贸易而形成的交通要道,兴于唐宋,盛于明清,二战中后期最盛。北宋熙宁年间“以茶治边”,凡贩私茶者处死或徙边;明太祖命四川承宣布政司设茶仓,听商交易及与西蕃市马;清廷川督赵尔丰设雅安边茶公司,支持西藏抵制印茶。材料可佐证

①唐宋以后川滇地区商品农业的发展②王安石变法实行了严厉的抑商政策
③明朝对四川的行省制度进行了调整④古道曾是捍卫民族利益的重要通道
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