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商业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1 道试题
1 . 习俗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长期沿袭下来的各种习惯的总和。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大约在崇宁年间(1102-1106年),瓦舍已经遍布汴梁东西南北四域。瓦舍里所表演的游艺种类繁多,如演杂剧、影戏、杂伎、说史书、谈经、舞番曲、鼓子词、卖嘌唱等,百戏杂陈,雅俗共赏。来瓦舍的观众,除市民外,还有手工业工人、商贾、护城的禁兵、进城的农夫。《东京梦华录》记载∶"不以风雨寒署,诸棚看人,日日如是。"

——《中国史·博学人》

材料二今则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异,则情意不亲,邦交不结矣。且今物质修明,尤尚机器,辨发长垂,行动摇舞,误缠机器,可以立死……辨发与机器,不相容者也。且兵争之世,执戈跨马,辫尤不便,其势不能不去之。……且垂辨既易污衣,而蓄发尤增多垢,衣污则观瞻不美,……若在外国,为外人指笑,儿童牵弄,既缘国弱,尤遭戏侮,斥为豚尾……去之无损,留之反劳。

—《康有为政论集》(上册)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北宋都城有什么社会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2)据材料二,概括康有为的基本主张并说明其主张的理由。
(3)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社会习俗变化的认识。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清代有汉口镇、佛山镇、景德镇、朱仙镇所谓“天下四大名镇”。其中,汉口镇明初还是汉阳城外一处荒郊,明成化年间汉水改道,因其地当江、汉交汇之处,商贾日盛,嘉靖年间成为镇。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有居民32209户,嘉庆十八年(1813年)增为36929户。汉口在清代是淮盐的销售中心,同时又是木材、花布、药材的集散地。当时人们形容这里“帆樯满江,商贾毕集”、“人烟数十里,贾户数千家”。

光绪十五年(1889年),张之洞调任湖广总督,己购机器搬运到湖北,成立湖北织布局,在武昌建厂。次年张之洞在汉阳建立湖北铁政局,同年开采大冶铁矿,后又在汉阳兴建铁厂,于光绪十九年(1893年)建成。

——据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等整理   

材料二 当年武昌起义之爆发绝非偶然,当年卷起革命风暴也不属于意外,因为历史的合力已经汇流成河到达了那一步,所以即使不在这里发生也一定会在那里发生,即使不在这个时候也一定会在那个时候,总之一定会发生。

(但)当我们考察19世纪末叶以来华中(地区)出现的新的经济结构、新的社会阶级和社会思潮,追溯湖北革命党人在长达十年的时间,遵循孙中山民族民主革命大纲领,在乡邦所作的英勇而坚实的努力,便会发现:辛亥首义决非一只从云端掉下来的幸运之果。

——据王建朗、黄克武《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冯天瑜《辛亥武昌起义是现代文明所赐》等整理


(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清朝时期武汉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变化。(注:不得照抄材料,否则不得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辛亥首义”的“幸运之果”之所以掉在武汉地区的原因。

材料三   广州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从秦汉时代至鸦片战争之前的二千年里,广州港的对外贸易几乎都居全国港口的中心地位。1842年,清政府被迫开放广州等五处为通商口岸。这是广州港由宗主国独立自主的贸易港口变成殖民地性质的贸易港口,并在外贸地位上逐渐衰落的转折点。1843年到1853年,广州港生丝出口量从1430担增加到3662担,而同时期上海生丝出口量则从零增加到46655担。

——摘编自程浩《试论鸦片战争后广州港对外贸易地位的变化及其原因》等

材料四   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摧毁了中国自身孕育的资本主义萌芽,瓦解着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把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中国面临“千古未有之变局”。


(3)根据材料一,指出鸦片战争后广州港发生的变化。
(4)鸦片战争后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结合所学,指出19世纪60—90年代上海工业近代化存在的几类企业的名称和性质?
2020-10-17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辛集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5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宋之后,“盐茶”专卖取代了“盐铁”官营,茶叶成为国家战略物资,通过以茶易马,即所谓的“茶马贸易”,中国获得了紧缺的马匹。西北少数民族茶叶依赖中原地区供给,从某种意义上,中央王朝因茶叶而掌握了“华夏边缘”地区的命脉。明初政府为了垄断茶马贸易,在产茶区设置茶课司,还建立茶叶的专卖制度,商人贩茶,必须持有“茶引”或“茶由”,“私茶出境者斩”。

——杜君立《历史的慰籍》

材料二   1517年,最早来到中国的葡萄牙人将茶叶带回欧洲。18世纪英国东印度公司逐步垄断了中英茶叶贸易,从1815年起,公司每年在茶叶贸易中的获利都在100万英镑以上,占其商业总利润的90%。中国茶叶大量出口英国,英国为了扭转与中国的贸易逆差,向中国输入鸦片的同时,从中国引种,在其殖民地试种茶叶……印度茶叶生产实现机械化并通过铁路、轮船运至目的地,而中国依然是手工制造且主要靠人力挑运至通商口岸……茶叶生产国的茶叶被英美等国家廉价收购,并加以包装宣传,售以高价。1886年以后,中国茶叶贸易终于衰落下来。

——据盛敏等《近代中国茶文化向西欧的传播构成了中西文化交流》等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中国从古代到近代以来茶叶贸易的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从古代到近代以来茶叶贸易变化的原因。
2020-10-16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第二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明代,特别是中叶以后……高产粮食类作物和一些用于市场变换的经济作物种植也增多起来,如番薯、玉米、烟草、花生等,手工业中,治铁、棉纺、丝织、陶瓷等行业有了很大发展。……这些产品主要面向市场而不是供自己消费。

——摘编自刘宗绪《历史学科专题讲座》

材料二(清末)旧工业之衰落日甚一日。今试任入一人家,观其日常所服用者,无论为必要品为奢侈品,其来自他国者恒十有八九。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材料三 1959年城市居民粮食定量下降,粮食供应种类减少,肉类、白糖、麻酱、香烟、火柴、煤、柴等日用品陆续发票供应,城市每户有户口本、粮食本、副食品本、煤本等各种本本。20世纪80年代以后,民众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录音机、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等进入千家万户。这种变化的普遍性是近代以来所没有过的,变化直接源自于市场经济。外资根据市场需求投资中国,带来先进的生产线、产品不断更新换代、满足了各类消费者的需求。同时在市场竞争中,企业优胜劣汰。今天我国轻工业产品已经遍及世界各地市场,“离开中国制造的日子”。在美国似乎已不大现实了。

——摘编自任世江《高中历史必修课程解析》


(1)根据材料一归纳明代消费市场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清末消费市场出现的现象,并简要说明其对近代经济结构产生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消费市场变化的表现,并分析其变化的原因。
2020-11-18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2018年12月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明清社会

材料一   明清时期,商品流通空前繁荣,市场范围已突破区域性限制,全国性的统一市场逐渐形成。商人的活动已走向集团化,形成众多商帮,其经营活动具有全国性和专业化特点。白银成为主币,金融业的重要地位日益凸显。许多集市发展成为市镇,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明清商品经济的发展,使明清社会在许多领域出现了变革性因素。从政治上来看,为防范经济因素对社会的分化,以至威胁中央集权统治,明朝以后,封建专制主义进一步强化,从社会关系上看,城市市民的抗税斗争及职业分化、城乡分化日益明显。从思想领域来看,这一时期思想界出现的泰州学派,代表了民众追求个性自由和追求经济利益的价值取向,丘泼所提出在经济活动方面“听民自为”,在国家政策上倡导“保富”以及开放对外贸易等经济思想,更是商品经济迫切需要打破传统禁锢,自由发展的要求。

——摘编自林文勋《中国传统社会变革的主要特征》


(1)据材料一概括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新变化与影响。

材料二   明末小说《初刻拍案惊奇:转运汉巧遇洞庭红》故事梗概:

商人文若虚在国内做生意曾造挫折,眼看就要到破产的境地了。后来朋友到海外经商时顺便邀请他同往,开船前他用一两银子买了一篓太湖特产“洞庭红”橘子准备在路上享用。没料到了海外“吉零国”,这一篓橘子竟卖出了一千多两银子。他在返程的路上又偶然捡到了一只大龟壳,到达福建后被一个波斯商人用5万两银子买去,文若虚用赚来的钱在沿海地区购买田宅重置家业,娶妻生子,家道殷富不绝


(2)结合明清史知识,从上述梗概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社会实际情况或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
2020-06-07更新 | 347次组卷 | 7卷引用:2020届北京市通州区高三5月模拟历史试题
6 . 货币不仅是市场交易的等价物,更折射出人类社会发展的时代特征。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秦汉的钱币,通常在钱文中都明确标明钱的重量,如“半两”、“五铢"'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统一铸造“开元通宝”钱,此后我国铜钱不再用文字标重量,都以通宝、元宝相称。北宋时期的四川地区首先出现了纸币一交子。明初,白银普遍流通,一两白银值铜钱1000文。明清时晋商在全国开设了许多票号经营汇兑、借贷等业务。

——摘编自千家驹《中国古代货币演变史》

材料二   明代的通货经历了从钱(金属铸币)钞(纸币)为主,银、谷、缭帛等实物货币并行到银钱兼用、白银为主的结构转变。明初贫农出身的朱元璋欲图构建一个反市场的劳役和实物经济制度,导致货币经济和市场极度萎缩。1516世纪明代市场快速发展,市场力量使明初通货结构承受着内部紧缩的压力。同时,全球经济贸易结构的发展与中国在东亚贸易圈中的主导地位,使得明代的宝钞与铜钱难以充当世界货币的职责;海外白银的大量流入使得明代的通货结构转变成为可能。

——摘编自邱永志《明代货币结构的转变及其原因:以白银的货币性质为分析视角》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货币演进发展的基本特点。
(2)据材料二,指出明代通货结构变化的表现,并分析其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货币在社会发展中的历史作用。
7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唐代开元十三年)东至宋、汴,西至岐州,夹路列店肆待客,酒馔丰溢。每店肆皆有驴,赁客乘,悠忽数十里,谓之驿驴。南诣荆、襄,北至太原、范阳,西至蜀川、凉府,皆有店肆,以供商旅,远适数千里,不持寸刃。

——《通典·食货七·历代盛丧户口》

材料二   舟航所聚,旁通巴汉,前指闽越,七泽十薮,三江五湖,控引河洛,兼包淮海,弘舸巨航,千舳万艘,交易往还,昧旦永日。

——《旧唐书·崔融传》

材料三   



(明清时期)镇有各种类型……集散型的商业集镇已形成专门性的农副产品市场,其大宗除输出粮食,大都是重要的农产品原料或重要的农村家庭手工业产品;生产型的手工业市镇则依托于某项手工业生产的发展。

材料四   

鸦片战争后短短几年,英国输华商品比战前增加了3.5倍,其中棉纺织品占总值的70%以上,增加了4倍多。江苏松江、太仓一带原本是中国手工棉纺织业中心,素有“衣被天下”的盛名,而鸦片战争以后,由于洋布畅销,“松太布市,销减大半”,东南沿海一些专以纺织为业的乡村,受到很大冲击。洋纱、洋布的进口(单位:千海关两)
年份洋纱洋布
18671,45011,671
18772,8411,959
188712,59024,457
189222,05930,554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盛唐时期的商业状况。
(2)根据材料三,指出明清时期江南市镇的发展特点和原因。
(3)材料四显示鸦片战争后,我国对外贸易出现什么新变化?这种变化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

2019-08-11更新 | 11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年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三上学期历史周练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清中叶以来,中国商品的规模发展与商业资本的壮大促使中国传统金融机构发生重大变化。“日昇昌,,为代表的山西票号,以“汇通天下”为目标,以“诚信”等儒家思想为精神内核,积极借鉴并完善传统商业中的账期制度、合伙制度、无限责任制度、身股制度, 为满足城乡百姓经济生活、促进工商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十九世纪中期,清政府相继陷入与太平军、捻军的战争之中,南北失联,南方各省饷银入京不畅,清政府被迫同意票号代为汇兑饷银,票号逐渐将承汇清政府饷银或赔款作为主要业务。据统计1862—1912的 50年间,票号承汇政府金额2.2亿两,利润高达8000万两。辛亥革命后,清政府垮台,票号 业务量骤减。加上外资银行纷纷来华,到1932年,经历百年辉煌的票号,全国仅剩2家。

——摘编自黄鉴辉《山西票号史》

材料二:1903年3月,上海绅商集会反对俄国侵占我国东北地区,即曾公开表示“我辈同为国民,休戚与共”,应“合心协力,团结一气”。不仅如此,当时的商人已不再拘泥于士农 工商的传统定位,他们将自己誉为社会的中坚,自豪地表示:“今日实业之世界,论人数以商界为至众,论势力以商界为最优。”有的声称:“今日之商家,实操我民族存亡起废之权者也。”有的指出:“追文明进步,出产半富,器用繁多,万国交通,因利生利。而商人居中控御,握一国之财政权,而农、工之有大销场,政界之有大举动,遂悉唯商人是赖。”

——摘编自朱英《近代中国商人思想观念的发展演变》

材料三:在当代中国,一些企业家将儒家的伦理道德用来指导和规范企业的经营管理行为;同样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2016年(第六届)中国商业文化与管理 学术会议上公布的“2016年中国儒商风范企业50强榜单”上,就有华为电子、海信电器、海尔集团等知名企业。这五十家企业的儒商风范凸现出儒商文化和儒商精神在当代仍具有 其不朽的价值。目前我们国家正处于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在当下的市场经济社会中由于中国传统商业伦理的缺失,各种商业欺诈行为和假冒伪劣产品层出不穷,在这个时候重提和重振儒商精神就显得格外重要。

——摘编自黄鹰《儒商精神及当代价值》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山西票号兴起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近代中国商人群体的新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出现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儒商精神的当代价值。
2019-08-12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中叶以后)形成了相当发达的全国商业市场。……新兴的市镇大部分集中在江南的苏、松、杭、嘉、湖地区。……乾隆时期,发展较快的手工业行业主要有丝织业和棉纺织业,在这两个行业的生产与流通领域,出现了手工业工场和包买商。

——赵毅、赵轶峰《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明清之际,松江府一带,“所出布匹,日以万计”。松江一带棉布生产随着市场的需求而变化,而且远销湖广、江西、两广、陕西、山西、北京及北方边疆地区。北方省份所产棉花,除缴纳租税之外,几乎全部运至南方销售。……当白银成为合法通货之后,对于这种远距离的商货贸易也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第四卷)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清时期经济发展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分析明清时期经济发展的原因。
2019-06-07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会馆和商会是极富中国特色的民间自发组织,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有待挖掘。

材料一   会馆是中国民间的自发组织,迄今所知最早的会馆是建于永乐年间的北京芜湖会馆。早期的会馆绝大部分都设于北京。每三年在京举行一次科考会试,每科应试的人数众多。为方便这些人的食宿,各地在京官员,商人等共同资修建房舍,专门接待本乡本土的举子,此即为会馆。受此启发,工商各行业为协调关系,联络感情,也建立了一些行业会馆。明中叶以后,具有工商业性质的会馆大量出现,但这些工商业会馆仍保持着浓厚的地域观念,绝大多数仍然是工商业者的同乡行帮会馆。

——据王日根《中国会馆史》等

材料二   商会是由商人组成的合法团体。中国商会出现于20世纪初,在1912年后迅速发展起来。下表反映了1912-1918年全国商会数目及其会员数。

年份

商会数目

会员人数

1912

794

196636

1913

745

192589

1914

1050

203020

1915

1242

245728

1916

1158

193314

1917

1148

206290

1918

1103

162490

——据【美】周策纵《五四运动史:现代中国的知识革命》

材料三   据1949年的统计,北京有会馆建筑550余处。到了今天,除少数会馆还保存得不错,成为文物保护单位外,多数已经成为居民大杂院。

——据《北京会馆寻遗》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北京会馆兴盛的原因,并说明其性质变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全国商会的整体发展趋势,并说明其背景。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今天应如何对待上述会馆和商会。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