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海禁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0 道试题
1 . 在福建抗倭的名将谭纶(1520—1577)说:“闽人滨海而居,非往来海中则不得食,自通番禁严,而附近海洋渔贩,一切不通,故民贫而盗愈起。”这表明谭纶主张
A.清除倭寇残余势力B.开放海禁政策
C.对福建人剿抚并重D.采取富民政策
2021-04-06更新 | 263次组卷 | 32卷引用:广东省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1684年,清廷户部设江海关(驻松江)浙海关(宁波)闽海关(泉州)粤海关(广州),监管货物出入和收取关税。此外,清廷还允许欧洲各国在东南沿海指定地点设立商馆,这表明当时
A.政府严格奉行闭关锁国政策B.政府实行有条件的对外开放
C.政府突破朝贡贸易体系D.外贸繁荣促使政府对外开放
2021-03-19更新 | 322次组卷 | 22卷引用:【校级联考】广东省六校2019届高三高考三模历史试卷
3 . 明朝中后期,中国沿海商人与东来的葡萄牙商人形成了利益共同体,活跃于闽浙沿海。他们扮演着亦商亦盗的角色,时而从事走私贸易,时而联合抗杀官兵,劫掠沿海。这表明
A.晚明时期的中国被迫卷入世界市场B.海禁政策无法抵御西方的殖民侵略
C.东南沿海的基层社会秩序走向瓦解D.明朝传统的朝贡体制受到严重冲击
4 . “如有打造双桅五百石以上桅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俱发边卫充军。”材料反映当时清政府推行
A.闭关自守政策B.工商皆本思想
C.重商主义思想D.重农抑商政策
5 . 有学者统计:从康熙三十九年至乾隆十六年(1700—1751年)的51年间,西欧各国输入中国的白银达到8000万两以上。这一状况
A.直接导致了白银的货币化B.表明了闭关锁国政策失败
C.说明中西方的贸易额巨大D.不利于我国工商业的发展
6 . 明清统治者推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其主要影响有
①保护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②失去了开拓海外市场的契机
③避免了西方的殖民侵略   ④阻碍了中外民间的贸易往来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2021-01-23更新 | 329次组卷 | 72卷引用:广东省肇庆市百花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0-21高二上·河南·阶段练习
7 . 18世纪末,英国派遣马戛尔尼使团访华,使团带来许多有意向中国显示英国科技发达、武力强盛的礼品,乾隆皇帝不仅没看出来,反而认为英使在礼品单上自称“钦差”不妥,降旨要其改为公差,以符天朝体例。这表明当时
A.中英两国利益冲突加剧B.中国奉行闭关锁国政策
C.英国经济实力超过中国D.传统观念影响中国外交
2021-01-07更新 | 264次组卷 | 9卷引用:2021年高考历史押题预测卷(广东卷)01
2019·江西上饶·一模
8 . 明朝平息倭患以后,海洋政策做出了重大调整。开启了两种海上贸易模式:一是在福建漳州月港开海,,允许中国商民出洋贸易;一是在广州澳门开埠,允许外商入华经营海外贸易。这一变化(     
A.说明了闭关锁国政策的终结B.促使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C.客观上顺应了新航路的开辟D.促使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2020-12-29更新 | 741次组卷 | 34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广东省深圳中学2019届高三高考5月份模拟历史试卷
9 . 有学者指出,“真正解决倭患的关键之举并非战争,而是官方政策的转换。面对势不可挡的国际贸易大潮流,战争不能解决问题,或者说只能治标不能治本。倭寇的实质是海禁与反海禁的斗争,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政府必须放弃海禁政策”。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倭患是明朝最大的统治危机B.国际贸易大潮引发倭患问题
C.海禁政策是维护稳定的需要D.战争是解决倭患的根本手段
10 . 明清时期的中外贸易,中国长期顺差,海外白银大量流入中国(见下表),据此判断,白银流入数量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时期流出地区流入(亿两)
16世纪中期~17世纪中期欧洲、日本、菲律宾3.7
17世纪中期~19世纪初期欧洲、日本、菲律宾12.3
18世纪初期~18世纪末期英国0.09

A.明清时期中国商品经济发达B.新航路开辟对中西方贸易影响
C.海禁对中外商人的差异影响D.中国经济发达领先于世界各地
2020-12-23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澄海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