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封建土地所有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2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东汉时期的《四民月令》按月记录了当时的农事活动。下表整理自该书。

由上表可推知,该书集中反映了东汉
A.小农经济的生产状况B.大地主田庄经济形态
C.土地公有制发展情况D.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北魏均田制规定男子授桑田20亩。桑田世业,不必还给国家,可传给子孙,可卖其多余的土地,也可买其不足20亩的部分。这一规定
A.有效抑制地主兼并小农土地B.实际上承认了私田的合法性
C.“复辟”西周时期的井田制D.表明国家对土地绝对处置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下表是根据唐朝杜佑编撰的《通典》整理的唐前中期户数、口数、纳税人口数变化的情况。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
唐历公历户数口数纳税人口数
玄宗天宝十四载755.年8914081529093098208321
肃宗乾元三年760年1933134146195872370799
A.土地制度的破坏B.经济重心的南移
C.经济结构的巨变D.征税标准的变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下表是明代安徽徽州祁门县李舒家的户籍信息,这可以用来说明当地
登记时间户主耕地(亩)非耕地(亩)总计(亩)
1391年李舒16.342.1918.53
1403年李务本(李舒之子,后夭折)35.582.1937.77
1412年李景祥(宗族过继)000
1432年谢荣娘(李舒遗孀)5.4305.43

A.自耕农土地买卖频繁B.夫权弱化女性地位提高
C.土地所有权较为稳定D.君权强化影响经济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北魏实行均田制,授田对象和数量如下表所示:
土地类型男夫妇人
露田40亩20亩40亩20亩30亩
桑田20亩20亩
麻田10亩5亩10亩5亩
公田刺史15顷,太守10顷,县令、郡丞各6顷

据表可知,北魏均田制(     )
A.推动租佃关系的发展B.加剧了土地兼并
C.兼顾了各阶层的利益D.推动江南的开发
2021-04-28更新 | 134次组卷 | 4卷引用:专题二考点04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A卷-纲要上-新高考历史高频考点专项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唐代均田令规定,官吏和勋官可以按照品级占有数量不等的官人永业田和勋田;还规定宽乡有剩田处可以占田过限。这些都给地主官僚多占田地提供了合法的根据。据此可知,唐初期
A.自耕农的数量急剧减少B.均田授田以官僚为主要对象
C.客观上利于均田令推行D.实行了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
7 . 从汉朝到唐朝,土地兼并被视为国之大害,千方百计加以抑制。宋朝采取“田制不立”“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但农作物产量倍增,工商业盛况空前,市民阶层壮大。这说明
A.土地兼并减轻了地主对农民的剥削
B.租佃关系发展适应了社会发展需要
C.不抑兼并政策推动了社会经济发展
D.放任土地兼并会导致政府税源锐减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据《岳麓秦筒》记载,秦王政十八年,大夫沛把“稻田廿亩”分给了家中的男仆“识”,并得到当地官府认可,“识”后来成为单独立户的士伍。这说明当时
A.奴隶制度盛行B.人身依附关系弱
C.土地兼并严重D.土地私有制出现
2021-04-12更新 | 109次组卷 | 4卷引用:贵州省2021届高三3月适应性测试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安史之乱以前,各边镇屯田、营田,所有权概属封建国家,收成必须全部申报中央。安史之乱以后,土地的所有权,连同经营、管理、分配的权力,全部落入地方长官的手里,出现了“将士无战守之劳,有耕市之利”的状况。这些变化
A.标志着唐王朝由盛转衰B.表明唐朝均田制走向瓦解
C.为藩镇割据奠定物质基础D.说明中央集权得到了加强
2021-02-25更新 | 410次组卷 | 31卷引用:历史-高三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江苏专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从汉朝到唐朝,土地兼并被视为国之大害,政府千方百计加以抑制。宋朝开历史之先河,采取“田制不立”“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到了宋真宗时期便出现了“百姓康乐,户口蕃庶,田野日辟”的景象。工商业盛况空前,市民阶层壮大。这说明宋朝的土地政策
A.释放了土地私有的活力B.确立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C.确定了赋税役征收依据D.造成了社会的两极分化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