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世界市场的拓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16世纪开始,跨国长途贸易成为欧洲资本积累的主要手段。有人把当时全球贸易格局概括为两个大三角,一个是东方或亚洲三角,另一个是大西洋三角。西方史学家布罗代尔说:“美洲白银1572年开始一次新的分流,马尼拉大帆船横跨太平洋,把墨西哥的阿卡普尔科港同菲律宾首都马尼拉连接起来,运来的白银被用于收集中国的丝绸、瓷器和印度的高级棉布,以及宝石、珍珠等物品。”

——摘编自高德步主编《世界经济史》等

材料二 18世纪时英国积极从事以贩卖奴隶为主要手段的“三角贸易”。英国从利物浦、伦敦等城市用船载运棉麻织品、玻璃、陶瓷器皿、各种装饰品等,驶往非洲交换黑奴;并用船把黑奴运往西印度和南美殖民地的种植场,卖给农奴主,然后买进殖民地的糖、烟草、棉花返回英国,并将其作为原料卖给工厂主。公元1713年,《乌特勒支和约》使英国获得贩卖奴隶的垄断权,不仅为英国的贩奴商人带来了神话般的利润,而且加强了英国在那些需要供应黑奴来经营种植场的殖民地里的地位。

——摘自鲁中石《世界通史》

材料三   1602年,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为筹集资金开始发行股票。1609年,世界上第一个股票交易所诞生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成千上万的国民愿意把安身立命的积蓄投入到这项利润丰厚也存在着巨大风险的商业活动中,一方面是出于对财富的渴望,更重要的是,因为荷兰政府也是东印度公司的股东之一。在东印度公司成立后的短短五年时间里,它每年都向海外派出50支商船队,这个数量超过了西班牙、葡萄牙船队数量的总和。到17世纪中叶,荷兰联省共和国的全球商业霸权已经牢固地建立起来。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当时海上贸易的特点,分析其兴起的主要条件。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18世纪英国开展三角贸易的国内条件,并概述三角贸易客观上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17世纪前期荷兰股票交易迅速发展的原因。
2 . 阅读材料。

材料一:1492年后,当欧洲船只将成千上万的物种运到大洋彼岸的新家园时,全球的生态系统开始了碰撞与融合。有学者将其称为“哥伦布大交换”,正是它让意大利有了西红柿,美利坚有了橙子,瑞士有了巧克力,泰国有了辣椒。毫无意外,哥伦布的远航确实引起了生态大爆炸,就像它在经济领域引起的震荡一样,这是塑造现代世界的众多事件之一。

——摘编自【美】查尔斯·曼恩《1493:物种大交换开创的世界史》

材料二:新航路开辟后,出现了史无前例的大规模人口迁徙。16世纪初,第一批奴隶从非洲被直接运往美洲,万恶的黑奴贸易开始,持续时间长达三四百年。……1680——1775年英国人向美洲各殖民地共输送黑奴300多万名,获利极为丰厚。黑奴贸易还是支撑当时世界上最活跃的大西洋贸易体系的基础。统计显示,1709——1787年间,英国从事海外贸易的船只增加了4倍,开往非洲的船只增长了11倍。造船业的发展、运往非洲交换黑奴的枪支、小商品的日益增多,引起连锁反应,促进了其他制造业的发展。

——摘编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等

材料三:判定是否存在工业革命大致有三种标准,第一个标准即是否引发生产方式变革,并且大幅度地提高劳动生产能力,进而出现一些新的产业形态。第二个标准即是否深刻地影响社会生活。……第三个标准即是否有标志性的技术和产业。

——冯飞《第三次工业革命是生产和生活方式的重大变革》

回答问题:
(1)阅读材料一,根据所学知识写出随着“欧洲船只”一起进入美洲且极大地影响了美洲经济生活的两种主要粮食作物。
(2)根据材料二,概括17—18世纪黑奴贸易对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结合所学,分析“万恶的黑奴贸易开始”的原因。
(3)阅读材料三,根据所学知识说明工业革命对世界经济格局产生的影响。
2023-05-18更新 | 88次组卷 | 3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郊联体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葡萄牙人在非洲海岸、印度和整个远东寻找的是黄金;黄金一词是驳倒西班牙人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咒语;黄金是白人刚踏上一个新发现海岸时刻所要的第一件东西。

——摘编自恩格斯《论封建制度的瓦解和民族国家的产生》

材料二  (日本)据有黄金,其数无限……君主有一宫,其顶皆用精金为之……宫廷房室地铺金砖,以代石板,一切窗栊亦用精金,由是此宫之富无限,言之无人能信。

——摘编自马可·波罗《马可·波罗行纪》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二,简要分析欧洲人在15、16世纪热衷于开辟新航路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角贸易”归程中会有哪些物品,并概括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616年,一株咖啡树经摩卡港转到荷兰,使荷兰人在咖啡种植的竞争中取得上风。

1658年,荷兰人开始在锡兰培植咖啡。

1699年,荷兰人使爪哇出现了第一批欧式种植园。

1715年,法国人将咖啡树种带到了波旁岛。

1718年,荷兰人把咖啡带到了南美洲的苏里南,拉开了世界咖啡中心地区(南美洲)种植业飞速发展的序幕。

1723年,法国人加布里埃尔·马蒂厄·德·克利(GabrieMathieuDeclieu)将咖啡树苗带到马提尼克岛;

1727年,南美洲的第一个咖啡种植园在巴西帕拉建立。随后在里约热内卢附近栽培。

1730年,英国人把咖啡引入牙买加,这之后富有传奇色彩的牙买加蓝山咖啡开始在蓝山地区生长。

1750—1760年,危地马拉出现咖啡种植。

1779年,咖啡从古巴传入了哥斯达黎加。

1790年,咖啡第一次在墨西哥种植。

1825年,来自于里约热内卢的咖啡种子被带到了夏威夷岛屿,成为之后享有盛名的夏威夷科纳咖啡。

1878年,英国人使咖啡登陆非洲,在肯尼亚建立咖啡种植园。

1887年,法国人带着咖啡树在越南建立了种植园。

1896年,咖啡开始登陆澳大利亚的昆士兰地区。

——摘编自《咖啡的起源与传播》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提出一个观点并加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表述成文,持论有据,逻辑清晰。)
2023-02-14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平顶山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763至1914年间作为一个欧洲直接或间接地成为全球主人的时期,在世界历史上据有突出地位。欧洲的霸权不仅在政治领域——以大殖民帝国的形式——表现得很明显,而且在经济和文化领域也表现得十分突出。到1914年时欧洲已称霸全球,这是一个始于500年前葡萄牙船长沿非洲海岸摸索前进时期的漫长过程的非凡顶峰。随着权力史无前例的集中,欧亚大陆的一个半岛已经一跃而成为世界的中心。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一战中,军人死亡上 1000万,战争耗费近3600亿美元,无数城镇化为废墟。沙皇国、德意志帝国和奥句帝国土崩瓦解,第一个社会主义共和国诞生。英、法在战争中消耗了大量财富,美国则从债务国一跃成为债权国,并取代英国成为世界金融剥削的中心。由于战争,列强在一定程度上放松了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控制。战后初期,相继爆发了中国的五四运动、埃及的独立运动等。战后,和平主义者反对一切战争,要求维持战的世界和平。

——摘编自卢文璞《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世界现代历史进程的深远影响》


(1)据材料一,概括18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国际格局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角度加以说明。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一战的影响。
2022高三上·全国·专题练习
6 . 殖民主义是西方列强使用侵略手段使落后国家变为其殖民地、半殖民地或附属国的侵略政策。在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班牙人劫掠阿兹特克帝国,劫掠印加帝国,劫掠他们所侵略的其他国家,这是最直接的攫取财富的手段……有些北欧人的确知道西班牙新财富的来源,因此决定不再通过西班牙人之手,而由自己直接去夺取。英国、荷兰、法国的商人,虽经官方授权组成商业公司,掠夺起来和做买卖一样毫不犹豫……这些冒险家摇身变成海盗,直接掠夺货物,烧毁城镇。

材料二   在工业化时代,大部分国家致力于保护本国和殖民地市场,排除外国竞争,英国强大的海军扮演了关键的角色,它为英国产品打开了全球市场;降低了产品运往远方市场的航运成本(有一部分是通过扫荡海盗实现);在某些情况下,它还防止外来者在英国殖民地与英国货竞争。

——摘编自彭慕兰、史蒂夫·托皮克《贸易打造的世界》

材料三   19491月,杜鲁门总统在就职演说中提出了四点主要的行动原则,其中第四点谈道:“为了以我们先进的技术和进步的工业帮助改善和发展那些尚未发展起来的地区……提供我们所有的技术和知识给那些爱好和平的人们……促进对需要发展地区的资本的投入……该计划是我们对受共产主义威胁的国家援助的具体表现,是和我们保证这些国家在衣食住等条件方面得到适当改善,从而防止共产主义在自由世界扩张的政策相辅相成的,致力的不仅是为这些人民带来民主的理想,而且要通过合作为他们带来美好生活的实际利益。”这就是杜鲁门政府对第三世界进行开发援助的第四点计划。

——摘编自刘国柱《第四点计划与杜鲁门政府在第三世界的冷战战略》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它们所反映的殖民方式存在的差异;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出现这种差异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美国针对第三世界国家推行的“冷战”战略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影响。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近代以来西方大国与亚非拉国家的关系谈谈你的认识。
2022-10-31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复习点14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二战后的世界-2023年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主干知识+重难点综合性学案(通史版)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率先禁止奴隶贸易,无论其动机如何,客观上是进步之举。美国独立战争后,英国反思如何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如果美国仍然使用奴隶,而英国保护国内的黑人,把矛头对准奴隶贸易,不仅使帝国的自豪感得以重新树立,而且反驳了美国标榜自己更自由的说法。“18世纪的商业资本主义,通过奴隶制和垄断的方式,增殖了欧洲的财富。但是,商业资本主义在增殖财富的过程中,却促进了19世纪工业资本主义的形成。而后者的形成反过来却毁了商业资本主义的力量,摧毁了从属于它的一切行业,摧毁了奴隶制度。”随着英国进入自由市场经济阶段,殖民理念也相应变化。禁止奴隶贸易并不代表废除奴隶制度,它在美洲持续广泛存在着。

——摘编自倪正春等《自由的悖论:早期殖民国家的双重标准》

材料二 冷战初期,美国政府十分重视在黑人民权事务上的对外宣传。美国新闻署用“至少15种语言”翻译了宣传小册子——《美国生活中的黑人》,向国际社会讲述美国种族关系的故事。其中强调“在过去五十年中,美国黑人在社会、经济和教育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进步”。1950年6月,全国有色人种协进会执行秘书怀特发表演讲,主张每一个美国人不论种族或肤色都能享有民主的每一项特权,迫使美国在输出民主的同时,兑现给黑人的民主承诺。20世纪60年代中期,美国消除了法律上的种族歧视和隔离制度,缓解了美国在种族关系上的形象危机。但是,种族歧视问题在很多方面依然存在,这远非美国的“宣传”所能解决。

——摘编自谢国荣《种族问题与冷战初期美国的对外宣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禁止奴隶贸易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美国在黑人民权事务上的对外宣传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发行《美国生活中的黑人》的政治目的。
(3)综上并结合所学知识,为上述材料确立一个主题,并另补充一例史实证明这个主题。
2023-01-21更新 | 99次组卷 | 2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黑奴贸易在人类近代史上,写下了最可耻最卑劣的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492年,印第安人口数量约5390万人,到1570年减少到1351万人,1650--1700年间进一步减少到936万人。这一灾难的主要原因是欧洲人带来的传染病:疟疾黄热病和天花等,印第安人对这些疾病毫无免疫力。这种状况导致欧洲各国转向从非洲贩运奴隶,以代替被灭绝或被杀戮的美洲原住民。随着美洲金银矿的大量开发和种植园经济的膨胀,对非洲黑人奴隶的需求便急剧增加,国际贩奴规模愈来愈大。成千累万的非洲黑人血肉之躯,给西方奴隶贩子,带来了惊人的暴利。

——摘编自吕昆《黑奴贸易的兴起与发展》等。

材料二1833年美国反奴隶制协会成立,到1838年该协会已有1346个分会;会员人数达10万,“达到甚至超过了英国废奴运动在其顶峰时期的力量”。北部社会自由劳动生存方式和废奴主义者的思想宣传,确立了“自由劳动"观念在北部社会的思想统治地位。尽管北部社会的绝大多数人并不关心南部黑人奴隶的权利、自由和幸福,并不是主张立即无条件解放奴隶的废奴主义者,但是北部社会的主流在思想上不认同奴隶制,并且出于自己经济发展考虑反对奴隶制扩张。

——王金虎《南部奴隶主与美国内战》

材料三虽然“奴役”已被当代国际法确定为国际犯罪即危害人类罪……作为跨大西洋奴隶贸易和殖民地的遗毒——种族主义、种族歧视在世界各国远未消除,而且还广泛存在着对非洲后裔的系统性歧视。2020年5月25日,美国明尼苏达州明尼阿波利斯市的非洲裔居民乔治·弗洛伊德因白人警察跪压脖颈导致窒息死亡,该事件随后在全美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引发了大规模抗议活动。

——龚刃韧《论跨大西洋奴隶贸易的废除及其原因》


(1)黑奴贸易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分析黑奴贸易兴起的原因,简要说明黑奴贸易给非洲带来的影响。
(2)19世纪大西洋两岸掀起了废奴运动,美国北部废奴运动发展迅速。阅读材料二,指出美国北部兴起废奴运动的根本动力。结合所学,说明美国内战期间联邦政府是如何废除奴隶制的。
(3)黑奴贸易已经成为历史,但是其历史遗留问题依然存在。阅读材料三,概括指出黑奴贸易的遗留问题。美国内战时期已经废除了奴隶制度,但是2020年仍然发生了美国白人警察导致非洲脊居民乔治.弗洛伊德窒息死亡的事件,结合所学,谈谈你对独立战争后美国社会黑人种族问题的认识。
2022-10-31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百师联盟)2023届高三10月一轮复习联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

——摘编自马克思《资本论》

材料二   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的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一方面,帝国主义的侵略加深了亚洲各国的民族危机;另一方面,亚洲国家的封建经济进一步解体,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一定发展,民族忧患意识和民主改革意识觉醒。在这种情况下,亚洲各国人民掀起了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潮。古老的亚洲开始觉醒。

材料三   全球化促使各国经济进一步相互依存,但其目前主要有利于发达国家,多数发展中国家尤其是非洲弱小经济和最不发达国家处境不利,其经济安全甚至主权正面临严重挑战。现行国际体系中不公正、不平等的现象不符合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不利于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对国际和平与安全构成威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西方早期殖民扩张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亚洲觉醒出现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并说明该如何应对。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马克思重点考察的“世界市场”是指“资本”这种新型的社会关系不断扩张的产物,资本的不断扩张在一开始就与殖民地的开发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马克思把这种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5世纪末16世纪初到17世纪中叶。这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起步阶段。第二阶段从17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叶。

19世纪中叶后,世界市场的发展达到了第三个阶段,这时的世界市场与前一阶段相比,无论在广度上还是在深度上都有显著的跃进。

摘编自朱丽君、阎孟伟《世界市场、世界历史与全球化》

依据上述材料观点,自拟一个论题,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论证清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