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世界市场的拓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0 道试题
2020·江苏·三模
论述题 | 适中(0.65) |
1 . 新航路开辟后,英国不断进行殖民扩张,最终建立起殖民霸权。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理查德·哈克卢伊特(1552—1616)认为,英国在北美建立殖民帝国是刻不容缓的事情。大量的移民进入殖民地,不仅可以扩大福音的荣耀,使美洲的土著人得以教化,还可使殖民地本身成为英国商品的巨大市场,而新市场将大大刺激英国国内工业的发展,英国的雇佣机会也将增多。向运往殖民地的或来自殖民地的一切商品征税又可增加皇室的财政收入,并且殖民地还可作为袭击西班牙帝国的重要基地。

——摘编自黄光耀《谋求帝国——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英国主流社会思潮评述》

材料二   西欧资产阶级通过新航路对海外进行贪婪的殖民掠夺,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而世界市场也开始逐步形成。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及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资产阶级革命如狂风骤雨般横扫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可以说,殖民扩张活动是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助跑点。

——摘编自胡海梅《欧洲近代殖民扩张活动的双重历史作用分析》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归纳理查德·哈克卢伊特提出的建立北美殖民地的理由。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提炼材料二中的观点,以英国为例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280字左右。)
2020-04-29更新 | 82次组卷 | 2卷引用:历史-学科网2020年3月高三第三次在线大联考(江苏卷)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人类历史发展为世界历史,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两个方面:纵向发展和横向发展。这里说的纵向发展,是指人类物质生产史上不同生产方式的演变和由此引起的不同社会形态的更选;所谓横向发展,是指历史由各地区间的相互闭塞到逐步开放,由彼此分散到逐步联系密切,终于发展为整体的世界历史这一客观过程。纵向发展和横向发展并不是平行的、各自独立的。纵向发展所达到的阶段和水平,规定着横向发展的规模和广度。横向发展一方面受纵向发展的制约,一方面又对纵向发展具有反作用,它们共同的基础和最终的推动力量是物质生产的进步。

——据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整理


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现实生活中,偏见无处不在。保加利亚摄影师杨科.萨佛诺夫尝试从所有角度观察我们所生活的这个星球,从2009年开始绘制,出版了一本名为《世界偏见地图》的图册,将诸多国际观点收录其中,他的这些讽刺意味十足的刻板印象描绘,真切的加深了不同文化的相互理解。这里节选了三张如图片


图1美国人眼中的欧洲          图2美国人眼中的亚洲                    图3美国人眼中的非洲


从材料中提取一个论题,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5世纪末16世纪初,一个我们所说的欧洲世界经济体产生了。

它不是一个政治实体,而是一个世界经济实体,因为这个体系各部分之间的基本联系是经济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是以世界范围的劳动分工为基础而建立的,在这种分工中,世界经济体的不同区域(我们名之为中心区域、半边缘区域和边缘区域)被派定承担特定的经济角色,发展出不同的阶级结构,因而使用不同的劳动控制方式,从世界经济体系的运转中获利也就不平等。

(中心区各强国中)某一中心国家实际上只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可以同时在生产、销售和金融方面优于所有其他中心强国,这种暂时的顶点就是我们所称的霸权。


问题在于,称霸是短暂的。一个国家一旦成为真正的霸权国家,它也就开始衰落。

——摘编自【美】伊曼纽尔·沃勒斯坦《现代世界体系》


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20-04-23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河南省郑州市高三第二次质量预测文综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有学者认为, 全球化是现代性的世界性扩张。现代性是指发生在价值观、经济和政治制度中的全面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是一场从共同体到社会、从身份到契约、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从特殊主义到普遍主义等广阔领域中充满活力和开拓精神的社会转型,是西欧17世纪出现以来的社会生活和组织形态,随后发展到世界范围。


根据材料的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就全球化的任一角度自拟论题并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6世纪以来,欧洲加快了向近代迈进的步伐,同时也开始了欧洲文明的对外扩张。关于欧洲文明的扩张: .

一、欧洲文明所处的地位以及它前选的阶段注定了它要向外扩张。

二、欧洲文明的扩张可以分两步:一是在欧洲内部,对欧洲大陆的扩张;二是通过航海,对欧洲以外地区的扩张。

三、欧洲文明对外扩张最重要的,对后来甚至现在影响最大的是向北关的扩张。

四、美国继承了欧洲文明,又反馈给了欧洲。

——据陈乐民《欧洲文明十五讲》


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 -点或整体),得出结论。(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7 . 万历十五年

万历十五年,即公元1587年,在西欧为西班牙舰队征英的前一年;在中国是平平淡淡的一年,发生了若干为历史学家所忽视的事件。这些事件,表面看来虽似末端小节,但实质上却是以前发生大事的症结,也是将在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学者黄仁宇从此年入手,以“大历史观”来剖析明中后期社会,写成《万历十五年》一书。其中涉及到的人物和事件有:

时年24岁的万历皇帝。他一方面依赖内阁,另一方面又以司礼监太监加以牵制,创造了近30年不上朝的“荒诞奇迹”;已经去世5年的内阁首辅张居正。他生前虽然守住了内阁只是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不能正式统率六部百司的底线,却把内阁政治演绎得有声有色;

在这年去世的名将戚继光。他曾在浙闽粤沿海大败倭寇,保卫了东南海防;

在内地已成功定居4年多的西方传教士利玛窦。他从欧洲出发,经过葡萄牙占领的澳门,活跃于广东一带。

(注:“大历史观”,指从小事件看大道理;从长远的社会、经济结构观察历史的脉动;从中西的比较提示中国历史的特殊问题;注重人物与时势的交互作用……)


问题

基于以上材料,试以“大历史观”谈谈你对明朝中后期社会的认识。

2019-11-01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闵行区2015届高三下学期质量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近代世界经济的发展,主要呈现全球化、制度化和工业化等特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围绕“近代世界经济发展的特点”拟定一个具体主题,并进行概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约翰·巴肯,曾任英国保守党国会议员,还曾担任过南非专员的私人秘书。1910年创作了《普莱斯特·约翰王国》,下面节选的是小说主人公大卫在参加了镇压南非土著起义后的叙述:

我明白了白人责任的含义:他必须冒着各种危险,不惜丧失生命和财富的代价,学会在履行义务中获得满足。这是白人与黑人的区别所在,这是责任的要求;在某种程度上,这也是国王的力量所在。只要我们知晓并实践这一点,我们不仅要统治非洲,我们还将统治任何其人民只是碌碌无为、愚蠢过活的黑暗地方。

讷纳·麦兰,非洲裔美国人,曾任法国在西非的殖民官员。1921年出版小说《巴托拉》,小说主人公是位名叫巴托拉的非洲地方领导人,下面是节选的是巴托拉的叙述:

但是,谈论它有什么好处呢?除了白人的皮肤比黑人的皮肤娇贵之外,全是老生常谈。每个人都知道,声称自己是在“征税”的白人强迫所有的成年黑人扛大量的包裹,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些行程历时两天、三天甚至是四天。欧洲人通常感到无法适应的重量,对他们而言,无关紧要,他们又不会被负担压垮。

——摘编自(美)迈克·亚达斯等《喧嚣时代:20世纪全球史》


围绕材料并结合世界近代史知识,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
2019-04-25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市级联考】山东省德州市2019届高三第二次练习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某部历史著作的目录


——据(英)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1500—2000年的经济变革与军事冲突》(1988年)


书评是介绍并评论书籍的文章。请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世界史的相关知识,自拟标题,为该书写一篇简短的书评。(要求:可以是对全书作总体式评述,也可以针对某个角度进行点评。史论结合、分析合理、逻辑清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