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一次工业革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772年开始,英国连续发布禁奴令。贩奴船一经发现即予以扣留并将奴隶贩子交给有关当局进行审讯。1807年,英国议会以28316票的绝对优势通过《废除奴隶贸易法》。1825~1865年间,英国海军巡逻队共缉获贩奴船1287艘,释放约13万黑奴为自由人。1839年、1841年、1844年,英国三次与尼日利亚签订废奴条约,要求其废止奴隶贸易,进行以棕榈油、象牙、胡椒、木材、稻米等商品为主的合法贸易。

——摘编自费奇《西非简史》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英国废止奴隶贸易予以评析。
2022-05-13更新 | 146次组卷 | 3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2022届高三四模历史试题
23-24高三上·山西·阶段练习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经济上,这段均衡期(16601730年)应当被理解为一段稳步增长而非停滞不前的时期。整个欧洲商业繁荣。西方世界到处都建起漂亮的新古典风格的交易所。劳动力市场、资本市场、土地市场、商品市场都在更加高效地运作。银行也迅速增加,比如英格兰银行、苏格兰皇家银行等。每一个欧洲国家都修缮道路、扩建港口,并开凿运河、搭建桥梁。直到1654年,柏林仍然不过是小河旁一个拥有五千居民的定居点,但到1740年,它已成了一座拥有将近十万人口的宏伟城市。维也纳从一个阴森的中世纪堡垒变成了瑰丽壮观的帝国首都。

——摘编自[美]大卫·哈克特·费舍尔《价格革命:一部全新的世界史》

材料二   明清时期商业城镇的发展十分迅速。清代中叶直隶、河南、山东商业城镇人口占城市总人口的比重达40%以上。商业城镇中人口超过府城者至少有10多个,人口规模超过一般州县城的为数更多。新兴商镇的大量崛起使城市数量大大增加,这些商镇在行政建置上虽然只是一个镇,但其人口规模和市场辐射功能很多已超过一般州县城,其中的一部分在其后的发展中升格为行政中心城市。清代中叶,冀鲁豫三省可视为流通枢纽和地区性商业中心的城镇有30余个,已超过三省的府城总数,这些商业城镇正在越来越明显地改变着传统行政中心城市的绝对统治地位。

——摘编自许檀《明清华北的商业城镇与市场层级》

材料三   在西方,最早有关明清“停滞论”的表述出现在黑格尔的《历史哲学》中,而后,著名学者魏特夫、佩雷菲特等也对明清时期中国社会发表了类似见解,这些断言使“停滞论”在西方世界得到了一个相当普遍的认同。这样一种超稳定、无变化、停滞的中国社会面相在国内也同样形成了一种刻板印象,而有关“停滞论”的反思很早之前就出现了。

——摘编自朱浒《明清中国社会停滞了吗?——中西比较的视野》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欧洲商业发展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清时期华北商业城镇对于城市发展的积极意义。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商业角度评析明清“停滞论”。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美国经济史学家让德弗里斯认为,工业革命作为一个历史概念有很多缺陷,在更广阔的历史背景下要用“勤劳革命”这一个新概念来取代“工业革命”。因为1500~1800年出现的产量扩大主要是因为使用更多的劳动力,而不是出于任何生产力的突破。“勤劳革命”是一个以家庭为基础的资源重新配置过程,它会增加商品和劳动力的供给,又会增加对市场销售商品的需求,它由商业刺激(相对价格的变化、交易成本的减少)和口味变化来共同促成。

——摘编自舒小畇《工业革命定义之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中的观点予以评析。(要求:赞成、否定或提出新的观点皆可,但须观点明确,言之成理。)
2021-10-18更新 | 200次组卷 | 4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六县一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代英国火车和铁路发展大事记(部分)

时间事件
1760亚伯拉罕·达彼发明铁轨。
1801矿业工程师理查德·德里维斯克制成一台蒸汽机车,试图用于代替马匹拉车,但在试验中失败。
1814矿业工程师乔治·史蒂芬孙成功试制蒸汽机车“布鲁克”号,并在矿山投入载货运行。因运行时烟囱冒出火焰,矿山周围居民称其为“火车”。
1817史蒂芬孙受投资人皮斯之邀,建造从达灵顿到斯托克顿之间的铁路。
1825
史蒂芬孙驾驶他设计建造的“旅行者”号,载客630名,在达灵顿—斯托克顿铁路上试运行。
1830
世界上第一列由蒸汽机车牵引的客运列车在利物浦—曼彻斯特铁路线上正式运营。

——摘编自(英)斯拉潘《现代英国经济史》等

材料二   19世纪30年代,在利物浦至曼彻斯特铁路线上出现了最早列车等级划分:一等列车为黄色车厢,车速较快,提供有舒适的软席座椅;二等列车为蓝色车厢,车速稍慢,提供硬席座椅。随后某些铁路公司开通了三等列车,其车厢几乎是密闭的空间,阴冷潮湿,不提供座位,车速也得不到保证(没有准确对刻表,并且不允许携带行李。当时在铁路建设方面,大多数干线都集中在英格兰的东南部,苏格兰交通梗阻,威尔士没有铁路。

为了控制铁路事故的发生,英国议会于1840~1842年通过了一系列铁路管制法案,要求铁路公司在新线路通车前接受贸易委员会的检查,并在后者确认铁路不存在安全隐患的情况下方可开通。同时规定,检查铁路情况的视察员若认为该铁路存有安全隐患,可要求其推迟开通时间,并可无限期延迟。

——摘编自刘佳《简论19世纪三四十年代英国铁路的发展及国家干预的开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英国火车和铁路诞生的条件。
(2)综合材料二,评析19世纪三四十年代英国的铁路交通发展状况。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400年到1800年间……中国不仅是亚洲纳贡贸易体系的中心,而且在整个世界经济中即使不是中心,也占据支配地位……它吸引和吞噬了大约世界生产的白银货币的一半。

——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



(1)根据材料中的图文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材料中关于15~18世纪世界白银流向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世界白银流向的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材料二   英国近代物流业发端于19世纪20年代。1825年,有使用价值的铁路在英国开始出现。经过二十多年建设,到1848年,在英国通车的铁路达到5000英里。1842年,《英普条约》规定,两国船只在彼此港口中所征的捐税应完全平等。19世纪50年代,英国废除了《航海条例》,修改了《商船条例》和《轮船条例》,对远洋船舶的航行安全、货物装载、船主及船员责任等作了具体规定。在19世纪下半叶,汽船代替了帆船,航行于内河与远洋。英国近代物流业产生了。

——摘编自克拉潘《现代英国经济史》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近代物流业发展迅速的原因。从世界经济地位的角度指出物流业的发展对近代英国的影响。
2020-12-05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市程溪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经过19世纪40年代对美国、印度的铁路投资高潮后,外国投资者将中国置于其铁路投资的考虑之列。1863年7月,以英国的宝顺、怡和,美国的琼记、旗昌为首的驻上海的27家外国洋行,联名请求江苏巡抚李鸿章准许其修建上海至苏州的铁路。为此,外国投资者创设了苏沪铁路公司,在他们的投资计划中,仅土地收买费就在1万英镑以上。在其修建全国铁路的计划中,计划的着眼点是把作为生丝收购地的、联结内地市场的要地苏州与外国贸易直接连接起来。但是,这个计划受到中国方面的反对而遭遇挫折,真正得以实行是十几年以后的事。

——摘编自《近代中国的国际契机:朝贡贸易体系与近代亚洲经济圈》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外国投资者提出在华投资修筑铁路计划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析中国方面反对外国投资者在华修筑铁路这一现象。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英国东印度公司大事年表

时间大事
1600年英国女王特许成立,采取了“单次航海”制度(见注),临时色彩深厚。
1657年确立有限责任制,开始步入快速发展时期。
17世纪晚期控制亚洲棉、丝织物贸易权;直接代理英国对印度的殖民战争
1773年英国国会通过法案控制了公司;在孟加拉取得了鸦片贸易独占权;开始对华大量走私鸦片;垄断北美茶叶贸易权(后导致波士顿倾茶事件)。
1813年英国国会通过特许状法案,终止其对印度贸易垄断权。
1833年英国国会通过特许状法案,终止其对中国贸易垄断权;剥夺其商业职能,政治和管理权再次延长20年。
1858年受印度民族大起义沉重打击,委托殖民统治权被剥夺。
1871年公司解散。

——据【日】浅田实《东印度公司·巨额营业资本之兴衰》等编制

注:在每次出海前征集资金,当船只从亚洲载满货物返航后,再将其进口货物或出口货物的销售额,按照投资比例回馈给各个股东。


材料反映出英国东印度公司在近代全球化浪潮中扮演了多种角色。请任选其中一种角色。结合所学的世界近代史知识予以评析。(要求:现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8 . 18世纪中叶前后,英国人的休闲生活发生了深刻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8世纪中叶以前,宗教节庆无论对普通民众还是上层社会,都是休闲生活的主要组成部分,一年中各种节日加在一起有一百多天。在此期间,人们会放下手中的工作去参加各种盛大的活动,如戏剧表演、舞会、体育比赛等。体育休闲也是英国人的重要休闲方式,而斗兽和足球?是其中最常见的项目。


18世纪中叶以来,英国开始实行法定周末假日。到19世纪中后期,英国人逐渐适应了新的作息时间,上班时间认真工作,休班时间才到酒馆、咖啡馆或者工人俱乐部娱乐,在周末或年度假日时则外出旅行。很多传统休闲项目已难以为继,1835- 1849 年英国政府先后宣布斗牛、斗熊和斗鸡为非法。在1845年和1850年,政府分别通过了“博物馆法案”和“图书馆法案”,为地方议会征收少量的地方税用于当地博物馆和图书馆的建设。文化休闲、餐饮娱乐、演艺观赏和旅游观光等多种休闲方式逐渐流行开来。

一一摘编自马婕妤《英国工业革命期间的休闲生活》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英国人18世纪中叶以来休闲生活的变化”进行评述。(要求:表述成文,逻辑清晰,史实运用准确,观点明确。)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中西方传统休闲文化中,中国人惯于以卧游、神游来取代激烈的运动。即便是外出旅游,也不过是依傍“杨柳岸晓风残月”与大自然共享一份安闲之乐,与西方人奉行“生命在于运动”不同,中国许多理学和道学大师们都主张“生命在于静止”。传统休闲活动也大多是练拳、练气功、琴棋书画、花鸟鱼虫、作诗、登高等个人项目;而西方则除拳击、击剑、摔跤等个人争雄的项目外,更多的是结队成伙的比赛足球、篮球、排球等集体项目。

——摘编自李田、黄安民《中西方传统休闲文化及其价值观的对比分析》

材料二   工业革命后,人们的日常休闲逐渐远离宗教生活,礼拜日的宗教活动逐渐被全新的周末度假旅游代替;日常阅读的书籍也由原来的以宗教书籍为首选变成了以阅读报纸、通俗小说等为主;与原来到教堂做祷告相比,到酒吧喝酒、观看体育比赛,从事各种体育活动更加吸引人。在体育休闲活动中各种斗兽运动逐渐被禁止;为足球、拳击格斗等运动制订了比较完善的比赛规则,且在娱乐场所加强了立法和规范。……原来只有贵族才能享受的休闲生活也走进了普通民众的生活。上流社会和经济实力雄厚者,总是先参与到新的休闲方式中;中产阶级则比较喜欢选择逛公园、看喜剧表演、到音乐厅欣赏音乐和爬山、远足等户外休闲娱乐方式。……到19世纪,英国人的休闲生活已经与整个商业经济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摘编自赵虹《工业化与英国休闲生活的转型》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中西方传统休闲文化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工业革命前后英国休闲生活的变化。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的确,18世纪后半叶到19世纪中叶,西方世界的旧日秩序完全为民主政体的国家取而代之。这一巨大变化,其历史意义不下于2000年前几个主要文明系统的出现。更可注意者,与这一革命浪潮几乎同步进行的巨大变化,乃是近代科学与近代工业生产的开展。西方发生的这些大事,又将伴随资本主义与帝国主义的侵入亚洲与非洲,引发了西方列强对于东方古老秩序的冲击。后者彻底的质变,也将在19至20世纪进行。

——摘自许倬云《历史大脉络》


请评述上述有关西方崛起的观点。
(要求:结合世界近代史和中国近代史的史实,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