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一次工业革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美国经济史学家让德弗里斯认为,工业革命作为一个历史概念有很多缺陷,在更广阔的历史背景下要用“勤劳革命”这一个新概念来取代“工业革命”。因为1500~1800年出现的产量扩大主要是因为使用更多的劳动力,而不是出于任何生产力的突破。“勤劳革命”是一个以家庭为基础的资源重新配置过程,它会增加商品和劳动力的供给,又会增加对市场销售商品的需求,它由商业刺激(相对价格的变化、交易成本的减少)和口味变化来共同促成。

——摘编自舒小畇《工业革命定义之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中的观点予以评析。(要求:赞成、否定或提出新的观点皆可,但须观点明确,言之成理。)
2021-10-18更新 | 201次组卷 | 4卷引用:辽宁省葫芦岛市协作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从历史的角度来透视:广义而言,现代化作为一个世界性的历史过程,是指人类社会从工业革命以来所经历的一场急剧变革,这一变革以工业化为推动力,导致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全球性的大转变过程,它使工业主义渗透到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各个领域,引起深刻的相应变化。狭义而言,现代化又不是一个自然的社会演变过程,它是落后国家采取高效率的途径(其中包括可利用的传统因素),通过有计划的经济技术改造和学习世界先进,带动广泛的社会改革,以迅速赶上先进工业国和适应现代世界环境的发展过程。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的相关史实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逻辑合理。)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像伦敦这样的城市,就是逛上几个钟头也看不到它的尽头,而且也遇不到表明快接近开阔的田野的些许征象.…….这种大规模的集中,250万人这样聚集在一个地方,使250万人的力量增加了100倍;他们把伦敦变成了全世界的商业首都,建造了巨大的商坞,并聚集了成千的船只。”

——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

材料二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蠢的时代;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人们面前有着各样事物,人们面前一无所有;人们正在直登天堂,人们正在直下地狱。

——英【狄更斯】《双城记》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概括伦敦发生的变化及变化的原因。
(2)评析狄更斯的观点。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789年,边沁出版《道德与立法原理导论》,他认为所谓“功利”,表现在社会与国家层面,就是“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倡导对英国社会和国家进行全面改革,反对当时盛行的神学原则的无孔不入,主张将宗教从国家政治、教育等领域中分离出去。

1790年,伯克出版《法国革命论》,认为传统保障了社会的存在,因此是社会的基石,在传统因素中,宗教与等级具有重要意义,宗教是社会和国家得以维系的基础,使之具有神圣性和权威性。等级的差别是实际存在与必要的,是贵族与绅士精神的基础。需要指出的是,伯克坚持对财产权的尊重和对政治专制的否定。

——据宫艳丽《教育大辩论与英国近代大学改革》


选取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人或整体),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评析,得出结论。(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人类历史发展为世界历史,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两个方面:纵向发展和横向发展。这里说的纵向发展,是指人类物质生产史上不同生产方式的演变和由此引起的不同社会形态的更选;所谓横向发展,是指历史由各地区间的相互闭塞到逐步开放,由彼此分散到逐步联系密切,终于发展为整体的世界历史这一客观过程。纵向发展和横向发展并不是平行的、各自独立的。纵向发展所达到的阶段和水平,规定着横向发展的规模和广度。横向发展一方面受纵向发展的制约,一方面又对纵向发展具有反作用,它们共同的基础和最终的推动力量是物质生产的进步。

——据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整理


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分析研究历史上的经济变化,我们必须对总产出的决定因素进行更宽泛的分类。这种分类把任一时点的总产出及其随时间推移而产生的变化率想象成是人口、资源、技术和社会制度的“混合”的作用。此分类可以建构成简单数学模型:

Y=f(P,R,T,X)。

其中,Y代表国民经济收入(或产出),P、R、T和X分别代表人口、资源、技术和社会制度。经济体中的人口、资源和技术之间的相互关系是由社会制度决定的,并且,这四个因素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相互关联的、完全无法预见的。

——摘引自(美)龙多·卡梅伦和拉里·尼尔《世界经济简史:从旧石器时代到20世纪末》


材料是某学者对世界经济史的解读。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中的观点(任一点或整体)加以评析。(要求: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7 . 18世纪中叶前后,英国人的休闲生活发生了深刻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8世纪中叶以前,宗教节庆无论对普通民众还是上层社会,都是休闲生活的主要组成部分,一年中各种节日加在一起有一百多天。在此期间,人们会放下手中的工作去参加各种盛大的活动,如戏剧表演、舞会、体育比赛等。体育休闲也是英国人的重要休闲方式,而斗兽和足球?是其中最常见的项目。


18世纪中叶以来,英国开始实行法定周末假日。到19世纪中后期,英国人逐渐适应了新的作息时间,上班时间认真工作,休班时间才到酒馆、咖啡馆或者工人俱乐部娱乐,在周末或年度假日时则外出旅行。很多传统休闲项目已难以为继,1835- 1849 年英国政府先后宣布斗牛、斗熊和斗鸡为非法。在1845年和1850年,政府分别通过了“博物馆法案”和“图书馆法案”,为地方议会征收少量的地方税用于当地博物馆和图书馆的建设。文化休闲、餐饮娱乐、演艺观赏和旅游观光等多种休闲方式逐渐流行开来。

一一摘编自马婕妤《英国工业革命期间的休闲生活》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英国人18世纪中叶以来休闲生活的变化”进行评述。(要求:表述成文,逻辑清晰,史实运用准确,观点明确。)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5世纪末期起,一些来自人们刚刚知道的地方的“奇物”出现在欧洲,刺激了学者们的研究欲望和收藏家们的好奇心。与此同时,在思想解放浪潮冲击下,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初步形成了自然科学的分类和科学实验方法。

17世纪,一些思想家和科学家纷纷倡议建立博物馆,认为博物馆将会“达到教化民众的目的,成为发明家集结与交换心得的场所”。18世纪40年代起,英、法等国相继建立起自然史博物馆。当时的博物馆追求珍奇物品和标本的齐全,陈列繁杂。

——摘编自《博物馆的历史》

材料二   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发表后,博物馆的布展开始突出展品演化的时序和内在联系。博物馆的海量收藏品形成一个巨大资料库,为世界各国的学者展开研究提供了便利条件,并帮助他们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

1820年,法国建立国立科学技术博物馆,以展示机器和制造技术为主,免费向公众开放。1909年,英国成立伦敦科学博物馆,接收了1851年、1876年两次世界博览会的一些机械展品,收藏了瓦特发明的蒸汽机和史蒂芬孙发明的机车等。来自不同地区的游客在各大博物馆参观,各博物馆之间的展品巡回展览也逐渐增多。

——摘编自《博物馆的变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欧洲博物馆建立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在欧洲历史发展中博物馆所发挥的作用。
2021-09-12更新 | 3763次组卷 | 32卷引用:冲刺2024年高考历史真题重组卷03(辽宁专用)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42年,英国废除了制成品的特别出口税,并降低了海关税则上不少于750个税目的进口税。再次开征所得税以弥补预期的收入损失。1845年英国取消520种关税,并废除其余原料进口税。1846年废除了直接损害工厂主利益的《谷物法》。1860年,英、法签订了一项自由贸易条约,条约规定两国互享最惠国待遇,减免双方重要商品的关税。此后,英国又与许多国家订立了带有自由贸易性质的通商条约。

——据高德步、王钰《世界经济史》等整理

材料二   1928年7月,国民政府与美驻华公使签订了《中美关税新约》,规定:“历年中美两国所订立有效之条约内,所载关于在中国进出口之税率,存票、子口税等项之条款,应撤销作废,而适应国家关税完全自主之原则。”接着,英、法、荷等国相继与南京国民政府签订了《关税条约》,承认中国有完全的关税自主权。中国政府遂于1928年12月颁布“海关进口税则”,将各国于1926年同意的七级附加税率再分别加上5%的进口正税,共有八级税率公布为第一个国定税则,并决定于1929年2月1日起开始实施。

——摘编自邱松庆《简评南京国民政府的关税自主政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废除或降低关税的原因,并分析其积极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南京国民政府1929年的关税自主政策。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有人认为“历史毫无意义”,不能教给我们什么,浩瀚无垠的过去只不过是错误的一再重现,而未来注定要上演一出更大规模的错误悲剧。那么,以下这些历史教训是否还有意义?

(1)历史与地球:地球是历史的母体,是历史的哺育之母和教养之家。

(2)生物学与历史:生物学的一些法则(竞争、选择与繁殖)都是历史的基本教训。

(3)种族与历史:认为某一种族具有优越性。

(4)性格与历史:保守人士抵制变革与激进入士倡导变革具有同等价值。

(5)道德与历史:工业化时代来临,旧的农业社会道德规范开始崩溃。

(6)宗教与历史:只要有贫穷存在就有宗教。

(7)经济与历史:财富集中不可避免,并周期性地借由暴力的或和平的重新分配而趋于缓和。

(8)社会主义与历史:社会主义放宽自由,资本主义增加平等,两者就要碰头。

(9)政府与历史:一个好战的政府,随便使用一些吸引人的口号,就可将民主世界吞噬。

(10)历史与战争:战争是历史的常态,就是在文明或民主政治社会中也无法消除。

——据【美】威尔·杜兰特《世界文明史:拿破仑时代》整理


请从上述材料中任选一个或综合多个历史教训,据此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世界史知识加以评述。(注意:可以论证、修改、批判或提出新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