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一次工业革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6 道试题

1 . 对外贸易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表现。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宋统一南方后,于公元971年在广州设置市舶司。这是沿袭唐制设置的第一个市舶司。以后又在杭州、明州置市舶司,与广州市舶司合称“三司”。《元丰市舶法》的颁布更加有利于海外贸易的发展,中外商人往来频繁,商品交易量大增,市舶收入也随之增加。

——摘编自霍贺《浅析宋代的对外贸易》

材料二:观察图示,资本主义世界工业增长图

材料三:19世纪中后期中国茶叶内销、外销数量表

1836-1838年均茶叶销售1894年茶叶销售
数量(万担)百分比(%)数量(万担)百分比(%)
内销165.2976.78171.4844.32
外销5023.22215.4455.68
产量215.29100386.92100

——许涤新、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第二卷上

材料四:1978年,中国的进出口总额为206亿美元,位于世界第29位。1990年,外贸进出口总额已经达到1154.37亿美元,跃居世界第15位。2006年,我国进出口总额跃居世界第4位。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出口商品中,初级产品的比重迅速下降,机电产品等在出口商品中比重大大上升,我国从最初的初级产品出口国转变为工业产品出口国。

——摘自萧国亮、隋福民编著《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宋朝海外贸易兴盛的原因。
(2)材料二观察图示,结合所学分析相应时间段资本主义世界工业增长的原因,并简要说明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形成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现象的成因以及对中国经济结构的影响。
(4)阅读材料四,结合所学,分析我国对外贸易发生变化的原因。
2018-10-27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惠东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科学史研究者认为:一个国家的重大科学成果数如果超过了同期全世界重大科学成果总数的25%,则成为世界科学活动中心,其持续的时间称作为科学兴盛期。下列图片是研究者根据统计数据制作,它揭示了科技中心与社会革命、产业革命的关系。

——据周程《科学中心转移的数理分析》
运用世界近代史的相关史实,对上述问题进行探讨。
(说明:可以就图示中两个要素进行论证;也可以对该问题进行补充、否定或提出新观点,并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2016-12-13更新 | 147次组卷 | 3卷引用:2016届四川资阳高三上期第二次诊断文综历史试卷
3 . 文明的交流与变革。

材料一   在四大文明古国及希腊人、玛雅人的神话故事里,都有大水甚至洪水灭世的传说,只是原因和过程不尽相同。古代希伯来人和古代希腊人也有类似的洪水传说,其源头是苏美尔神话。在苏美尔人的泥版文书上,人们发现了故事的最早版本,后通过史诗《吉尔伽美什》被古代希伯来人继承,并传到古希腊人那里,于是就有了流传至今的洪水传说。中国古代也有“大禹治水”神话传说,但显然与上述神话差异较大。

——摘编自《世界文明探源》

材料二   

1755年,《中国孤儿》在巴黎上演,获得巨大成功

伏尔泰根据中国历史故事,编写《中国孤儿》剧本。剧本写到:张惕接受皇帝托孤,决定要用独生子替太子送死,其妻子伊达美不予配合,说:“你向他发过誓么,要杀你的亲生子?唉!有什么贵和贱,又有什么主和臣,都不过一点虚荣定了一时的名分:天生来大家平等,……要谋自己的善后,才是我们职责。”剧中还有“士可杀而不可辱”、“请用理性、公正和习俗教化百官”等言论。1755年,《中国孤儿》在巴黎上演,获得巨大成功。

材料三   19世纪中期欧洲城市分布示意图


材料四   我以为东方正从酣睡中觉醒。在中国,它表现为一种显著的反抗外族的态度,偏向“中国是中国人的中国”的理想;在波斯……觉醒似乎表现为偏向民主改革的形式……非常引人注目的是,这些不满的迹象同时出现,不能纯粹归于偶然。谁知道呢?或许东方真的从其酣眠中觉醒,我们即将目睹一场数百万不满者反对寡廉鲜耻的西方剥削的起义。

——摘编自爱德华·布朗《1905-1909年波斯革命》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古代早期文明的特点。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中国孤儿》反映的时代背景和影响。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概括19世纪中期欧洲城市出现的新现象,对应分析这些新现象出现的原因。
(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指出“东方正从酣睡中觉醒”的具体表现,并分析其原因。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长安志》对东市的具体情形记之较详:东市的规模约为“东西南北各六百步”,“街市内货材二百二十行。四面立邸。四方珍奇皆所积聚”。但西市的繁荣更胜东市,因为西市不仅是丝绸之路的起点,还云集了大批中外客商,尤其是西域胡商,在鼎盛时期更被称为是“金市”,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国际贸易中心。东市、西市这两大举世闻名的贸易中心齐聚长安,不难想见当时长安市场繁荣之盛况。

——韩伟《唐都长安市法述论》

材料二   19世纪美国人口迅速增长,为不断发展的工业体系输送了大批劳动力。这时人口增长很快,大多向西移民,大多定居在城镇。

欧洲来的移民中,1790年只有1/30的人住在城市,1820年是1/20,到1840年这个数字则是1/12

——【美】艾伦·布林克利著《美国史》

材料三   1860年,自由州的26%的人口居住在城镇(2500人以上)或城市(8000人以上)。在东北工业州这个比例还要高(同期相比,南方都市人口增长只从6%增长到10%)。而1840年,这个比例只有14%

——【美】马克·C·卡恩斯著《美国通史》

材料四   19502010年中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变化示意图


%

1949年,中国城镇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为10.6%2012年,有52.6%的中国人生活工作在城镇中。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长安城的商业情况。
(2)依据材料二、三,说明美国城市发展的特点及影响。
(3)材料四图中①所示的阶段,我国人口结构呈现怎样的变化趋势?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种变化与什么重大历史事件相关。
2022-06-06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精诚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5月联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1750-1870年农村与城市人口变化示意图


材料二   1851年英国伦敦举办了第一届世界工业品博览会,有630万人参观,14000件展出品中包括引季、水力印刷机、纺织机械等,这些向参观者展示了现代工业的发展和人类焕发出的无限想象力。1876510日到1110日,美国在费城举办了世界博览会,博览会会址建立了一个火车站,并建有通往各地的有轨电车线,突出交通设施建设成果。1904年,美国在圣路易斯举办世博会,展出了当时世界先进的科技产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城市人口的变化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与伦敦博览会相比费城博览会的主要变化,并列举圣路易斯博览会可能展出的几类主要先进科技产品。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图1 公元1400年前世界主要贸易路线示意图


图2 公元1900年前后世界主要航海贸易路线和铁路示意图



(1)依据图1和图2,指出世界贸易范围的变化,并简述变化的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图2所反映的世界贸易格局对中国经济产生的影响。
2022-01-03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营口市大石桥市第三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朝时期,城市开始大规模出现,首次出现了主要以商业,而不是以行政为中心的大城市。其中具有百万人口的城市就有两个——汴京和临安。……在宋代,城市逐渐打破了坊市格局,街道上随处可以开设店铺。北宋开封已经有6400多家大中型工商者,8000—9000家小商小贩。宋代新兴的市民阶层的诞生、安逸的生活使宋人消费意识浓烈,酒楼、茶坊适应商业大潮,如娱乐场所瓦子,都通宵营业。

——《中国城市及其文明的演变》

材料二   英国城市化不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而是一个突变的过程,不是以封建城镇为依托发展起来的,而是在一些村庄和工矿区发展起来的。……英国历史上进行了长达几个世纪的农业革命、商业革命,不仅为英国的工业化打下了基础,而且为城市化积累了资金、提供了廉价劳动力。1750年,英国2500人以上的城市人口仅占全国总人口的25%,1801年增加到33.8%,1851年上升到50.2%,而农村人口则从一个半世纪前的75%降至49.8%。英国已基本上实现了城市化,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城市化国家。

——摘自纪晓岚《英国城市化历史过程分析与启示》

材料三   1949—2009年新中国城市化进程示意图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9》《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09》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城市发展的特点,并简析其主要原因。
(2)依据材料二,概括英国城市化进程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主要因素。
2021-10-18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科学开发和利用能源才能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90-1850年英国煤产量增长图

材料二 世界主要能源消费构成比例示意图

材料三 中国能源生产、消费结构图

(1)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1830年后英国煤产量增长趋势,并分析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说明19世纪中期、后期和20世纪中期、后期能源结构变化的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
(3)材料三中,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能源生产、消费有什么变化?从历史角度简要分析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
2021-09-27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一轮收官考试(一)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工业革命在欧洲的扩展示意图



根据如图和所学知识,说明工业革命扩展的主要特点,并从政治、思想的角度分析工业革命扩展对欧洲的影响。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仅仅数年前,里斯本(葡萄牙首都)还是一个地处世界边缘的城市。现在它变成了能与东方最富有的贸易中心相媲美的商业枢纽。来自三大洲的舰船云集在它的海港……全欧洲的人都赶来观看、购买和品尝这些刺激的新鲜事物。

——奈杰尔·克利夫《最后的十字军东征》

材料二   1492年哥伦布首次航行到美洲大陆,引发了一场在东半球与西半球之间的大交换。有学者称之为哥伦布大交换。欧洲移民漂洋过海来到新的土地生活,他们带来的小麦、葡萄、马匹、牛、猪等,使得美洲食物和营养的供给快速增加;他们携带的传染病使美洲的土著人口数量锐减。美洲的玉米、马铃薯、番茄等作物在他们的传播下也在非洲、亚洲和欧洲生根发芽。

——摘编自《新全球史》和《哥伦布大交换》

材料三   


三角贸易示意图                                               19世纪后期主要世界贸易示意图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当时欧洲商路和贸易中心发生的变化及其原因。分析说明该事件对欧洲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述“哥伦布大交换”的表现,结合所学分析其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概括指出与图一相比,图二中世界贸易的特点及原因。
2021-05-16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齐河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学习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