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1 道试题
2 . 1880年—1914年间,美国增长率在6倍以上的20个行业中,13个是新兴部门。这些新兴部门的产值增长17.6倍,相当于整个制造业增长率的4倍。如1903年成立的福特汽车公司,由于推行新的科学装配线,劳动生产效率大大提高,汽车基价由1910年950美元下降到290美元,迅速得到普及。材料表明
A.美国成为新技术研究和应用的中心
B.大企业在新科技运用中占主要地位
C.科学影响人类的生产结构和生活方式
D.科学技术改变产业结构和企业布局
2019-10-07更新 | 2225次组卷 | 36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宾县第一中学2019年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玉米、番薯、马铃薯这几种美洲作物均适应性较强,耐旱耐瘠,使过去并不适合粮食作物生长的砂砾瘠土、高岗山坡、深山老林等地成为宜种土地。16世纪以来,广大居民“即芟尽草根,兴种玉米、番薯、马铃薯、花生、芝麻之属,弥山遍谷,到处皆有”,“南坝山地,高处,低坡,皆种苞谷,为酿酒、饲猪之用”。在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历史上,突出的人地矛盾以及庶民百姓的吃饭难问题都是困扰历代统治者的死结。明中叶以后涌入中国并很快普及开来的粮食作物无疑起到了缓解这一死结的作用。因有耐瘠的美洲作物传入,人口才能向土地贫瘠的地区流动,才能开山垦荒活命。但流民的这种垦荒种植是开山砍伐,粗放式经营的。

——摘编自郑南《美洲原产作物的传入及其对中国社会影响问题的研究》

材料二   (19世纪晚期)洋布、洋纱、洋花边、洋林、洋巾入中国,而女红失业;煤油、洋烛、洋电入中国,而东南数省之桕树不为材:洋铁、洋针、洋钉入中国,而业治者多无事投闲。此其大者。尚有小者,不胜枚举。所以然者,外国用机器,故工致而价廉,且亦成功;中国用人工,故工笨而价贵,且成功亦难。华人生计,皆为所夺矣。

——郑观应《盛世危言》

材料三   作为传统产棉区的太湖流域东部,到1919年,仅常熟、嘉定、上海、宝山、南汇、奉贤、川沙、崇明八县的棉田面积。合计就达367万亩。原本棉花产量有限的浙东沿海地区,也是“海滨沙地皆棉田也,每岁所收,为出口一大宗。”

——陈国灿《论江南农村市镇的近代转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洲作物在中国广泛种植的原因及其对中国经济和社会生活产生的影响。
(2)据材料二、三,概述江南经济出现的新特点。导致这些特点出现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4 . 某西方学者写道:“《国际歌》中‘饥寒交迫的奴隶’,乃是与电灯、马克西姆机枪和‘科学’的种族主义同时代的维多利亚后期的现代发明。”作者试图说明
A.欧美工业化进程加速
B.巴黎公社诞生的重要原因
C.工业化加速社会分化
D.工业革命主要集中于英国
2019-09-07更新 | 53次组卷 | 4卷引用:2019年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高三上学期开学历史试题
5 . 历史经验表明经济危机往往孕育着新的科技革命,1857年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电气革命,推动人类社会从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1929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电子革命推动人类社会从电气时代进入电子时代,由此证明:
A.科技革命是摆脱社会危机的根本出路
B.科技创新能够推动社会经济跨越式发展
C.科学技术是社会形态更替的根本标志
D.经济危机的爆发是科技发展的唯一动力
2019-09-02更新 | 164次组卷 | 31卷引用:2012届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卷
6 . 下列事件反映了
①法拉第电磁感应现象实验
②西门子创制发电机
③20世纪的电缆与电车
A.实验促进科学进步
B.近代科学研究方法形成
C.“蒸汽时代”终结
D.科技结合推动文明发展
2019-08-23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年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8月)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出现了一种新的科学的生产管理方式——泰罗制。20世纪初,泰罗制被广泛推广,企业生产效率提高,美国经济迅速发展,职业经理人开始出现。对这一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A.科学管理成为经济发展的最主要原因
B.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企业规模的扩大催生了科学管理体系
C.泰罗制的推广促使美国经济进入“大企业”时代
D.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了“经营者革命”的出现
8 . 1911年,伦敦居民约翰可以打电话订购世界上任何产品,也可以投资到地球任何角落的自然资源开发和新的冒险事业中。这一现象的最终形成在根本上得益
A.交通通讯技术的不断进步
B.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
C.经济全球化
D.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2019-06-17更新 | 292次组卷 | 17卷引用:2011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下列两幅图片最能反映的社会现象是

A.垄断组织的形成
B.世界市场的形成
C.工厂制度的形成
D.殖民体系的形成
2019-06-13更新 | 257次组卷 | 21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2019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1901年,罗斯福决定向托拉斯宣战,下令对垄断公司进行起诉,许多垄断资本家被送上被告席。1907和1908年,司法部分别对美孚石油和美国烟草公司进行起诉,最高法院下令将两大公司解散。据材料可知当时美国
A.自由放任的政策已经终结
B.国家反对生产领域的集中
C.国有化成为经济发展潮流
D.政府扩大对企业的监督权
2019-06-13更新 | 177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9届高三冲刺押题卷(二)历史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