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当代人把“文明”理解为三大类内容:实用技术、抽象知识、社会形态。

类别内涵
技术文明指的是方便人类物质生活的实用技术。实用技术来自物欲,让人类日常生活越来越丰裕、方便。
知识文明指的是由人造符号概念构筑的,关乎自然及社会的抽象因果关系。抽象知识属于人类精神世界,未必由物欲推动,能促进实用技术却得不到“专利”。
社会文明指的是公共生活形态,是群体内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总称。公共生活形态为技术和知识的创造和普及提供或优或劣的环境。

——摘编自潘维《什么是社会进步的标准?》


结合世界近现代史所学知识,就上表中任一文明内容与社会进步的关系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世界博览会举办情况介绍(部分)

时间(年)主办国名称主题或特点
1851英国伦敦万国工业博览会展馆水晶宫
1867法国第二届巴黎世界博览会首次增加文化内容
1876美国费城美国独立百年博览会纪念美国独立100周年
1925法国巴黎国际装饰美术博览会宣传文艺新风尚
1958比利时布鲁塞尔世界博览会主题“科学、文明和人性”
1962美国西雅图二十一世纪博览会主题“太空时代的人类”
1974美国斯波坎环境世界博览会主题“无污染的进步”
1985日本筑波万国科技博览会主题“居住与环境——人类家居科技”
1986加拿大温哥华国际交通与通讯博览会主题“交通与通讯——人类发展和未来
1990日本大阪万国花卉博览会主题“花与绿——人类与自然”
1999中国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主题“人与自然—迈向21世纪”
2010中国上海世博会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2012韩国丽水世博会主题“生机勃勃的海洋及海岸:资源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

材料二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环境问题和发展问题的日趋严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应运而生。2010年上海世博会首次以城市为主题,提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其精髓是和谐城市。“和谐”的理念蕴藏在中国古老文化之中,中国的先秦诸子在各自的著述中设想了和谐的社会。“和谐”也见诸西方先贤的理想,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系统地提出了和谐包含着对立和统一,赫拉克利特进一步提出“看不见的和谐比看得到的和谐更美好”“和谐城市”的理念对城市管理和城市规划提出更新的挑战,并将之引入更高的境界,这对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难题,进行了开创性的探索。

——摘编自《壮丽七十年奋斗新时代》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世博会的特点,并根据表中所列的主题或特点指出发展趋势。
(2)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上海世博会以“和谐城市”为主题精髓的原因和成功举办的影响。
2021-05-06更新 | 373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开封市2021届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题
3 . 下表为1850至1900年间,英法两国工人实际工资增长指数(1900年指数为100),该表可以说明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
1850年1860年1870年1880年1890年1900年
英国5764708190100
法国59.5636974.589.5100

A.英国城市化进程比法国快B.资本主义社会劳资关系紧张
C.英法两国技术设备更新快D.两国工人生活水平有所提高
2020-11-25更新 | 151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开封市2021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4 . 19世纪80年代,有学者呼吁英国集中精力增加生产力,并将生产转移到那些拥有比较优势的工业中,但英国却选择了最为省事的措施―贸易,并提出“要么死亡,要么贸易”的口号。这反映出当时英国
A.继续推行自由主义政策B.专注于传统工业的升级
C.对海外市场的过分依赖D.缺乏工业生产社会条件
2020-09-05更新 | 348次组卷 | 16卷引用:河南省开封市开封清华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政府鼓励“技术接收”,德国六家公司购买了948项英国专利。同时,在政府的支持下,德国银行向本国公司提供大量的资金支持,使他们能够尽可能地进行科学技术研究并有效利用研究成果。这说明当时
A.德国政府力量助推科技发展B.国际贸易基本准则得以确立
C.英国继续保持科技领先优势D.垄断组织干预国家经济政策
7 . 在20世纪,电进入了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人类社会进入了“电气时代”。电气技术的广泛应用,给人类社会带来的最主要变化是
A.世界各国城市面貌日新月异
B.改变了社会结构和世界形势
C.社会生产力得到大幅度提高
D.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8 . 下图反映了191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占世界工业生产的比重情况。据此可知,此时
A.美国综合国力处于最强时期
B.英国已失去了世界贸易优势
C.德国成为欧洲最强大的国家
D.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已突显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国家事件
英国1688年,光荣革命
1689年,《权利法案》,君主立宪制确立
1701年,《王位继承法》
1721年,沃渡尔主持内阁会议,开创了多数党领袖组阁的先例
1747年,君主不再行使立法否决权
1760~1830年,工业革命
1832年,议会改革,新兴工业资产阶级进入议会
19世纪中叶,两党制度形成
法国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
1791年,颁布宪法,确立君主立宪制度
1792年,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
1804年,法兰西第一帝国建立
1815年,波旁王朝复辟。
1830年,七月王朝建立
1848年,第二共和国建立
1852年,第二帝国成立
1870年,第三共和国成立
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美国1775~1783年,北美独立战争
1787年,费城制宪会议草拟新宪法
1789年,美国联邦政府成立
1810年,明确了最高法院有权宣告州的立法违宪
1861——1865,南北战争
1865、1868年,宪法第13、14条修正案,废除奴隶制,肯定了联邦法律至上
1900,美国工业生产能力位列世界第一
德国19世纪30年代,德意志开始工业革命
1864年,普鲁士联合奥地利对丹麦战争
1866年,对奥地利战争
1870年,对法战争
1871年,镏意志统一,建立德意志帝国。颁布宪法,确立君主立宪制
1913年,德国工业生产值超过英法,仅次于美国


上表为近代英、法、美、德四国历史事件简表。从表中提取相关信息,围绕四国近代历史发展的特点,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
10 . 阅读下表,导致其中两个国家的制造业迅速发展的共同因素是
A.殖民霸权的建立B.垄断程度较高
C.封建因素的铲除D.欧亚移民涌入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