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罗马帝国和阿拉伯帝国)这两大帝国的扩张无疑是古代史上突破相互孤立隔绝的重大事件。但也许横贯于亚欧大陆古道上的商队来往……对古代世界各地生产技术、文化知识的传播更为重要。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材料二   中世纪的阿拉伯人继承和发展了古代希腊的理性传统,在实验科学、医学、化学、数学、天文等各方面取得了领先全球的成就。阿拉伯天文学家的“图斯双圆”理论出现在300年后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中,现代天文学中的很多名称和术语来自阿拉伯天文学家。12世纪开始,许多希腊哲学著作的阿拉伯文译本又重新被译成欧洲各种文字,使欧洲人重新听到亚里士多德的名字,接触到真实的希腊古典哲学。从阿拉伯世界涌来的知识潮流,给欧洲带来了向心灵解放的大跃进,促进了发展自由思想的伟大进步,导致了文艺复兴的到来。中国的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也是经阿拉伯人之手,逐步传入西欧。

——蔡德贵《阿拉伯哲学史》

材料三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路扩张的资本主义基本完成了一体化进程,资本主义实现了人类历史空前未有的纵向和横向发展,不论是发展速度或规模。但在不断扩大和发展的同时,它面临着难以解救的矛盾。世界地区联系的加强,不外是西方列强对于世界上其余国家的政治、经济及文化的控制。资本主义势力伸向全世界,可以说是“无远弗届”。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大帝国的共同特点。谈谈你对文明交往形式的认识。
(2)根据材料二,概括阿拉伯人对欧洲社会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方列强实现其势力“无远弗届”的手段及其所造成的结果。分析指出一路扩张的资本主义“横向发展”过程中“难以解救的矛盾”。
2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工业革命并未随着铁路、跨大西洋汽船和电报通信的出现而结束……持续到19世纪的整个下半叶,它以科学在工业上更直接的应用和大规模生产技术的发展为特征。据此可知,19世纪下半叶的工业革命(     
A.密切了科技与生产的联系B.以交通工具的创新为前提
C.催生了大规模垄断性组织D.在大西洋的两岸同步推进
2022-07-15更新 | 190次组卷 | 8卷引用:河南省新乡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下表为生产工具与经济要素变动表(部分)。据此可知(       

时间

工具

经济要素的变动

公元前4世纪

铁器的使用

小农经济逐步形成

18世纪末

第一次工业革命

工厂的普遍出现

19世纪末

第二次工业革命

集团公司日益增多

20世纪中叶

第三次科技革命

自动控制系统问世

A.经济要素的变动有利于生产工具革新B.科技在生产方式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C.科学技术与社会生产日益走向了分离D.经济管理与社会管理实现了一体化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初,随着美国工业化的快速发展,职业教育得到广泛关注。1906年全美各地的职业学校逐渐兴办,每个州设有一所工业或农业专门学校。1917年,美国组建联邦职业教育局,各州设立教育委员会,共同推动职业教育相关事宜。职业教育的经费由中央与地方政府共同负担。到1918年,美国中央财政补助费用达到747余万元,州政府及地方政府拨款超过1977万元。职业学校在培养专业技能课的同时,还要求“每个儿童,每个星期必有一点钟(一个小时)习公民学、卫生学、修身学、社会法律等科,至四年而后毕业焉”。民国初期国内教育界对美国职业教育的介绍,为近代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与转型提供了借鉴。

——摘编自朱鸿翔《民国时期西方职业教育思想的传播:以美国为例》

材料二   198010月国务院批转了教育部、国家劳动总局《关于中等教育结构改革的报告》,积极恢复中等专业学校和技工学校。19835月,国家要求把部分普通高中改变为农村中学,注重对小学、初中、高中毕业生进行职业技术教育,同时在津、鲁等地设四所技工师范学院,专门为技工学校培养师资,以利于提高职业教育的办学质量。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颁布,使我国职业教育办学体制与普通教育办学体制分离,以法令形式确定了“职业学校教育分为初等、中等、高等职业学校教育”。随着经济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国家教委关于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思路更为明晰,至1998年,全国高职教育招生43万人,在校生为117万人,独立设置的高职学院达432所。

——摘编自朱德全、石献计《从层次到类型: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百年》


(1)根据材料一,概括20世纪初美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职业教育的成就,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022-03-02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新乡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世纪中期,美国领土大为扩张,东西海岸相距甚远,煤炭工业相对落后,且多远离工商业中心,运输不便,建立电站和远距离输电能则能解决这个问题。材料可用来说明
A.美国积极发展电力工业的必要性
B.煤炭工业对美国工业化进程的制约
C.美国社会对清洁能源的迫切需求
D.经济发展促进美国电力工业的革新
2022-03-02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新乡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表是英国两次工业革命时期的制度建设情况。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一个角度,拟定论题并简析工业革命时期英国的发展。(要求:明确列出论题,观点正确,史实准确,论据充分,表述清晰)
7 . 1860年,美国工业发展的状况是轻工业比例是重工业的2.4倍,但三十年后,美国的重 工业却是轻工业的1.2倍,美国工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一变化主要得益于
A.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发展B.科技革命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C.美国工业生产总值跃居世界第一D.英法逐渐丧失了国际竞争力
8 . 1870年至1914年,英国先后出台了《失业工人法》《养老金法》《国民健康保险法》《失业保险法》《国民保险法》等法律;此外还针对工资、劳动时间、工伤赔偿等颁布了《工厂法》《煤矿法》《工人赔偿法》《最低工资法》等。这表明英国
A.工业化推动福利制度发展B.社会福利制度最为发达
C.民众生活得到了根本保障D.民主政治惠及社会下层
2021-09-29更新 | 124次组卷 | 25卷引用:河南省新乡市辉县市第一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德国是一个特殊的国家,以铁路建设为先导开启工业并实现了工业化。德国的铁路建设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起步阶段、全面建设阶段和高潮阶段。在铁路建设过程中,政府一方面为参与铁路建设的企业颁发兴建许可证,鼓励私人投资,并制定相关法律,为私人或公司提供法律保障;另一方面通过贷款以及直接投资等形式,大力推行铁路国有化建设。1871年德国统一后,市场扩大,德国抓住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展机遇,将新发明运用到铁路建设上,并对原来旧有的铁路线进行电气化改造。19世纪80年代,德国拥有的铁路线长度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

——摘编自刘娜《工业革命时期德国政府在铁路建设中的作用》

材料二   传统交通工具靠人力、畜力等自然力,效能低下并具有等级制色彩。19世纪中叶开口通商后,西方近代机械交通工具开始传入,中国的交通近代化也由此起步。新交通工具出现,在给人们带来出行方式的变化的同时也给他们心灵带来巨大震撼,使他们逐渐消除了对外来器物的抵触心理而乐于接受实用又实惠的新器物,并随之对外来新技术、新制造增进了了解和认识。……直到清末民初,像上海、天津等大商业城市已经基本完成了交通工具的新旧交替,在北京、汉口及各地省会等大中城市,则形成以新式工具为主、以传统工具为辅的并行结构。大城市周边以至边远城镇及广大乡村,交通工具的新旧交替呈阶梯性递减,边远乡村则仍然以传统交通工具为主。

——摘编自李长莉《近代交通进步的社会文化效应对国人的生活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代德国铁路发展的原因并概括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近代交通发展的主要特点及影响。
2021-03-12更新 | 384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新乡市原阳县第一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期期末达标历史试题
10 . 纪录片《公司的力量》讲到:“从1872年2月17日到3月28日,短短39天,洛克菲勒一口气吞并了22个竞争对手,他还曾在48小时内,连续买下了6家炼油厂……1898年时,它(洛克菲勒美孚石油公司)……控制了近90%的石油运输。”以上材料反映了19世纪后期出现了新的经济现象,该现象的实质是(  )
A.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B.世界市场的形成
C.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D.财富资源的猎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