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 道试题
1 . 19世纪初,英国兴起抵制教会的“新大学运动”,出现了以自由、民主精神办学的伦敦大学等一大批高等院校。进入20世纪,甚至教会大学也大量增加了面向现实的世俗课程。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巩固
B.教育世俗化的不断发展
C.近代科技和工业化的扩展
D.宗教改革运动的深入发展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不列颠百科全书》,又称《大英百科全书》,被认为是当今世界上最知名也是最权威的百科全书。1771年在苏格兰爱丁堡出版,共三卷,以后不断修订出版。1788年至1797年出版的第三版奠定了《大英百科全书》后来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工具书之一的基础。1820年爱丁堡的布莱克兄弟的出版社收购了《大英百科全书》,他们出版了第七和第八版。1875年至1889年出版的第九版被称为学者版,有人称它为英语百科全书历史上的顶峰。20世纪70年代中期,为了方便今后每年修订,第15版百科全书就把内容全部制作成了电子版。1994年正式发布的《大英百科全书网络版》受到各方好评,多次获得电子出版物有关奖项。进入21世纪,随着计算机和手机网络的应用和普及,百科全书依然不甘落后,于2000年,推出第一个掌上电脑移动版本。2012年3月宣布停印纸质版,将全面转向数字版。

——摘编自《辞书研究》(1986年04期)等


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材料中提取《不列颠百科全书》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时间节点,概括当时社会发展的阶段特征,并结合史实加以说明。(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时间节点和阶段特征,史实准确全面。)
3 . 19世纪晚期,电灯、电车、电话、电影放映机等纷纷涌现,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人类由此进入
A.信息时代
B.蒸汽时代
C.电气时代
D.知识经济时代
2019-04-01更新 | 283次组卷 | 17卷引用:湖南省永州市双牌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学考)
4 . 1900年,法国女工和童工的工作时间被限制在每天10个小时,而男性工人每天仍要工作12个小时。到1906年,法律才规定工人每个星期日可以休息1天。与同时代的德国相比,法国政府没有进行任何社会保障立法方面的尝试。这反映出当时法国
A.工业化发展水平极其低下
B.成为国际工人运动中心
C.民主共和体制还没有建立
D.社会阶级对立现象严重
2019-02-23更新 | 392次组卷 | 6卷引用:【市级联考】湖南省永州市2019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现代国家竞争,主要是综合国力竞争,根本是创新能力的竞争。创新兴则国家兴,创新强则国家强,创新久则国家持续强盛。500年来,世界经济中心几度迁移,但科技创新这个主轴一直在旋转、在发力,支撑着经济发展,引导着社会走向。

——摘编自《如何理解创新发展理念》


解读材料,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合理、史论结合)
2019-02-02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市级联考】湖南省永州市2019届高三高考二模考前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6 . 科学技术的发展既是政治经济的反映,又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工业革命被誉为“被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造了一幅烟囱多于教堂尖顶的图景。它在不过三代人的时间里,改变了整个英格兰的面貌:从家庭手工业过渡到大工厂生产,从手工劳动过渡到机器劳动,从乡村社会过渡到都市化社会,从实验社会向科学技术社会过渡。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新技术的应用,特别是在金属、化学、电力领域里,导致新产品的出现。人口增加和生活水准的改善产生了更大的需求,反过来又增加了产量。同时增加产量的要求又迫使人们进行重大改组以使更自由地提供资本、确保更有效率的劳动力。

材料三 纵观历史,诸如造船业等技术的进步为消除地区和民族之间的界线提供了方法,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今天,几乎是瞬时的电子通信消解了时间和空间。在无线电、电视、传真机和网络计算机的交流中,一个地球村出现了,往昔的社会、经济和政治上的隔离消失了。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烟囱多于教堂”的理解。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技术应用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层面的具体影响。
(3)材料三中“瞬时的电子通信消解了时间和空间”说明了什么?“经济上的隔离消失”反映了怎样的发展趋势?
(4)据以上材料,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概括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对于科技的利用我们应持怎样的态度?
7 . 1903年,美国学者泰罗出版《工场管理》一书,开始尝试把传统企业管理经验升华为管理科学。1911年,泰罗更为系统完善的著作《科学管理原理》问世,稍后美国企业家福特在汽车生产中引入流水线的理念,现代管理学的科学体系开始确立,职业经理人大量出现。关于现代管理学的诞生,下列选项中说法正确的是
A.现代管理学的诞生适应了社会化大生产的趋势B.现代管理学推动了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
C.现代管理学的诞生是国家干预经济的结果D.现代管理学能够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2018-12-07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永州市祁阳县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看来,词汇经常是比文献更响亮的证言,也是一个时代的缩影。

世界近现代史上不同时期的部分流行词汇

时期词汇
15、16世纪日心说、新航路、资产阶级、新教
17、18世纪自由主义、革命、科学理性、殖民扩张
19世纪中期工业家、社会主义、铁路、工程师
19世纪末垄断、罢工、危机、进化论
20世纪上半叶凯恩斯、法西斯、电视、战争
20世纪下半叶“冷战”、科技革命、“福利国家”、和平

——根据霍布斯鲍姆《革命的年代》等整理

从材料中任意提取三个词汇,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定的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词汇和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关于科学技术和社会关系的研究,当代学者一般都强调如图3所示的转化链:

R为基础科学研究成果,A是应用研究,D为发展,P为应用技术。这条转化链考虑了科学成果转化为技术成果,然后影响社会经济的整个过程。因此,在研究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时,学者们通常把科学技术本身当作最初的变量加以处理。

——摘编自金观涛、刘青峰《兴盛与危机》


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见下图。

材料二   早在19世纪50年代,马克思就预言电的伟大革命力量,认为“蒸汽大王在前一世纪中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它的统治已到末日,另外一种更大得无比的革命力量

——电力的火花将取而代之”。

材料三   随着广播、电视和其他电子媒介的出现,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骤然缩短,整个世界紧缩成一个“村落——地球村的概念由此产生……地球村的概念也同样意味着全球是一个有机的系统,而不只是两百多个国家与地区的大拼盘。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三幅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信息及其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电力与蒸汽动力相比具有的优越性。

(3)根据材料三,分析“地球村”的特点。列举近代以来三次工业(科技)革命中,对“地球村”的形成起直接推动作用的科技发明(各举一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