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1 . 1851年,法国只有巴黎、鲁昂、南特、波尔多、马赛和里昂6个10万以上人口的大城市。1896年,法国10万以上人口的城市就增加到14个。19世纪下半叶法国城市化步伐加快的主要原因在于(     
A.股份制贸易公司的建立B.工业化进程的速度加快
C.积极从事黑奴贸易活动D.经济实力赶超工业大国
2 .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国际贸易总额不断增加,国际分工日益明确,世界各国联系更加密切,依赖程度不断加深。这表明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B.国际贸易发展趋于平衡
C.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确立D.世界各国已经连为一体
2022-01-24更新 | 686次组卷 | 21卷引用:甘肃省临夏州临夏县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福利国家是指通过实行和完善一套社会福利政束和制度,保证社会秩序和经济生活正常运行的一种方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工业的迅速发展使产业工人人数剧增,对社会保险业起了推动作用。产业工人在很大程度上处于无保护地位;微不足道的工资收入使他们三餐难继,如遇疾病和事故则家徒四壁。这个社会问题使德国朝野震惊。当时的帝国宰相奥托·冯·俾斯麦(18151898年)开创了进步的社会福利法。此举的政治目的也在于为方兴未艾的工人运动釜底抽薪。

——张家成《俾斯麦与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起源》

材料二   1933512日,国会通过了《联邦紧急救济法》,成立了联邦紧急救济署。到联邦紧急救济署于1935年结束时,共花了30亿美元。……19333月,罗斯福制定了以保全人力和自然资源为目标的“民间自然资源保护队”计划。它的吸收1825岁的失业青年,从事诸如造林、防火、防洪、筑路旦资等工作。每月工资30美元。保护队在美国参战前的8年多,先后吸收了150万青年,开辟了数百万英亩的国有林区和公园等。


(1)据材料一,纳律斯麦推行福利事业的原因。
(2)据材料二,归纳罗斯福在社会福利方面采取的措施。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对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影响。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世界历史真正发展成为世界的历史,只是19世纪以来这将近二百年的事情。在马克思主义看来,近代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兴起和迅速扩展,“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予整个世界”“世界上所有国家连接成统一的经济整体”,从而开创了世界历史。

材料二世界工业发展中的主要发明(19世纪中后期至20世纪初)

类别电力 交通 化工通讯
时间1866年1870年1882年1885年1903年1867年1837年1876年
内容发电机电动机发电厂汽车飞机炸药有线电报电话
国别德国比利时美国德国美国瑞典美国美国
发明人西门子格拉姆爱迪生本茨莱特兄弟诺贝尔莫尔斯贝尔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世界的历史”的内涵。
(2)结合所学知识,通过概括材料一、二所述内容,说明推动“世界的历史”发展的因素。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历史上重要的社会转型期,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往往会诱发重大的变革或革命,这正是我们认识和把握历史的关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英国,为了从矿井里抽水和转动新机械的机轮,急需有一种新的动力之源。结果引起了一系列发明和改进,直到最后研制出适宜大量生产的蒸汽机。……1870年以后,由于利用了电并发明了主要使用石油和汽油的内燃机,动力工业被彻底改革。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1978年,中国农民以特有的首创精神奏响了改革的序曲。

——《复兴之路》解说词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材料一中的两次动力革命分别将人类社会带入到什么发展阶段?
(2)材料三中“社会变革”开始的标志是什么?中国农民是怎样“以特有的首创精神奏响了改革的序曲”?
2020-01-01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临夏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理)试题
6 . 下面是西方四国所占世界贸易值的比例对照表,根据所学知识推测其年份可能是
英国德国美国法国
19%13%12%9%

A.1850年B.1900年C.1950年D.2000年
7 . 民族资本主义促进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也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在发展道路上存在许多荆棘坎坷,也有不少机遇和条件。有人用如下一幅示意图来表示民族工业的发展。


材料二:工业革命的原料是煤、铁矿石、棉花和羊毛,粮食则是小麦,所有这些,核心国都可以丰富地生产出来。……说核心国的工业革命不依赖外围国,这绝不是夸大其词。到19世纪将近结束时,形势发生了变化,新技术需要电线用的铜,自行车和汽车车轮用的橡胶,内燃机用的石油(主要来源于外围国)。人口的扩大,收入的成倍增长增加了对茶叶、咖啡、可可等的需求。

——摘编自阿瑟·刘易斯《增长与波动》


(1)据材料一,分析在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短暂春天时期,F1可能是哪些国内国际因素?F2的阻力最有可能来自于哪一侵华势力?
(2)据材料二,指出19世纪末核心国与外围国之间贸易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变化出现的原因。
2019-10-11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临夏市临夏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18世纪60年代开始的工业革命和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第二次工业革命都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与发展。这两次工业革命
A.都推动了自由主义的发展
B.都以科学实验为基础
C.都改变了生产组织的形式
D.都以科技发明为先导
2019-09-29更新 | 41次组卷 | 2卷引用:甘肃省临夏州临夏县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文科B卷)
9 . 1913年,英、美、法、德四国工业生产总和在世界工业生产比重为72%。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垄断组织的瓦解
B.第二次工业革命
C.经济结构的变化
D.电力的广泛使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恩格斯指出:它实际上是“一个以调节生产为目的的联盟,他们规定应该生产的总生产量,在他们之间加以分配,并且强制实行预先规定的出售价格”,实质上是“资本家本身不得不承认生产力的社会性”。材料中所指的“它”出现在(     )
A.新航路开辟中B.殖民扩张过程中
C.第一次工业革命中D.第二次工业革命中
2020-11-19更新 | 176次组卷 | 44卷引用: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