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8 道试题
1 .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提高军费,军费在国家总支出中的比重大幅度提高,见下表(注:德国不包括“特殊的临时支出”)。
四国军费在全国总支出中的比重(单位:%)
国家1875年1908年
英国38.648.6
法国29.037.0
德国28.528.3
美国33.556.9

据下表可知,当时
A.帝国主义国家间战争频繁B.军事工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
C.美国取得了世界工厂地位D.帝国主义国家加紧对外扩张
2 . 如表是《1870~1900年世界铁路里程表》。对此解读最正确的是
1870~1900年世界铁路里程表(单位:千公里)
年份全世界欧洲美洲亚洲非洲澳洲
1870年21010593822
1880年3731691751658
1890年61722433134919
1900年790284402602024

A.工业生产发展推动了进一步革新运输工具的需求B.全球落后地区铁路里程增长速度落后于发达地区
C.铁路向全球延伸是帝国主义瓜分世界的重要表现D.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铁路发展不平衡
4 . 下表是法国、德国、美国、英国、日本五国工业生产在资本主义世界所占的比重,其中①是
A.德国B.英国C.日本D.法国
2021-03-12更新 | 344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丰城拖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5 . 如图为1914年美国境内外国长期投资的产业布局示意图(单位:百万美元),据此可知当时
A.外国资本控制了美国铁路行业B.美国因市场成熟而成为世界投资中心
C.外国投资渗透到美国社会生活D.美国金融发展落后难以吸引外国投资
2021-03-06更新 | 522次组卷 | 6卷引用:江西省抚州市临川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5月模拟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6 . 1866年,西门子发明了世界第一台直流电机,首次把机械能转换成为电能。这一技术迅速被产品化并投入市场,或者将其应用到新的产品中,例如有轨电车、无轨电车、电梯、电气火车等都是西门子公司利用新发明最先投入市场的。这表明当时
A.德国成为科技革命发源地B.英国丧失工业优势地位
C.科技创新与生产紧密结合D.技术进步推动科学产生
7 . 有学者指出,欧洲在某个时期中上层阶级强烈反对国家为促进社会平等而做出的任何干预,因为他们认为“自己较无能的穷人更“适合”,大公司对小公司的兼并是“生存斗争'的一部分”。该学者意在强调
A.新教伦理加剧欧洲社会分裂B.自由主义成为企业兼并根源
C.垄断资本主义的合理性D.国家过度干预妨碍社会发展
8 . 19世纪末,美国工程师泰罗考察企业管理,认为工人不是简单的机器,只要对他们进行科学管理,资本家就有可能降低生产成本。这一主张
A.认为工人应该主动提高生产效率B.强调资本家要直接参与企业管理
C.反映了当时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D.适应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2021-01-24更新 | 1023次组卷 | 22卷引用:江西省新余市第四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段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近现代医药卫生发展简史

时间概况
中世纪医学由僧侣掌握,沿用古代传下来的医学知识,把治愈与“神圣的奇迹”联系在一起
15-16世纪达·芬奇开始从事人体解剖,绘制了700多幅解剖图,大都准确、优美;意大利的帕多瓦大学有解剖教室,著有《人体构造论》
17世纪体温计、脉搏计、显微镜运用于医学;哈维发现了血液循环,并发表《心脏运动论》
18世纪《论疾病的位置和原因》认为每一种疾病都是局部损伤,形成病变理论;临床医学教学兴盛,英国莱顿大学设立了教学病床;詹纳发明牛痘接种法是预防医学的一件大事
19世纪疾病研究推进到细胞层次,用减弱微生物毒力的方法创立经典免疫学;提取植物元素制成奎宁、阿司匹林等药;麻醉药和消毒器,以及血压测量、喉镜、胃镜、X光机等仪器运用于医学;1848年英国设立卫生总务部,1860年护理学成为一门科学
20世纪人类提取青霉素、链霉素等抗生素药成功;各国政府的卫生保健支出和医药企业投资规模越来越大;超声技术、核磁共振技术组成了医学影像学;细胞选择与分裂、克隆技术、DNA技术等不断发展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十九世纪后半期和二十世纪初,资本主义工业化已经发展到了以重工业为重点的新阶段。真正的工业化浪潮从以前西欧个别国家扩大至北美、东欧和日本,除了原有的工业和交通运输部门获得重大技术改造与发展之外,还涌现了一批新的工业部门;工业地区在不断地向纵深地区扩展,机械化生产也日益推广。如果说,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社会后果是确立了工厂制,那么,十九世纪后半期和二十世纪初工业发展的主要社会后果,则是确立了垄断制。

——摘编自周友光《“第二次工业革命”浅论》等

材料二   比之欧西各国资产阶级革命完成之后实现的产业革命,洋务运动象是在缺乏产业革命条件的情况下出现的产业革命迹象。它因模仿一部分西方器物而异于传统,又因主其事者以新卫旧的本来意愿而难以挣脱传统。结果是“东一块西一块的进步,零零碎碎的,是零买的,不是批发的”。中国社会从中世纪到近代的最初一小步实始于这种支离斑驳之中,洋务运动包罗一批近代军事工业、民用工业和置于科技、文化、教育方面的诸种近代设施。正是这几个方面的内容以及与之相关的观念变化,构成了近代化的一小步。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两次工业革命,概括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2)比较材料一、二,指出近代中国工业化起步与西方的不同之处,并分析其影响。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