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2 道试题
1 . 19世纪中期以前,建筑物非常讲究艺术效果,建筑工程也多由艺术家来承担,此后建筑虽仍具有艺术和美学价值,但不再为艺术家所垄断,而逐步成为由工程师承担的工程学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一变化(     
A.表明工程学已经取代艺术学B.标志着建筑与艺术实现分离
C.符合工业化城市建设的要求D.说明了社会结构出现新变化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世界市场既是资本主义发展进程中的基础性因素,也是资本主义不断扩张的外在表现。马克思认为,“世界市场,多作为商品流通过程的要素而出现,由于货币的媒介作用,时间与空间因素被引入商品交换过程中,商品流通允许交换过程中时间的延伸与空间的拓展,当空间拓展到一定程度便产生了世界市场。马克思将世界市场与资本主义发展相联系,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就是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内逐步扩张的过程。同时指出大工业“把世界各国人民互相联系起来,把所有地方性的小市场联合成为一个世界市场,部分国家闭关自守的状态被打破,各民族间的相互依赖性大大增强,人们必须通过与他国建立联系才能满足消费需要,其生产和消费都带有世界性。

——摘编自张毓颖《马克思世界市场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3 . 据史料记载:1900年前后,英国威尔逊公爵家族拥有巨大财富,开设几十家工厂。威尔逊可以把美洲的产品行销到亚洲和非洲等地,可以坐在家里享受美国人发明的成果。这说明
A.英国威尔逊家族富裕而奢侈
B.美国人发明成果最多
C.亚洲的经济发展程度超过美国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4 . 铁路被誉为"有史以来最具革命性的交通工具"。19世纪的德国铁路建设基本上与德国工业革命和现代化同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世纪的德国铁路建设

材料一   

1   18401900年德意志铁路里程(公里)

年份1840185018601870188018901900
里程46958561108918876338384286951678

——据孙继静《现代化视域下的19世纪德国铁路建设》

2   18401875年德意志和普鲁士可变价格下的价值创造(百万马克)

年份1840184518501855186018651870
德意志2.2914.0348.18102.42173.21275.86397.84
普鲁士0.627.8528.8756.8896.14157.01274.48

——据邢来顺《德国工业化经济一社会史》

3   国家对普鲁士地区铁路的控制里程(公里)

年份国家铁路私人铁路总里程
18796323.613650.119973.7
188011455.38893.120348.4
188111584.39159.220743.5
188214825.66327.821153.4
188315301.16604.221905.3
188419766.93002.622769.5
188521138.42496.623635.0

——据孙继静(现代化视阎下的19世纪德国铁路建设)

材料二   铁路建设带动了德国以机车为代表的机器制造业及钢铁、煤炭产业的发展,催生了近代金融企业,促使全能银行产生。铁路的迅猛发展弥补了德国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关税同盟无能为力之处。奔驰的火车改变了人们以往的时空观念,空间相对缩小,时间也相对缩短,为此,国民经济学家李斯特将铁路网和关税同里形象地称为同时出生,一起成长,共同推进德国一体化的"连体双胞胎",他说∶"铁路网作为唤起民族精神、滋养民族精神、增强国家防御力量的手段,对于我们德国人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远远超过对于其他任何一个民族的价值。"隐国小说家威廉·拉贝也说∶"德意志帝国是在第一条铁路建成时诞生的。"

——据宋彩红《近代德国铁路建设及其与经济、政治互动研究(1835-1918)》等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19世纪德国铁路建设的价值予以阐释。
5 . 【历史的多元解释】

材料一   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摘编自李贽《藏书》

材料二   孔子的第一价值是非宗教迷信的态度,孔子不言神怪,是近于科学的。

——摘编自陈独秀《孔子与中国》(1937年10月)

材料三   整个19世纪,儒学在西方的形象每况愈下,直至堕入黑暗深渊。20世纪前期,没有任何一个地方像德国这样对人的困境感到绝望,德国再次形成了一个尊孔的学术团体。这些德国思想家认为“孔子最让人景仰的是道德人格的完全独立,不受外部金钱或权威的影响”“欧洲应该像孔子所追求那样构建稳定的社会秩序”。

——摘编自方厚生《20世纪初西方文化危机中的孔子形象·以德国为例》

以上对孔子的三种不同评价,可以反映出历史解释的多元视角请,从“影响人物评价的因素”的视角出发,拟定一个论题,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阐述充分,表述清晰)
2022-04-27更新 | 227次组卷 | 10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2022届高三四月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马克思主义认为,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由于人的活动都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自觉的行为,历史上人的活动的结果和作用即历史行为的客观作用,与行为者的主观目的是相联系的,呈现出不同的表现形式。主观目的与客观作用一致的形式,可称为历史的自觉工具,反之,则称为历史的不自觉工具。但不论是自觉还是不自觉,它一旦产生,其价值和影响就不再局限于行为本身,都已经载入史册,都对历史发展产生了作用。

——董小川《历史行为的客观作用问题——主观意志与客观效果的历史思考》


根据材料提炼一个具体论题,并结合所学加以论证。(要求观点鲜明,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7 . 19世纪,英国知识界对教育的内容展开争论。一派认为科学应该是教育的主体,它是文明的基础和国家富强之所在。另一派别认为古典人文科月应该是教育的核心,人文教育不仅追求纯粹知识,还是人类实现美、快乐、自由和道德的途径。据材料可知
A.启蒙运动推动了教育内容的争论
B.工业化的发展引发了对教育的思考
C.科学教育的价值远超过人文教育
D.科学与人文教育并重成为社会共识
2022-04-18更新 | 203次组卷 | 2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8 . 遏制“舌尖上的消费”,引领消费新风尚。每个时代的经济对当时消费文化观念的形成起着决定性作用,同一时期的政治、文化和社会思想也对消费文化观念的演变和发展产生巨大影响。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方消费文化观念的历史变迁(符号消费:指消费者除消费产品本身外,还消费这些产品所象征和代表的意义、心情、美感、档次、情调和气氛,即对这些符号所代表的“意义”或“内涵”的消费)

年代历史时代消费实态和消费观念
公元前9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古典时期消费实态:反对奢侈消费,提倡节制和等级消费,轻日常生活消费,重公共消费,轻物资消费,重精神性娱乐消费。
消费观念:快乐幸福的理性节俭消费观为主流。
5世纪至15世纪中世纪消费实态:轻世俗消费,追求来世。
消费观念:非理性节俭为主流。
16世纪至19世纪上半叶现代前期消费实态:肯定消费地位,注重生活质量,进行有节制的消费。
消费观念:理性节俭为主流。
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上半叶现代时期消费实态:大众消费主义兴起,追求物质享受,注重休闲娱乐,奢侈品进入普通家庭。
消费观念:非理性奢侈为主流。

—据高海霞《西方消费文化观念变迁研究》

材料二   (开埠通商后),近代上海的商人们讲求体面排场,追求奢侈豪华,为的是得到某种优胜者的快感,为的是向人们证实自己的社会价值。—--朱时英《近代中国商业发展与消费习俗变迁》

材料三    分期付款、抵押贷款、信用卡等消费方式引诱人们用手头还没有的钱买用不着的东西,……由新教伦理的节俭观让位于享乐消费观。   

——潘海林《20世纪20年代美国消费文化的崛起》

凯恩斯主义主张国家采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通过增加需求促进经济增长,曾把那些上街购物的家庭妇女称作爱国者。   

   ——韩毅《美国30年代经济危机的历史反思》


请回答:
(1)从“中世纪”到“现代前期”,西方消费观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简要分析变化的经济原因。
(2)简要分析“现代时期”西方消费文化观念形成的原因。
(3)材料二对研究近代中国消费观的变迁是否有历史价值?为什么?
(4)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三所反映的历史现象的内在联系。
2022-06-21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抚州市金溪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1860年至1890年,美国农业机械资产的价值增长超过一倍;1890年至1930年,农业机械资产的价值从5亿美元增长到36亿美元。1900年至1935年,农场中的动力(机械)数量增长了8倍,而平均每个工人的劳动生产率增加了4倍。而农场主将更多的财富用来购买更昂贵的机械。这表明,当时美国
A.农业生产机械由人工化向自动化转变B.农场规模扩大加快了农业机械的运用
C.南北战争结束为农业发展提供了前提D.农业科技革新与工业化进程相互推动
2022-03-29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武强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联考历史试题
10 . 如表为中国进口贸易价值中各国所占的比重(1871-1893年),据表可知,这一时期
年份美国英国德国法国俄国
1871-18730.534.70.2
1881-18833.723.80.2
1891-18934.520.40.6

A.进口格局反映列强在华实力B.英国对华商品输出总量减少
C.中国逐步丧失了关税自主权D.德法两国尚未参与侵华行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