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1 道试题
1 . 两次工业革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的工业革命开始于棉纺织业中的某个生产环节的机械化。机械化的“传染性”扩张首先遍及整个英国的棉纺织领域。当几乎所有的生产环节都实现不同程度的机械化,当越来越多的机器设备需要安置的时候,旧有的农舍或者手工工场就显得太小。起初人们修理和扩充废弃不用的谷仓,到实在没有办法的时候,只得建起新的集中劳动场所,于是这里汇集了大量的工人系统地使用机器生产。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第二编:工业文明的兴盛》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写出“某个生产环节”的名称及其两项代表性发明,并指出第一次工业革命引发的生产组织与管理方式变革。

材料二   由于19世纪工业领域面临的技术课题已经相当广泛复杂,单凭娴熟的工艺已无能为力,为了实现技术上的突破,便只能求助于近代科学理论,只能让各种掌握了专门知识的科学家、工程师来充当主要角色。正因为这样,科学能够通过先进的技术直接地转化为强大的生产力,从而为工业开辟空前广阔的领域和提供空前的发展速度。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第二编:工业文明的兴盛》


(2)根据材料二,概括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显著特点。这些特点在哪两个国家表现得最为突出?

材料三

表1历史学科学业质量(部分)

水平

质量描述

1

能够知道史料分为文献史料、图像史料、实物史料、口述史料等多种类型;能够从所获得的史料中提取有关的信息。

2

能够认识不同类型的史料所具有的不同价值;能够在对史事进行论述的过程中,尝试运用史料作为证据论证自己的观点。

——摘自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2   一首诗歌

内容如今我们每人所吃的面包,
都用蒸汽机和涡轮机烘烤;
也许有朝一日,面包
将由机器塞进我们嘴里。
特劳泰诺有两个教堂墓地,
一个是穷人的,一个是富人的;
即使在阴曹地府里,
穷鬼与富鬼也分成贵贱高低。
出处英国《特劳泰诺周报》(1869年)

—一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1848-1875


(3)学业质量是学生在完成课程学习后的学业成就表现。从史料的角度,沿着材料三表1的提示,谈谈您对表2诗歌的认识。
2 . 国际运河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的变迁密不可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表:巴拿马运河的变迁

时间事件
16世纪西班牙国王下令进行运河开凿的测量,受限于技术条件和拉美独立运动的开展,运河开凿没有进展。
1879法国全面负责运河开凿,因流行病发生及财政困难,挖凿工程于1889年停顿。
1901美国获得开凿、经营和管理运河的特权。随后,美国与巴拿马签订条约,规定巴拿马不得在运河区执行国家主权,由美国任命总督,施行美国法律并驻军。
1914运河正式通航,沟通了两大洋。
1963迫于巴拿马群众要求恢复运河主权的斗争,美国同巴拿马政府达成协议,同意在运河区同时悬挂两国国旗。
1964美国撕毁协议,连续几天单独升美国国旗,引发了巴拿马反美爱国风暴。
1977巴拿马与美国签订全部收回运河的管理和防务权的新约。
1999巴拿马于1231日正式收回对运河行使主权。

材料二



1956年埃及时政漫画《苏伊士运河的巨人》

注:漫画中一艘印有英法美三国国旗的轮船以“国际交流”的名义通过苏伊士运河,而埃及总统纳赛尔高举阿拉伯民族主义”的旗子两腿横跨苏伊士运河将船栏住。纳赛尔后面坐的是苏联外交部长谢皮洛夫。

——选自吴广伦《老漫画中的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巴拿马运河的变迁”,概括一条世界历史发展的线索或趋势,并予以简要说明。
(2)提取材料二反映的历史信息,并说明时政类漫画的史料价值。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世纪后半期至20世纪初期的英国

史学界一般认为,虽然这一时期的大英帝国呈现出衰落的趋向,但它依然是拥有强大实力,对世界有较大影响力的国家。这一观点是否恰当?当时英国的实力来自于何处?下列材料中的数据能否揭示问题的答案,抑或拓展我们对问题的理解和认识呢?

材料一   1

英国德国美国
1871/1875-1881/18850.61.72.7
1881/1885-1896/19000.93.92.1
1896/1900-1900/19130.72.53.2

表2

年份进口出口进口-出口进口盈余/出口(%)
1860年代2234166157334
1870年代3139220493542
1880年代3039234269730
1890年代38522396145660
1900-191363544938141629

材料二   31860-1913年英国在某些方面占世界总量的份额(%)。

1913186018801900
人口2.22.42.52.5
制造业20231818
钢铁产业52432213
原棉消费47322518
出口总值20161517
商船吨位28324538
海外投资50494842

——以上数据均转引自【德】贡德·弗兰克《19世纪大转型》


(1)以表1为证据用来说明英国呈现“衰落的趋向”“但它依然是拥有强大实力”国家是否充分?说明理由。
(2)说明表2对上述问题的探究有何史料价值。
(3)根据材料二,以“英国的实力来自于何处”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叙述成文,观点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2-05-27更新 | 175次组卷 | 3卷引用:名校联盟山东省优质校2022届高三毕业班5月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4 . 沙逊集团与列强殖民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本书作者查阅了沙逊洋行档案,参阅了罗思所著《沙逊王朝》等国外著作,是对沙逊集团历史的调查研究专著。

1832年,沙逊家族迁往印度孟买定居,后加入英国籍,并在英属孟买设立沙迅洋行。1834年,英国政府正式废止了东印度公司的垄断特权,英国对华贸易快速增长。鸦片战争后,沙逊洋行在上海设立分行。沙逊集团1872年创办新沙逊洋行,其发展概况共分四个阶段:1872-1880年,特点是重点以英国为后盾,以孟买为据点向远东发展,主要业务是从英属印度输出鸦片(当时最大的鸦片贩子)棉纺织品和棉纱等。1880-1920年,重点除扩展亚洲地区原有业务外,在孟买开展了工业投资,在上海借助英在租界的特权进行房地产投资和抵押贷款业务;1920年以后,在上海大力发展房地产并广泛投资于工业、金融,成为上海首富;1935年中国出现银元币制危机,沙逊集团抛出“救济上海金融之计划”,企图把中国货币体制纳入英镑集团范围,遭到中国人的反对而搁置。20世纪30年代以后,由于中国国内政局动荡和日本的对华军事侵略,沙逊集团通过汇出利润和两次撤退,将其从中国聚敛的财富大部分输出国外,在华总共赚取利润大约3亿两左右。

——摘编自张仲礼、陈增年《沙逊集团在旧中国》


(1)评析《沙逊集团在旧中国》所依据的不同类型史料的价值。
(2)采用合理的时间尺度,分阶段说明《沙逊集团在旧中国》对于研究列强殖民史的史料价值。
2021-03-18更新 | 748次组卷 | 10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2021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科技革命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影响

1790年,凭借100支纱锭的“骡机”,英国纺纱工仅需要1000小时就能纺出100磅原棉,而在18世纪的印度纺纱工却要耗费5万小时。

科技革命后,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农业机械日益普及,普遍建立了大农场。

1832年仍然留在贵族手中并且被贵族用来抵制新工业资产阶级的野心的政治权力,已经同新的经济利益不能相容了,于是必须同贵族进行一次新的斗争。 1832年,英国选民从人口总数的大约2%增加到3.3%,但工人阶级被排斥在外,1836年后,工人阶级为争取选举权掀起了宪章运动。

19世纪中期,英国米尔顿的女人们宁愿干工厂里薪水更高又有着更大独立性的工作,也不愿做佣人。

伴随第二次科技革命的进行,大众休闲文化在欧美出现,……喜剧和音乐剧吸引了成千上万的观众,足球等大型体育赛事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世界各国都在高科技领域展开了激烈竞争,除了欧洲“尤利卡”计划外,还有美国的“星球大战计划”、“信息高速公路”计划,日本的“科技立国”战略和中国的“863计划”等。

——摘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近代史》


提取材料信息,说明对研究科技革命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影响具有哪些史料价值。
2021-01-06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实验中学2021届高三12月阶段性学情检测历史试题

6 . 工业化中的近代铁路交通问题近代世界工业化的发展过程中,铁路交通一直是绕不开的问题。为了探讨这一主题,请根据提示完成一下学习活动。


(1)第一步:在收集到的下面两件历史资料(图1和图2)中,分别结合资料信息说明能否印证活动主题的理由。

(2)第二步:为进一步佐证,检索到下列三份资料,请对其史料价值做评估与说明。
①位于英国约克郡的大英铁路博物馆收藏的大量文字记录原件。
②美国实业家、“钢铁大王”安德鲁·卡内基(1835—1919)所著《瓦特传(工业革命的旗手)》
③卡罗尔·里德执导的电影《开往慕尼黑的夜车》(1940年)
(3)第三步:根据下列两则材料解释近代铁路交通发展的原因。

材料一   1850年《工业革命在欧洲的扩展示意图》


材料二   近代世界铁路建设大事记


1804年理查·特里维西克制成了世界第一台蒸汽火车
1825年世界上的第一条铁路在英国成功通车
1837年古巴第一条铁路通车,英国提供资本,用于运输蔗糖
1851年智利第一条铁路通车,用于运输铜矿
1853年英国在印度修建的第一条铁路通车
1869年美国两家公司合力建成第一条横贯美洲大陆的太平洋铁路
1872年日本政府修建了第一条铁路通车
1876年中国第一条铁路吴淞铁路通车,由英商怡和洋行擅自修建
1893年德国政府制定了从欧洲经小亚细亚、直抵波斯湾的铁路修建计划
1894年德国工程师威廉·普利斯曼制造出一台柴油机车
1904年俄国政府修建世界上最长的铁路西伯利亚大铁路完工,增强了对远东的扩张

7 . 历史解释是史学的重要任务,也是历史学习的基本能力。回答下列问题。

史料解读没有史料就没有历史,也就无从谈及史学。史料的解读,包含文本考辨和意义阐释两个方面。文本考辨的目的是确定史料文本的性质和价值。意义阐释则侧重释读史料所包含的事实信息,确定史料在具体的解释框架中的关联程度和确切含义。某种史料是否具有价值,需要用心发掘;史料往往是分散和零碎的,需要耐心收集;史料也是真伪混杂的,需要细心鉴别;史料的含义通常是隐晦不明的,更需要精心阐释。

—摘编自李剑鸣《历史学家的修养和技艺》

(1)依据上述材料概括史料解读的原则。

理解评价

震泽镇元时村镇萧条,居民数十家,明成化中至三四百家,嘉靖间倍之,而又过焉。
平望镇明初居民千百家,自弘治以后,居民日增,货物齐备,而米及豆麦尤多,千艘万舸,远近毕集,俗以枫桥目之。
黎里镇明成弘间为邑巨镇,居民千百家,百货并集,无异城市。自隆庆迄今货物贸易如明初,居民更二三倍焉。
擅丘市成化中居民四五十家,多以铁冶为业。至嘉靖数倍于昔。凡铜铁木圬乐艺诸工俱备。
吴江县市元以前无千家之聚,明成弘间居民乃至2000余家,方巷开络,栋宇鳞次,百货聚集,通衢市肆,以贸易为业者,往来无虚日。嘉隆以来,居民益增,贸易与昔不异。

—乾隆《吴江县志》卷四《镇市村》

(注:吴江即今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

(2)依据上述史料,你能提炼出哪些历史信息?通过以上史料,拟定一个研究性学习的课题。

事实关联

新航路开辟广州“十三行”世界贸易组织欧洲联盟南方谈话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第一次工业革命丝绸之路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海上马车夫”

(3)历史事实之间有着横向、纵向的关系。横向即比较同一时空不同空间的历史事物,纵向即按照时序叙述历史事物的发展。请从以上表格中任选3个关键词,提炼一个主题,再自行补充一个信息,简述其历史事实之间的逻辑关联。

2023高三·山东·专题练习
8 . 英国在衰退吗?

有学者认为,18701910年代的英国日渐走向衰退,英国真的在衰退吗?要研究这一问题,我们应该如何使用下面几则史料,它又会告诉我们什么?


考量历史上一个国家的兴衰,应坚持什么原则?说说你的看法。
2023-06-28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高考历史真题完全解读(山东卷)01

9 . 史料一 1870—1910年世界船舶吨位数(单位:百万吨)


史料二 世界工业生产指数(以1913年为100)

时间1850年1870年1890年1900年1913年
指数9204159100

(1)探究:根据史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促进世界贸易发展的主要因素。

史料三 1658年,伦敦《政治快报》上刊登了一则茶叶广告,称饮茶可以改善体质,这是英国最早的关于茶的记载。1669年,英国政府授权英国东印度公司专营茶叶贸易,从中国大量进口茶叶到欧洲市场。1786年,一名法国人到英国旅行时注意到:即使是贫困百姓家,也能和富裕人家一样,一天喝两次茶。因为廉价而且能够迅速补充能量,茶叶特别受工人阶层的欢迎。18世纪末,英国从中国进口的茶叶量达到了2 300万磅,与这个世纪的头一年相比,足足增长了200倍。1851年,英国人将中国的茶树和制茶技艺带到印度,茶叶在印度和锡兰被大面积种植,欧洲红茶市场摆脱了对中国产地的依赖。

——摘编自[英]麦克法兰《绿色黄金:茶叶帝国》


(2)探究:根据史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7—19世纪茶文化在英国盛行的原因。

史料四 民国成立后,要求废除满式的官服顶戴,以新礼服代替旧式官服,不分级别高低,凡任职的官员,一概统一着装。上海作为中国首批对外开放的商埠,国际移民的大量涌入,使上海与国际的联系愈发密切,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文化在这里碰撞、交融,近代上海的服饰文化呈现出了多元化现象,很多服饰直接采用西方样式,以上海为中心,遍布全国各大城市的一批主要从事西式服装制作的裁缝产生了,有的则在中国传统的基础上引进西方样式并加以改进。

——摘编自竺小恩《中国近代服饰与古代服饰变革之比较》


(3)探究:根据史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服饰变革的原因及影响。
2023-02-06更新 | 229次组卷 | 3卷引用:第10课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帮课堂】高二历史同步精品讲义(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10 . 英国在衰退吗?

有学者认为,1870—1910年代的英国日渐走向衰退,英国真的在衰退吗?要研究这一问题,我们应该如何使用下面几则史料,它又会告诉我们什么?

材料一     有关英国工业生产的一组数据

甲:1873—1913年英国工业生产情况统计表


1873年1883年1893年1903年1913年
工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40404143
生铁产量(千吨)667186667089907810425
粗钢产量(千吨)5822040299751157787
煤炭产量(百万吨)130166167234292

——据【英】B.R.米切尔《世界历史统计》等

材料二

案例:坎布里亚的兴表

13-17世纪:坎布里亚一直是英国北部的纺织业重地,很早就利用水力进行生产。1780年代以后,坎布里亚使用水力纺纱机和水力织布机进行生产的工厂越来越多,19世纪中期,它的纺织业发展达到鼎盛,由于较少使用蒸汽动力,约自1870年代起,在内外的激烈竞争下,坎布里亚的纺织业逐渐走向衰弱,到20世纪初已全面没落。

——[英]约翰·马歇尔《坎布里亚工业化的阶段》


(1)材料一中的三则史料对英国经济状况的反映相互矛盾吗?请加以说明。
(2)材料二可以从怎样的视角拓展我们对问题的认识?考量历史上一个国家的兴衰,应坚持什么原则?说说你的看法。
2022-11-05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延安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