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88 道试题
1 .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提高军费,军费在国家总支出中的比重大幅度提高,见下表(注:德国不包括“特殊的临时支出”)。
四国军费在全国总支出中的比重(单位:%)
国家1875年1908年
英国38.648.6
法国29.037.0
德国28.528.3
美国33.556.9

据下表可知,当时
A.帝国主义国家间战争频繁B.军事工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
C.美国取得了世界工厂地位D.帝国主义国家加紧对外扩张
2 . 如表是《1870~1900年世界铁路里程表》。对此解读最正确的是
1870~1900年世界铁路里程表(单位:千公里)
年份全世界欧洲美洲亚洲非洲澳洲
1870年21010593822
1880年3731691751658
1890年61722433134919
1900年790284402602024

A.工业生产发展推动了进一步革新运输工具的需求B.全球落后地区铁路里程增长速度落后于发达地区
C.铁路向全球延伸是帝国主义瓜分世界的重要表现D.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铁路发展不平衡
3 . 观察下图,1870年以后世界能源中石油消费的比重不断加大的原因是
A.煤炭资源因掠夺性开采而逐渐枯绝B.内燃机的创制和交通工具的新发明
C.石油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唯一能源D.核能、太阳能尚未得到开发和利用
2021-03-15更新 | 370次组卷 | 41卷引用:2011年江西省南昌二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4 . 下表是法国、德国、美国、英国、日本五国工业生产在资本主义世界所占的比重,其中①是
A.德国B.英国C.日本D.法国
2021-03-12更新 | 344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丰城拖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5 . 20世纪的一种生产组织是按照以下途径进行的:管理的集中,以保证少数上层领导人把持权力去维持规定的价格标准;消除竞争,以杜绝外国竞争的保护关税来保证在市场上的稳固地位;以较少数企业进行大规模生产的方法,来实现生产率的提高。这种生产组织形式的出现
A.直接得益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推动B.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C.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D.消除了自由主义原则
6 . 如图为1914年美国境内外国长期投资的产业布局示意图(单位:百万美元),据此可知当时
A.外国资本控制了美国铁路行业B.美国因市场成熟而成为世界投资中心
C.外国投资渗透到美国社会生活D.美国金融发展落后难以吸引外国投资
2021-03-06更新 | 522次组卷 | 6卷引用:江西省抚州市临川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5月模拟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7 . 1866年,西门子发明了世界第一台直流电机,首次把机械能转换成为电能。这一技术迅速被产品化并投入市场,或者将其应用到新的产品中,例如有轨电车、无轨电车、电梯、电气火车等都是西门子公司利用新发明最先投入市场的。这表明当时
A.德国成为科技革命发源地B.英国丧失工业优势地位
C.科技创新与生产紧密结合D.技术进步推动科学产生
8 . “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西方列强重要的扩张手段”“真正意义上的全球扩张”以上这些评价适合19世纪末的某一历史现象,它是
A.殖民扩张B.商品输出C.资本输出D.瓜分狂潮
2021-02-17更新 | 155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新余市第四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段考历史试题
9 . 有学者说:“19世纪末德国的工农业比例和轻重工业比例发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其经济增长速度远远超过英法等国,仅次于美国.就工业生产而言,德国在1874年已超过法国,1895年又超过英国。“对此认识不正确的是
A.第二次工业革命助推德国经济结构和地位发生巨变
B.英法经济因未抓住第二次工业革命机遇而严重衰退
C.作为第二次工业革命发源地和中心的美德经济发展迅速
D.反映了一战前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
10 . 在1850—1870年间,英国出口商品额在世界贸易总额中的比重,1851年为1/4,1861年为1/3,1871年达到了3/5。而到了1900年,各主要国家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为:英国19%,美国12%,德国13%,法国9%。这反映了
A.世界贸易格局发生重大变化B.对外贸易是国家经济生活中的重要因素
C.世界贸易总额快速增长D.世界贸易均衡发展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