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中国社会生活新风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思想观念和社会生活新中国偶像时代变迁统计表
时代偶像
五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中期领袖人物毛泽东、周恩来,英模人物雷锋、王进喜、焦裕禄,革命英雄江竹筠、保尔·柯察金等。
七十年代后期到八九十年代七十年代后期:1978年数学家陈景润;七十年代末邓丽君。八九十年代:创下“五连冠”的中国女排,身残志坚的张海迪,文坛才俊北岛、舒婷、顾城,影视明星施瓦辛格、李小龙、成龙、四大天王,企业家比尔·盖茨等。
二十一世纪草根精英,选秀明星,体育明星,科技领军人物,IT财富传奇人物

——据刘钰雯《偶像时代变迁及现实思考》等

提取信息,说明新中国偶像崇拜的变化趋势,并任选一时期对其做出合理解释。
2 . 社会力量决定和影响婚姻家庭,婚姻家庭也反映出社会要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门当户对”与“郎才女貌”是中国封建社会中的两个重要择偶标准。男性对女性的要求,首先注重的是妇德,“贤妻良母”就是封建礼教中最“标准”的妇女形象。此外,对女性在家庭婚姻中提出了包括从一而终,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等传统道德观念。

——《中国传统婚姻家庭观念的演变》

材料二   传统社会中,女性总是在婚姻家庭的这个领域中间扮演着主角。总体来看,18世纪以来,西方传统家庭观念逐渐淡化,在家庭中间的性别分工发生变化,许多妇女走出家庭,开始扮演社会角色。

——摘编自凤凰网

材料三   上海、哈尔滨不同年代择偶标准差异表(单位:%)

项目年代
1948—19661967—19761977—19861987—1996
家庭出身、社会关系26.628.812.6615.6
本人成分、政治面貌30.523.515.113.9
学历10.611.712.625.3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古代的择偶标准,其中对女性的要求合理吗?请说明理由。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妇女走出家庭”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概要说明18世纪以来妇女可能扮演的社会角色。
(3)根据材料三,指出人们的择偶观念呈现的基本趋势。
2019-05-24更新 | 104次组卷 | 3卷引用:2021年高考湖北卷历史变式题
3 . 服饰的变迁是以非文本的方式记载着社会与生活的变迁,并成为时代发展的一个永恒的烙印和缩影。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鸦片战争后)在各个通商口岸城市,衣冠华丽、不遵规制者大有人在,暴富起来的商人穿上锦袍,是再平常不过的事。

——苏生文、赵爽《素裙革履学欧风》

材料二   民国后的社会舆论强调:“民国新建,亟应规定服制,以期整齐划一。今世界各国,趋用西式,自以从同为宜。”但由于当时西式服装的主要原料是进口的,为了保护民族工业,民国政府在制定新的礼服式样时,保留了一款传统的中国服饰作为礼服,但传统帝国时期通过服装便可辨认身份的特征已经彻底消失了。

——百度文库《中国近现代服饰变迁》

材料三   据说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时候……有些学校规定毕业生参加毕业典礼时必须穿西装,颇让那些穷学生为难,不得不赊账三四百元(数月的薪水)置备一套西装,以解燃眉之急。有的人则到旧货市场上去买旧西装,时称“淘西装”。

——邹韬奋《经历》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服饰象征意义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三分析西装在民国后流行的主要原因?
(3)结合上述材料,归纳出中国近代服饰变迁的主要趋势。
4 . 节庆习俗与社会变迁。

材料一   春节,也叫过年。上古时期,还没有“年”的概念。尧舜时称“载”,夏代称“岁”,商代称“祀”,周代才称“年”。《说文解字》中“年”的意思就是稻谷熟了。因此早期的过年,是庆祝丰收和祭祀祖先的活动。到了唐宋时期,年才形成一种人与人之间的祝福和互相狂欢的这样一种文化传统。民国初年,北京政府采用阳历,形成了历法上的“二元社会”格局:社会上层主要用阳历,下层民众主要用阴历。有一副对联是这么形容当时的这种现象的:“男女平权,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阴阳合历,你过你的年,我过我的年。”南京国民政府认为,“国历是世界.上最通行最进步的历法”“旧历是一本阴阳五行的类书,迷信日程的令典”,应改变北京政府的“正朔”,完成总理遗志,进行除旧布新的社会变革。于是他们采取了一种非常激进的手段,依靠政治手段通令全国,从193011日起,商民一律不许沿用旧历、过旧历年,一律遵行国历、过国历新年。国民政府的这场废除旧历运动最终因激起了民众的强烈反对而不了了之。

材料二   据老年人回忆,过去过年吃团圆饭总是一大家人,甚至家族中的所有人都围坐在一起。上席坐着祖辈,下席坐着父辈,大家轮流敬酒,并且相互走动拜年,送些礼品或压岁钱。现在,送鲜花、营养补品、敬老金等蔚然成风,团圆饭也不动手,而是到酒店去吃。以前农村的人们物质生活不够充分,平时很少吃肉,等待过年了吃肉来改善生活。现在过年,人们的消费结构由过去的“温饱型”向“发展型”和“享受型”转变,衣食住行的位次也发生了变化。传统的过年除了走亲访友,主要是在家中待亲。现在,旅游过年已不是新鲜事,大年初一逛街、逛公园的比比皆是。穿件漂亮的衣服,吃顿丰盛的年夜饭,这是以往的过年方式。如今,这种生活方式正在悄然改变,人们更加注重生活的幸福指数和发展前景,过年方式也由忙吃穿向找财路、求发展转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国民政府废除旧历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并分析春节的意义。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当代过年的变化,并指出近现代以来民生变迁的主要原因与特点。
2022-05-24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恩施市第—中学2022届高三新高考信息卷(三)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不论是高贵的天神,还是半人半神的大英雄,抑或是人间的凡人,面对爱情都会如飞蛾扑火般热烈追求,不惜改变形状,甚至失去生命也在所不惜,可见古希腊人对爱情的崇尚。但同爱情相比,婚姻则远没有那般崇高伟大,婚姻往往伴随着功利、嫉妒、报复等不美好的东西。

——《从古希腊神话看婚姻与爱情的关系》

材料二   古时婚姻标准是“门当户对”“门第不合,不许轻婚”。……“今有受教育及有新思想之青年于此,其求配偶也,必求知识相当、情性契合之人”……婚姻“宜以爱情结合,而不容夹入他种之观念”。

——摘编自1905年《女子世界》第2期

材料三   “见面礼”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为衣服、布料等物,80年代后期“见面礼”为手表,90年代变为首饰、戒指、项链等。……有86%的人认为结婚准备房子是应该的……8%的人接受与外国人结婚。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的爱情观、婚姻观产生的主要原因。
(2)材料二中“古今”择偶标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分析变化的原因。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描述的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爱情婚姻观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人口因素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之一,它在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最佳的人口因素可以促进社会的发展,反之,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材料一 两汉之际、东汉末年的农民战争以及此后割据的战争造成3000多万人口损失;隋末农民战争后,人口由5000万下降到1500万,明末战乱造成4000万人口损失;新政权确立和逐渐巩固后,人口又出现回升和发展。据西汉元始二年数据显示,北方人口在中国占比可能超过71%,唐宋之际南方人口首次超过北方,12世纪初,南方人口占比已达到63%。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到1978年,在资本积累和技术革新上,人民政府付出了极大努力,但是人均意义上的变化远不如总量成绩那样粮眼。从1954年到1978年,中国的粮食总产量增长了1.8倍,但是人均可分配到的粮食基本上维持在1954年的水平上。

——材料一、二均摘编自豆建春《中国历史上的人口增长》

材料三 改革开放以来,就业人口数量变化对中国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就业人口数量提高1%可以使得经济增长水平提高约1.49个百分点;失去孩子本身就是一个非常痛苦的事情,如界有两个孩子,当疾病或意外事故夺走了儿女的生命的时候,其产生的后果要比独生子女家庭小。

——根据王会宗《“全面放开二胎”政策可行性的实证分析》等文章整理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人口发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政治原因。
(2)概括材料二所述的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国新时期为解决这一问题所采取的措施。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全面放开二胎”对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
7 . 古今中外,爱情、婚姻、家庭成为人们永恒的追求和话题,随着时代的变迁,爱情、婚姻、家庭的观念和形态也在不断变化。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不论是高贵的天神,还是半人半神的大英雄,亦或是人间的凡人,面对爱情都会如飞蛾扑火般热烈追求,不惜改变形状,甚至失去生命也在所不惜,可见古希腊人对爱情的崇尚,但同爱情相比婚姻则远没有那般崇高伟大,婚姻往往伴随着功利、嫉 妒、报复等不美好的东西。                                               
——《从古希腊神话看婚姻与爱情的关系》
材料二   (在19世纪的西欧)没有生产性职能的家庭便成为一种众多的现象……曾是普遍现象的生产性家庭单位现今成为例外了。……父母一子女组合,看起来已是主要的家庭群组。但是当各自走出家外谋生后,所有孩子就离开了父母的家,当有了一个在新地方安居的机会时尤其如此。……这种“空巢”家庭(指子女离家后父母独居的家庭)数量的增加是近来家庭发展的一个特征,并且是与工业化进程相联系的。
——迈克尔·米特罗尔、雷因哈德·西德尔《欧洲家庭史》
材料三 (中国)古时婚姻标准是“门当户对”、“门第不合,不许轻婚”。……“今有受教育及有新思想之青年于此,其求配偶也,必求知识相当、情性契合之人”,……婚姻“宜以爱情结合,而不容夹入他种之观念。”             
——1905年《女子世界》第2期
材料四             上海、哈尔滨不同年代择偶标准差异表 单位:%
项目
年代
1949——1966
1967——1976
1977——1986
1987——1996
家庭出身
26.6
28.8
12.66
15.6
政治面貌
30.5
23.5
15.5
13.9
学历
10.6
11.7
12.6
25.3

请回答:
(1)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爱情观、婚姻观产生的主要原因。
(2) 依据材料二概括19世纪西欧家庭结构和家庭职能的发展特征,并简要说明其原因。
(3) 材料三中“古今”择偶标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
(4) 依据材料三,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人们的择偶标准发生怎样的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