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交通工具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20世纪初,东北各铁路建成后,招募了大量养路工人、信号工人、乘务人员和货运工人等。如南满铁路到1927年已有工人近3.5万,“沿铁路线的劳动夫役、起卸栈房货物的扛帮苦力、杂役夫、扫除夫役等有7~8万人”。由此可知(     
A.新式交通发展加速了自然经济解体B.铁路发展加剧列强对中国劳工的剥削
C.新式交通发展增强了社会经济活力D.东北近代铁路建设与管理的水平较高
2023-06-13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教育发展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日本最常见的交通工具是电车,日本铁路公司的电车只要晚1分钟,车内必定播放道歉的广播,而新干线的到达和出发时刻则是以15秒为单位设定的。这反映出日本现代交通工具的发展(       
A.增强了人们的时间观念B.完善了城市交通规划体系
C.大大便利了人们的出行D.推动了生活方式的时尚化
2023-03-02更新 | 885次组卷 | 20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太原铁路枢纽是华北铁路运输网的重要枢纽。近年来,随着大西客专,石太客专,郑太客专、太中银铁路、石太高速铁路等交汇于太原,有效促进太原与周边地区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快速流动,对于推动山西旅游发展、拉动内需,促进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由此可见,太原铁路枢纽的建成(       
A.有利于山西的经济发展B.推动了生活方式的改变
C.增强了城市的经济功能D.提高了国家的行政效率
2022-06-07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高中联合体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17世纪由于船只数量越来越多、载重越来越大,河道航运安全难以保障,另一方面,交通需求剧增导致既有交通养护机制不堪重负。陆路维护机制的依据是1555年公路维护法,堂区居民须按照财产收入状况提供差别化的无偿劳役、进行道路维护
18世纪上半叶1750年,英格兰和威尔士公路信托总里程超过3300英里,伦敦至地方都会的线路几乎都为收费公路覆盖,布里斯托尔湾——塞文河谷——伯明翰贸易区也形成密集的公路网络,随着收费公路的扩展以及路面状况的改善,伦敦的货运和客运服务持续增长,地方都会(利物浦、曼彻斯特、伯明翰、诺里奇)的交通服务网络正在形成
17501830公路方面,18世纪下半叶收费公路的普及进程加快,17501770年出现“收费公路热”,总里程近15000英里。到18世纪晚期,伦敦,中西部和北部的大城市及其周边道路都已成为收费公路,19世纪上半叶,收费公路扩展趋缓,到1836年总里程近22000 英里,是法国或西班牙的两倍多
183018701844年,铁路里程达2235英里;1852年,铁路里程达7736英里;1870年,铁路里程达15500英里,近代英国铁路交通网络大体建成。铁路和蒸汽机车凭借前所未有的价格和速度,迅速排挤了公路和水路,在旅客运输和高价值货运中占据优势

——摘编自沈琦《从“交通困局”到“交通革命”:近代英国建设交通强国的历史进程》

材料二   1880年,为解决开平煤矿的外运问题,在直隶总督李鸿章支持下,开平矿务局督办唐廷枢请英国工程师金达修筑了唐胥铁路。此后经由中法战争的洗礼,清政府才切实意识到修筑铁路与巩固海防的密切关联,并接受李鸿章建议,将铁路事宜交由海军衙门兼办。中日《马关条约》(1895年)在烟台互换后的第三天,御史刘恩溥就积极上奏,请求光绪帝大加振作、锐意恢复,以兴修铁路为“第一要义”。甲午战争刚刚结束,入京营谋铁路的外商就有数十家。各国驻华公使也异常活跃,争相出面兜揽铁路借款,申办铁路工程,推荐本国的铁路工程师和筑路技术等。

——摘编自张海荣《从津芦铁路看甲午战后清朝改革的再启》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英国交通建设的演变历程及其对英国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铁路修筑兴起的原因。
2022-06-05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临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铁路总里程仅有2.18万公里,其中还有一半处于瘫痪状态;能通车的公路仅8.08万公里、民用汽车5.1万辆;民航航线只有12条;我国的主要参输工具还是畜力车和木帆船等。这说明新中国成立初期
A.未开启交通近代化进程B.现代运输能力相对薄弱
C.传统交通方式已被取代D.交通工具已能自主生产
6 . 明清时期,全国的商贾乘船云集,清江浦呈现“南艘鳞集,商有兴贩之便”,“四方百货,信于往时”之势;而到了近代,随着铁路的引进,运河运输被取代,清江浦逐渐走向衰落,并因此淡出了今人的视野。这表明
A.城市的布局突破了地域的界限B.交通的改变影响了城市的发展
C.新型交通工具加快城市化进程D.铁路的修建与火车出行的普及
7 . "下图为民国二年詹天佑被任命为交通部技监的任命状。任命状有时任大总统袁世凯、代理国务总理段祺瑞、交通部总长朱启钤的签名。该史料可以用于研究

①责任内阁制的实行②新文化运动的开展③公务员制度的内容.④中国近代铁路发展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04-10更新 | 1081次组卷 | 27卷引用:山西省大同市阳高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陆上交通工具发展情况表

古代先秦,轿子产生;
秦汉,车马为陆行主要工具;
唐宋,官僚们坐轿子的风气大盛,制车技术重点由乘车转向货车;
明清,轿子成为普遍的代步工具,出现帆车、铁甲车。
近代鸦片战争前后,盛行独轮车和轿子;
1901年左右,汽车由外国侨民引进到上海;
1909年,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通车;
1920年左右,自行车成为一种新兴的代步工具普遍出现在街头;
1928年张学良聘请美国技师指导,在沈阳北大营军工厂成功仿造了美国万国牌载重汽车;
抗战时期,日本占领上海后,脚踏三轮车兴起。
现代1952年,新中国成立后建成的第一条铁路——成渝铁路通车;
20世纪80年代初,公交车开始全国普及;
2019年,世界首条智能化高速铁路——“京张高铁"通车;
截至2021年6月,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3.84亿辆,其中汽车2.92亿辆。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为603万辆,占汽车总量的2.06%。

——摘编自王崇焕《中国古代交通》等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相互关联的历史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支撑,结论不能简单重复论题。)
9 . 1913年,上海第一条电车线路通车。1914年11月15日,英商上海电车公司修建的十四路无轨电车开始通车,此为上海首创,被当时报刊称为“上海唯一之新发明”。这反映出近代上海
A.崇洋之风盛行B.列强侵略加深
C.生活方式西化D.生活节奏加快
10 . 下图是1876年吴淞道路有限公司发布的火车时刻及价格表。从中可反映出
A.交通工具革新改变了人们的时间观
B.上海与江湾间每逢周日火车均停开
C.吴淞道路有限公司属于洋务企业
D.该铁路由中国人自行设计修建
2021-06-09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2018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