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交通工具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1 . 下面是民国二十一年津浦铁路线(天津—浦口)的时刻表。据此可知,近代的铁路运营(     
A.强化了人们的时间观念B.促进了城市经济繁荣
C.提高了人们的公共素养D.加强了对外经济交流
2023-07-07更新 | 116次组卷 | 3卷引用:广西河池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我国近代修筑马路后,“乘汽车、马车者,男女杂坐不以为嫌”,“男女授受不亲”的陈腐观念和“男女不杂坐”的古老风习面临着新风尚的挑战。这说明当时(     
A.我国的汽车制造业初步发展B.交通发展助推社会习俗变迁
C.国人的传统观念尚无法改变D.政府鼓励使用新式交通工具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79年5月,郭嵩焘从驻英公使任上返国,“乘小轮返湘,湘人见而大哗,谓郭沾染洋人习气,大集明伦堂,声讨致罪,并焚其轮。”慑于湖南民众的保守排外,张之洞曾以“湘省风气未开,易滋事端”为由拒绝湖南士绅内河开行轮船的呈请。 株萍铁路(湖南第一条铁路)1905年竣工。初建之时,“湘赣民风未开,不通外情,迷信风水,于筑路大碍。为求铁路早日建成,凡庐墓不肯迁让者均设法绕行”,至使该路少直多弯。 当时铁路的主要经办者盛宣怀对此大有感慨:“时风气未开,民间惑于地脉风水之说,旁挠者众,经营累月,始有端绪”。

——摘编自余建明《交通方式的演进与近代社会变迁述略》

材料二   2022年12月26日湖南省最后一个地级市———常德市正式开通高铁,是湖南高铁建设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一件大事。从2009年12月26日湖南第一条高铁———武广高铁正式运营开始,到湖南“市市通高铁”目标的圆满实现仅仅用了13年,全省形成“4小时经济生活圈”。常益长高铁是我国“八纵八横”高铁网中渝厦通道、呼南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发展、优化湖南西北部交通的重大战略工程,更是进一步深化实施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国家重大区域战略的具体体现。

——摘编自《常德日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湖南交通方式演进的特点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湖南实现“市市通高铁”的意义。
2023-03-08更新 | 194次组卷 | 5卷引用:自创单元讲练测(选必2)第五单元交通与社会变迁(练)
4 . 日本最常见的交通工具是电车,日本铁路公司的电车只要晚1分钟,车内必定播放道歉的广播,而新干线的到达和出发时刻则是以15秒为单位设定的。这反映出日本现代交通工具的发展(       
A.增强了人们的时间观念B.完善了城市交通规划体系
C.大大便利了人们的出行D.推动了生活方式的时尚化
2023-03-02更新 | 885次组卷 | 20卷引用:河南省开封市通许县第一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世纪初,江宁马路和宁省铁路的建成,以及马车、火车的出现,使南京下关得以与主城密切联系起来,它们之间的空地始得开发利用,新的建筑纷纷沿主干道向城区东北部建设。这反映出南京新式交通的构建(     
A.促进了城市的空间拓展B.改变了城市的经济结构
C.提升了城市的管理水平D.加快了人们的生活节奏
6 . 图1、图2所示分别为20世纪30年代浙赣铁路通车后,景德镇瓷器销往杭州的运价成本(单位:元/担)和单程平均耗时(单位:天)变化情况。这可用于说明(     
A.国民政府偏重江南交通建设B.新式交通工具促进商业发展
C.杭州成为近代对外贸易中心D.列强不断扩大对原料的掠夺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四川古代交通闭塞,“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盆地内多山地、丘陵,将广袤的地域分隔成众多的小平坝(即小盆地),一平坝到另一平坝并不方便。四川人民为了消除空间阻隔,不断开拓交通路线。至两宋时期,由于都城都在四川东面,唯以长江水路为主体的峡路横贯东西,是四川与中央政府的唯一通途,成为四川最重要的交通路线。峡路是转输蜀布帛、粮草、川盐和纲马的重要漕运路线,也是军事上的重要通道。但峡路转输成本高昂,民困不支,且水路险恶,事故频发。

——据蓝勇《四川古代交通路线史》等整理

材料二1904年,川人设立川汉铁路公司,着手筹办铁路。虽尝试过官办、商办、官商合办等多种方式,但至1910年,该公司只筹到所需路款的约十分之一,开工日期一推再推。1911年,清政府宣布“铁路国有”,通过向四国银行团借款官办,剥夺了川汉铁路公司的筑路权,保路运动随即发生。民国成立后,北洋政府、国民政府屡有兴工之议,但至解放前,未能铺设一寸铁轨。

——据宓汝成《近代中国铁路史资料》《中华民国铁路史资料》整理

材料三为实现西南人民自清末以来40余年的愿望,展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新生人民政权的力量,成渝铁路于1950年6月15日正式开工修建。1952年7月1日,也即中国共产党成立31周年纪念日,新中国第一条由自己设计、自己建造,材料零件全部为国产的成渝铁路在重庆、成都两地同时举行隆重的全线通车庆祝大会。它的建成,是中国筑路史上的一个伟大创举。

——摘编自俞荣根等《当代重庆简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四川古代交通状况,说明四川峡路交通在宋代的地位与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末川汉铁路在筹办过程中为何充满曲折。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成渝铁路修建的历史意义。
8 .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铁路总里程仅有2.18万公里,其中还有一半处于瘫痪状态;能通车的公路仅8.08万公里、民用汽车5.1万辆;民航航线只有12条;我国的主要参输工具还是畜力车和木帆船等。这说明新中国成立初期
A.未开启交通近代化进程B.现代运输能力相对薄弱
C.传统交通方式已被取代D.交通工具已能自主生产
9 . "下图为民国二年詹天佑被任命为交通部技监的任命状。任命状有时任大总统袁世凯、代理国务总理段祺瑞、交通部总长朱启钤的签名。该史料可以用于研究

①责任内阁制的实行②新文化运动的开展③公务员制度的内容.④中国近代铁路发展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04-10更新 | 1081次组卷 | 27卷引用:第7课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拨与管理(课后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下图显示了2010~2019年中国民用航空通航机场数量情况。这一变化趋势
A.推动了国际间航空货运的发展B.说明我国已形成完整的交通运输网络
C.使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更为便捷D.宣告旧式交通工具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