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交通工具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2 道试题
1 . 1860年,曾在洋行里当过买办的一些中国商人用外国轮船运来了大豆和豌豆。承揽牛庄货物运输的当地小船主们为此设下了多重关卡,阻挠这笔交易,直到货主答应今后不再用外国轮船运货,才使事端平息。这一现象说明,当时(     
A.国人普遍存在排外观念B.近代交通转型充满着阻力
C.列强在华特权相对有限D.洋务运动提升了主权意识
2 . 下列一组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社会习俗的变迁B.大众传媒的进步C.交通工具的发展D.物质生活的改善
3 . 1883年5月,关于在中国修建铁路的问题,《申报》相关报道称:“又言醇亲王所创造之铁路,现因张幼樵宫庶奏称地近陵寝,有关风水,故刻已停工,须俟命下再行定见也。”据此可知(     
A.铁路的修建破坏了清室皇陵B.清廷修建铁路遭到官民反对
C.清政府对修建铁路意见一致D.中国的交通近代化进程艰难
4 .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我国境内基本完成了轮船、火车、汽车等机动长途交通工具取代人畜力交通工具的近代运输革命。这场革命(     
A.导致旧式交通工具退出历史B.抑制了列强对华侵略的步伐
C.是我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结果D.使人们的出行方式发生改变
2023-03-14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白水县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06年,京汉铁路通车前,漂河仅是一个只有少数手工业作坊和几处商业店铺的小寨子。但京汉铁路通车后,漂河成为水陆四达,舟车辐辕之地。短短几年,人口也骤增至4万。这表明(     
A.近代中国铁路事业发展迅速B.近代交通工具已被国人认可
C.晚清政府重视铁路修建工作D.铁路建设有利于中国城市化
6 . 自从英国于1825年建成世界上第一条铁路以后,兴建铁路的热潮很快波及欧洲及世界各地,世界铁路总长度由1840年的5490英里增至1880年的2万英里。这一时期铁路兴建热潮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A.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B.资本主义制度的普遍确立
C.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D.世界市场逐步拓展的需求
2023-03-12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韩城市新蕾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铁路是现代最重要的交通工具之一,铁路的发展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是紧密相连的。

材料一   “二战后,公路和航空运输发展较快,铁路亏损严重。美、英、德、法等大量封闭并拆除铁路,不少国家不得不将铁路收归国有。进入70年代,随着日本建成世界第一条高速铁路——东海道新干线,除美国因传统的内燃牵引不易改造外,各资本主义国家都决定采用噪音较小而不排放废气的电力牵引,并相继修建高速铁路。高速列车实现了和航空竞争的预期目标,但票价便宜且安全、方便、舒适,铁路获得新的生命力。

——摘编自江华《世界铁路发展的历程和启示》

材料二   1994年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广州—深圳准高速铁路,最初租用瑞典列车,后使用“蓝箭”国产动车组,为我国高速铁路做好技术前期准备。广深铁路一度因资金困难被迫停工,后通过股份制改造,成为第一家在香港上市的铁路运输企业。进入21世纪,通过引进国外技术,形成了“和谐号”动车组系列。我国铁路工业有较强的“造血能力”,没有把自己的企业变成他人的加工厂,自行开发生产的车型一度成为主力。至2015年底,我国高速铁路运营里程达1.9万千米以上,居世界第一。同时,对外合作不断取得新成效,李克强总理被称为“高铁超级推销员”。

——摘编自王亦军《中国高速铁路建设回顾与发展思考》

材料三   2004年,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经国务院审议通过,其发展目标为:到2020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0万公里,主要繁忙干线实现客货分离,复线率和电化率均达到50%,运输能力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主要技术装备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尤其强调:要以西部地区为重点,新建一批完善路网布局和西部开发性新线;要把提高装备国产化水平作为“十一五”和今后铁路建设一项重要内容来抓。

——据国务院《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04)》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70年代欧美资本主义国家铁路的发展趋势,并分析这一趋势产生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高速铁路发展的特点,并简析特点产生的历史背景。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高速铁路发展的历史经验。
2022-12-29更新 | 464次组卷 | 5卷引用:陕西省宝鸡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8 . 1911年11月初至1912年1月初,根据天津总商会统计,民间通过京奉铁路从东北运出粮食3309000石,数量甚大,以致东北不得不限制粮食外运。这说明该时期(     
A.铁路的修筑促进了国内贸易的发展B.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加剧
C.资本主义列强加紧了对华经济掠夺D.地方保护主义阻碍了经济发展
2022-08-03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延安市富县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甲午战后,中国铁路事业的格局为之一变……至1911年,中国共建铁路8200公里,其中帝国主义直接投资修建的铁路占46%,贷款建筑的铁路占40%,中国人自建的铁路仅1200公里,只占14%……一些闭塞地区的经济因铁路而活跃,一些古老的城镇因铁路而面目一新……铁路在畅通经济、带动繁荣的同时还意味着信息的流通、知识的传播,意味着建立“铁路交通日常急需的各种生产过程”,所有这一切,无疑都有助于打破中国传统社会“自给自足的惰性”,推动现代化进程。

——摘编自周积明《最初的纪元——中国早期现代化研究》

材料二:“十一五”期间,我国铁路全面加快实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铁路营业里程跃居世界第二,并昂首跨入高速时代,高速铁路里程世界第一,为发展国民经济和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供了重要保障。2003年以来,铁路建设项目批复投资总规模超过4万亿元,已完成投资1.5万亿元。到2012年,我国铁路营业里程将达到11万公里以上。

——摘编自《我国高速铁路里程居世界第一,将覆盖超90%人口》(《人民日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甲午战后中国铁路发展的特点及其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十一五”期间我国铁路建设迅速发展的原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京绥铁路沿线生产的谷物,在没有铁路之前基本上是供本地区食用的。铁路通车之后,沿线所产谷物的4/5由京绥铁路转运到京汉、津浦、京奉等铁路沿线进行销售。这说明(     
A.交通工具的变革提升了粮食产量B.华北最早建成发达的铁路网
C.铁路建设促进了农产品的商品化D.粮食成为北方市场主要商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