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罗斯福新政时期美国部分重要经济指数(月指数)的对比(1923-1925年月平均指数100)

就业指数(%)工资总额指数(%)工业生产指数(%)
1930年5月96.484101
1937年9月112.2109117

(注:“指数”是用于测定多个项目在不同场合下综合变动的一种特殊相对数)

——摘编自温荣刚《论罗斯福新政中的赤字财政政策》


根据表格中的相关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自拟一个论题,并对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写明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30617日,美国国会通过了《霍利—斯穆特关税法案》。该法案提高了890种商品的进口税率,平均将进口税提高到占征税商品值的60%。结果1931年美国纳税进口商品的平均税率,比1914年高出41.5%。这个新关税法案引发了一场世界性的关税大战。到1931年底,欧洲各国进口税比1929年提高了60%~100%(如表6所示)。

欧洲国家的关税率(1913年=100)


——摘编自宋则行、樊亢主编(世界经济史.中卷》


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围绕世界性的关税大战问题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2020-10-23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长治市第二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罗斯福大胆地采取了一些促使经济通货膨胀的措施,缓解由大蕭条引起的饥饿状况。他的解决经济灾难的建议包括阻止银行破产的立法,提供就业机会和农业补贴,给老年人提供社会保障……它的基本前提即政府干预经济来保护人们的社会和经济财富是正当的,这标志着美国政府政策的重大改变。

——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下册

材料二   撒切尔政府(1979—1990年)认为企业国有化的比重过高具有种种弊端,它使部分企业依赖国家投资,养尊处优,失去进取和冒险精神;企业内部机构臃肿,人员过剩,效率低,成本高;产品不适合市场需要;并挤占了私人企业的资金。他们认为,这些是英国工业日趋衰落的根源之一。撒切尔夫人表示,她的任务之一就是……让市场作用重新成为英国经济的动力。

——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

材料三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当然,放并不是说政府就不管了,我们讲的是放管结合。要让政府有更多的精力来完善和创新宏观调控,尤其是加强事中事后的监管……我们还要继续去啃“硬骨头”,至于说到什么程度满意,那就是正确地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市场经济也是法治经济,我们要努力做到让市场主体“法无禁止即可为”,让政府部门“法无授权不可为”.

——摘编自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李克强总理答记者问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政府政策的重大改变”是什么,这一改变对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各国经济运行机制的调整产生了什么影响。
(2)根据材料二归纳撒切尔政府认为企业国有化的比重过高所存在的弊端。对此,撤切尔夫人认为应怎样解决?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在哪次大会上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根据材料三概括中共中央和国家领导人对如何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的认识。
2020-10-15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普通高中2014-2015学年高二12月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4 . 20世纪以来,苏联和美国都进行了现代化模式的探索与调整。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战争威胁和重工业相对落后的形势下,1928年起,苏联开始实施一五计划,仅用时四年零三个月,提前完成。一五计划时期,苏联的积累率提高到44%,这主要是通过农民,促使资金积累从农业转向工业等方式实现的。因此,苏联走上了一条不同于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道路.

——摘编自程又中《苏联模式的形成、僵化及其教训》

材料二   对罗斯福新政的评价

视角一“新政”抛弃了传统的自由主义经济模式,走上了一种类似社会主义国家的
“计划经济”的道路。
视角二“新政”为资本主义世界探索出一条大力发展非法西斯式的、“福利国家”
的资本主义道路。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联工业化的特点。
(2)任选材料二中的一个视角,提取观点并结合所学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0-08-10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摘编自侯紫娟《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历史进程1947~1994


采用一个新的时间尺度,对这一时期的国际贸易发展进行阶段划分,并说明划分依据。
6 . 自由主义和干预主义是西方数百年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上两大相互对立的经济理论思潮。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776年,亚当斯密发表《国富论》认为客观上存在着一个经济关系的世界,它是同政府或政治分开而独立的。这就是自由市场的世界,它本身受着一定的“自然法则”,如供求规律所制约。政府应尽可能不加干预,不应设有关卡,到处都应实行自由贸易。至于工人,他们不应期望得到超过最低生活水平的工资。当时,资本主义国家大都实行了自由放任政策。

——摘编自(美)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材料二   1933年后美国对经济的全面干预对美国经济和社会生活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美国由政府担保存款安全,规定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分家,要求不得从事股票市场投机的信贷活动,恢复了整个信贷体系,稳定了人心。吸收18~25岁的失业青年从事造林、森林防火等工作,国家建造18万项公共工程,使得400万人获得了就业机会。农民在一年内收入提高了38,购买力提高了25%,到1935年农业净收入比1932年增加了33.78亿美元。此外,美国联邦政府对企业再生产进行干预。

——摘编自于燕飞《罗斯福新政及其意义研究》


请完成下列要求
(1)根据材料一,概括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初自由放任主义的主张。
(2)根据材料二提炼作者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措施和影响两方面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260字左右)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国家,乃至世界都有面临危机和压力的时候。应对危机需要“选择性变革”。真正的挑战恰恰在于,在危机中如何取舍,想清楚哪些部分运作良好、不需要改变,哪些部分不再可行、需要变更。他们必须判断,哪些零件可以留下并适应全新的情况;另一方面也需要鼓足勇气去辨认那些必须变革的方面。这就要求国家找到符合自身能力的新方案,来适应当下的自己。

——摘编自贾雷德·戴蒙德《剧变:人类社会与国家危机的转折点》(曾楚媛译,中信出版社2020年4月出版)


谈谈你对材料观点的认识(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30年6月17日,美国国会通过了《霍利-斯穆特关税法案》。该法案提高了890种商品的进口税率,平均将进口税提高到占征税商品值的60%。结果1931年美国纳税进口商品的平均税率,比1914年高出41.5%。这个新关税法案引发了一场世界性的关税大战。到1931年底,欧洲各国进口税比1929年提高了60%~100%(如表所示)。

如表欧洲国家的关税率(1913年=100)

食品

半成品

制成品

1927年

1931年

1927年

1931年

1927年

1931年

德国

125

380

95

153

190

183

法国

65.5

180

96

125

153

178

意大利

75

188

114

198

193

286

比利时

46

93

138

2.4

122

137

瑞士

146

288

157

2.8

189

236

瑞典

117

208

107

106

475

605

——摘编自宋则行、樊亢主编《世界经济史中卷》


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围绕世界性的关税大战问题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2021-01-05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11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史学观点辨伪

1935年美国著名政论家李普曼指出:“罗斯福总统的复兴计划,多数是对胡佛总统计划的延续美国工商界认为它是“潜滋暗长的社会主义”“如果政府停止干预,如果‘新政’,停止其拙劣的修补活动,那么,复兴的‘自然力量’将迅速恢复繁荣……”。当时的美国商会认为罗斯福总统企图将美国“苏维埃化”。前总统胡佛把新政称为“对整个自由精神的最让人目瞪口呆的侵犯”。

——摘编自刘绪贻《读罗斯福新政史札记之——对新政的评价》等


指出上述材料中的错误观点,结合史实说明你判断的理由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29年开始的经济危机使各国之间货币战、贸易战和关税战愈演愈烈,几年间先后有40个国家实行外汇管制,56个国家实行货币贬值,76个国家提高关税;国际货币体系瓦解,分别建立美元区、英镑区、法郎区,导致世界市场分裂……1941年,美国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不久,负责国际事务的美国财政部官员怀特,就开始构思旨在恢复国际货币稳定的计划。他认为,世界经济应该建立在国家间合作基础上的竞争,而不是霸权或者闭关锁国……1945年美国总统罗斯福在要求国会批准《布雷顿森林协定》的咨文中说:“我们必须把和平的机构坚实地放在……经济合作的牢固基础之上……国际经济合作的基石就是布雷顿森林关于国际货币基金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的建议书”……1947年,由美国、中国等23个国家签署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在其序言中指出其宗旨是“……通过达成互惠互利协议,大幅度地削减关税和其他贸易障碍,取消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等措施……”

——摘编自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等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20世纪初以来世界史的相关内容,自行拟定具体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论述。(要求:明确写出具体论题,论述须有史实依据)。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