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战后的西欧和日本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1979—1990年在任)上台后就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她主要采取四项措施,一是私有化,二是控制货币,三是削减福利开支,四是打击工会力量。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其改革背景的是
A.经济“滞胀”B.福利国家的弊端
C.凯恩斯主义失灵D.新经济的出现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工业革命之所以首先发生在英国,主要是由于该国在十六和十七世纪时,社会和政治结构、人民精神面貌以及价值标准已经发展到适合于工业化的程度。欧洲和北美轻而易举地实现工业革命,是因为这些地方有许多与英格兰社会相同的社会和文化模式……工业革命在漫不经心的观察者看来仅仅是经济和技术问题,实际上它是非常复杂的政治、社会和文化大变动问题。

——《欧洲经济史》

材料二   主要西方国家GDP年均增长率统计表(%)   

195119591960196919701979
法国4.85.74.1
美国3.34.23.2
日本7.211.66.1
联邦德国6.95.03.3
英国2.63.02.3
意大利5.56.63.2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为什么说工业革命是政治、社会和文化的大变动问题。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至20世纪60年代西欧经济增长的原因。
2023-07-02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来宾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41年,皮尔任首相不久,宪章派和反谷物法同盟的斗争双双进入高潮,对政府造成强大压力。皮尔明了:谷物法抬高了谷物价格,影响了工商业资本利润,降低了民众生活水准,是社会动荡的重要原因。而若将之废除,国外廉价谷物就会进入不列颠,降低食品和某些原料的价格,这不仅会使外商购买更多的英国产品,还会激发国内经济繁荣。1830年以来,保守党始终在野。皮尔政府认为只有实施政敌的自由主义政策,才有长期执政的可能。1845年以来的农业危机致使改革势在必行。倘若政府不及时采取果断措施从国外大批进口粮食有可能出现饥民暴动和社会动荡。1846年1月下旬,皮尔正式提出了废除《谷物法》的议案。经过4个月激烈辩论,在自由党的支持下在两院通过,由维多利亚女王签署生效。

——摘编自阎照祥《英国史》

材料二   1932 年初,英国议会通过《进口关税法》规定除小麦、肉类和英国不生产或短缺的原材料外,对所有进口商品征收10%的关税。与此同时,根据该法英国还成立了一个进口税建议委员会,只要该委员会认为符合国家利益,便可按提出申请的任何工业部门的要求对该工业进口商品征收不超过33.5%的关税。……1932至1937年间,来自外国的进口值由4.54亿英镑增加到6.24亿英镑,即增加了27 %;来自帝国内的进口值则由2.48亿英镑增加到4.05亿英镑,即增加了64 %。

——欧阳萍《从关税改革看英国经济发展战略的转变》


(1)据材料一概括《谷物法》废除过程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谷物法》废除的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经济政策的变化并简析这一变化带来的影响。
2021-03-28更新 | 303次组卷 | 3卷引用:广西梧州市岑溪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