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斯大林模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7 道试题
1 . 下列所示曲线图为某国在世界制造业中所占份额。该国最可能是
A.美国B.德国C.苏联D.日本
2021-09-02更新 | 188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丰城市第九中学2022届高三(日新部)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1927年联共(布)十五大,许多代表指出国家资金不足,缺少机器,农村党组织薄弱,干部政治水平低,强调集体化应该是缓慢的、谨慎的和长期的。据此会议决议:集体农庄的发展应和全面帮助个体贫农与中农经济相结合。由此可见,十五大的基本精神是
A.鼓励富农经济的发展B.促进新经济政策方针全面贯彻
C.开启工业化发展进程D.引导个体经济走社会主义道路
2021-05-28更新 | 222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抚州市临川一中暨临川一中实验学校2021届高三5月押题预测卷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从1931年开始,实行配给制的苏联将国营“外宾商店”向苏联公民开放,只允许使用黄金或外汇购物,并在欧美多个城市发布广告,其中一则广告语为“俄国的凛冬已至,向外宾商店汇款能让你们在苏联的亲戚朋友买到暖和的衣服、鞋子、衬衣……”。苏联此举旨在
A.借助危机进行政治宣传B.为工业化筹集所需资金
C.部分地延续新经济政策D.调整不平衡的经济结构
4 . 1927年10月,苏联布尔什维克党中央全会讨论了制定发展国民经济的五年计划,规定发展速度为年增4%。在12月的第十五次党代表大会上又把年增长率提高为9%。斯大林对这一发展速度仍不满意,最后确定工业产量每年增加19%—20%。这反映出
A.高速度高积累的特征B.应对经济大危机的需要
C.对新经济政策的贯彻D.苏联加强对经济的控制
2021-04-28更新 | 137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高考押题卷(一)历史试题
5 . 斯大林在1946年3月9日讲话中说“战争证明我们的经济体制是先进的,否则的话我们怎么能打胜第二次世界大战呢?”斯大林的话
A.论证了斯大林模式的优越B.揭示了二战胜利的根源
C.助长了苏联意识形态的僵化D.阻碍了苏联改革的深入
6 . 下表描述的是20世纪30年代出现的社会现象。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应对经济危机的相似做法B.国家干预经济的反应
C.对本国发展道路的合理探索D.美苏两国畜牧业发达
2021-01-24更新 | 229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萍乡市2021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7 . 有人认为,苏联“这件事”的重要意义在于将社会阶级中最占多数,且最富保守性的一部分,即农人阶级,予以彻底的刷新、改造,消灭富农,使其合乎社会主义化的条件。“这件事”
A.扩大集体农庄经营管理自主权B.整合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C.利用市场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D.打退敌人进攻巩固了新政权
2020-12-04更新 | 13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8 . 有人认为,苏联“这件事”的重要意义在于将社会阶级中最占多数,且最富保守性的一部分,即农人阶级,予以彻底的刷新、改造,消灭富农,使其合乎社会主义化的条件。“这件事”
A.打退敌人进攻巩固了新政权B.利用市场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
C.整合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D.扩大集体农庄经营管理自主权
9 . 苏联"一五计划"期间,通过外贸手段直接从西方市场上购买了大量的机器设备和技术,1929年,仅美国向苏联出售机器设备的商号就有一千多家。1931年,苏联购买机器设备的数量,约占世界机器设备出口总量的30%,到1932年,约占50%。这说明苏联
A.完全放弃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B.与美国的敌对关系得到全面改善
C.抓住国际机遇加快工业化建设D.计划经济体制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10 . 在新经济政策以后,苏联建立了集体化的合作农场和国营农场。但是,它们的作用只是将一个极无效率的小农农业转变成了一个同样极无效率的集体农业而已,并没有改变农村的面貌,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整个国家的经济结构。上述现象出现主要由于
A.集体农庄的自主经营权过大B.国家减少了对集体农庄的基本投入
C.以牺牲农民的利益发展工业D.集体农庄不利于先进生产技术的运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