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斯大林模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1927-1928年,苏联工业生产恢复到一战前的水平;1928-1933年,工业总产值增长了1倍多。苏联工业生产状况出现上述变化,主要是因为
A.政府成为工业化的主要推动者B.政府对资本主义经济原则妥协
C.扩大了工业企业生产的自主权D.保留了新经济政策的部分措施
2 . 下表是1913—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及重要工业品在欧洲和世界所占地位的排名,对该表解读符合实际的是
1913年1928年1932年1937年
工业生产总值5532
机器制造业4422
联合收割机21
电力151073
6644
石油2322
5553
A.1913—1928年停滞不前是因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影响B.“新经济政策”促进了1928—1932年工业地位的快速提升
C.1928—1937年工业不断发展得益于国家计划经济的开展D.在“斯大林模式”的指引下苏联经济得到了健康持续发展
3 . 苏联农业集体化资料统计表:
1918年1929年1930年1934年1937年
集体农庄(单位千个)1.657.085.9233.3243.7
集体化比重(占农户总数百分比)0.13.923.671.493.0
占总播种面积的百分比不详4.933.687.499.1

上表说明苏联农业集体化
A.解决了苏联的粮食危机
B.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发展
C.存在着急躁冒进的现象
D.有效地巩固了工农联盟
4 . 二战打开了苏联人的眼界,数百万穿着军装的苏联工人和农民走出国门后才发现,他们生活的“社会主义天堂”简直无法同“资本主义地狱”相比,甚至连战败国德国的生活水平也要高于战胜国苏联的生活水平。这表明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经不合时宜
B.新经济政策无法恢复国民经济
C.西方国家的经济发展遭遇了危机
D.苏联的农业与轻工业发展落后
5 . 1928年10月起,苏联开始实施计划经济,到1940年,苏联的工业总产值已跃居欧洲第一位。另一方面,从1934年开始的大肃反运动仅在1937—1938年间就有200多万人受到清洗,其中包括4万多名营级以上的高中级军官。这说明
A.斯大林模式利弊己被认识
B.大肃反促成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成就
C.苏联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
D.斯大林模式对苏德战争初期利弊并存
6 . 二战后现代化发展模式殊途同归。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在1945年之后,在理论上存在着两个相反的典型社会形态。其中一端最好的体现者是苏联,所有的资本都由国家拥有,按照需要提供给管理者和工人,所有的生产和交换都由公共权力机构预先制定计划。在苏联式社会主义中,政府的角色是无所不包的。另一端是由美国来代表的,这种体制之下经济交换通过市场机制进行,资本由私人所有,而私人所有者自己来选择投资渠道并决定工作机会的提供。
在实践上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体制都不是纯粹的,即使在资本主义国家,混合经济也是通则,只不过政府干预的程度有所不同。苏联体制的主要缺陷是政治和经济自由的缺乏,以及对个体主动性的抑制;美国体制的主要缺陷则是其周期性的经济危机,以及劳动者个人的经济安全面对着的威胁。在“二战”后的年代里,美国人力图纠正其缺乏经济安全的问题,其努力之巨,远远超过苏联人在纠正其缺乏自由的问题上所付出的努力。
——摘编自R·R·帕尔默《世界现代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分别指出二战后初期美苏的经济体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美苏任意一国经济体制的利弊。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简述20世纪四五十年代美国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在经济领域进行了哪些调整?为改变材料所述现状,苏联作出了哪些努力?
(3)指出苏联模式对20世纪50年代的中国有何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20世纪30至40年代,很多西方经济学家开始研究苏联。有人认为思想界、学术界对于苏联模式的推崇可能是“主流”。波兰经济学家兰格甚至认为苏联的经济体制可能会取代市场而做得更好。这表明
A.学习苏联成为当时的世界潮流
B.苏联“五年计划”成就得到一定肯定
C.西方国家放弃了对苏联的敌视态度
D.自由主义的经济理论已被摒弃
2017-06-12更新 | 387次组卷 | 15卷引用:江西省六校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联考历史试卷
9 . 苏联市场上大多数商品,都是禁止或限制私人携带出口的,所以在海关出口目录上,详细规定各类消费品的出境携带种类和数量,但对进口奢侈品(香烟、酒、化妆品)进行补贴。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政府鼓励发展民用工业的结果
B.工业化进程中畸形的经济结构
C.苏联综合国力长期落后于欧美
D.经济领域长期存在的冷战意识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928~1980年苏联居民的阶级(阶层)构成(%)

(注:l928年,苏联尚有4.6%的地主。资料贾春增(当代苏联社会等)、辽宁社科院社会学所《阶级、阶层及社会流动》等整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苏联居民的阶级(阶层)构成及其变化进行探讨(要求:至少形成一个观点,并史论结合进行概括分析,史料与史实要相互印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