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斯大林模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据统计,1933—1937年,苏联普通高校培养出的专业人才将近37万人,比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增加了将近20万人;各类中等技术学校毕业人数达62万多人,比第一个五年计划几乎增加了1倍。这表明苏联教育发展的目标是
A.提升全民的文化素质B.顺应科技革命的潮流
C.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D.建立完备的教育体系
2 . 1933年8月14日,苏联杂志《为了工业化》上写道:“美国的商业和科学与布尔什维克的智慧相结合,在三四年内已经产生了巨大的效果……”。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苏联实现了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国家工业化B.苏联改变了农、轻、重比例不合理的经济结构
C.苏联实现了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相结合D.西方的经济危机为苏联工业化创造了有利条件
2020-07-02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6月高考模拟文综历史试题
3 . 苏联在“一五计划”期间。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21.4%,国民收入增长年均15.5%;二五计划期间,苏联把工业的年均增长速度调低为16.5%,其中轻工业增长速度提高到18.5%,重工业增长速度降低为14.5%。这反映出
A.斯大林模式的确立奠定了经济发展基础B.苏联人民为新经济体制的推行做出贡献
C.苏联重积累轻消费的发展模式积重难返D.苏联领导人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1929年,外国资本主义国家与苏联签订了70多个技术援助协定;到1931年,外国专家与苏联达成的技术援助协定增长到124个,此后签订的技术援助协定逐年增加。这说明苏联
A.一五计划期间政府加大了工业投入B.改变计划经济管理体制
C.工业化建设以牺牲农民利益为代价D.极力改善与西方的关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929-1945年苏联和外国公司之间约有200个技术援助协议在执行,其中1930年执行的104个技术援助协议,约有84个是和美国、德国公司签订的。这说明当时苏联
A.经济政策不受意识形态限制B.加强与西方政府间的合作
C.经济建设受国际形势的影响D.工业化取决于西方的援助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928年7月,苏联以人民委员会的名义提出“活跃租让政策”口号,给予优惠,并在报刊上登出在矿业、加工工业、农业和土壤改良、建筑和住宅架设方面的租让意向计划。此举意在
A.深入推行新经济政策B.改变计划经济管理体制
C.积极应对经济危机冲击D.激活社会经济发展资源
7 . 苏联长期是谷物净出口国,但自1972年起,除灾年从西方进口大量谷物外,正常年景也需进口相当数量的谷物,为此每年都要支付大量外汇和黄金。据此可知
A.西方的滞胀危机迅速波及世界B.苏联的发展模式亟需转型
C.苏联已无力维系社会主义阵营D.布雷顿森林体系遭到打击
8 . 1931年,苏联领导人提出“技术决定一切”的口号,大力引进先进设备,取得良好成效。但直到1935年初,煤矿业的风镐和截煤机利用率分别为49%和74%。据此推知
A.口号不符合当时社会需要
B.技术人才的培养不足
C.经济危机影响苏联的建设
D.计划经济体制的严重制约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如表为1928-1934年苏联粮食总产量、收购数量和出口数量表(单位:万普特)。由此推知,当时苏联
年份粮食总产量粮食收购数量出口数量
19287330107027
19297170166017
193077102100480
193169502280520

A.工业化的发展进程加快
B.粮食减产受经济危机的影响
C.集权体制促进农业发展
D.市场经济发展促进粮食出口
10 . 1929年,苏联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1931年,苏联购买的机器设备约占世界机器设备出口总量的30%,1932年占到50%,而且是择优、低价购买。这表明苏联的工业化
A.提升了苏联综合国力
B.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
C.借助了有利国际环境
D.减少了社会制度对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