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斯大林模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 道试题
1 . 1936年苏联的一个文件报道,1932年在苏联工业部门工作的各种外国专家有6800多人,约有1700名美国工程师在重工业部门工作。外国专家纷纷前往苏联工作的原因是出
A.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B.苏美之间的矛盾已消除
C.苏联放弃斯大林模式D.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发生
2022-03-17更新 | 142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2 . 美国作家斯坦迪奇在《舌尖上的历史》中写道:“当预期中的大丰收没能实现时,地方官员奉命加强搜索被藏起来的存粮。在1932年11月的一场演讲中,斯大林认为农民故意阻挠他的集体化方案,借以挑战政权的威信。”这说明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
A.削弱了苏联政权的威信B.阻碍了经济体制的转型
C.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D.违背了农民自愿的原则
3 . 苏联1940年社会保险支出额(停止工作的退休金未计算在内)国民经济各部门平均每人为160卢布,而重工业为243卢布。1946年,则分别增为254卢布和357卢布。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苏联
A.新经济体制取得一定成效B.城乡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
C.国民经济领域发展不平衡D.保险业为实现工业化做出贡献
4 . 20世纪三十年代,当有人质疑在五年计划的指导下,苏联却有三分之二的大型企业利用美国的先进技术建成,会造成对资本主义国家的依赖时,斯大林表示:“以为社会主义的经济是一种绝对闭关自守,绝对不依赖周围各国,这就是愚蠢之至。”材料反映出当时苏联
A.实行了对外开放的政策B.重视引进外国先进技术
C.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D.意识形态发生重大变革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图是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苏联和美国的工业产值的增长速度图,据此可以推知        
A.美国的工业生产总值增速高于苏联B.“斯大林模式”造成苏联经济下滑
C.“冷战”导致了美苏经济此消彼长D.加强干预使美国走出“滞胀”危机
2020-12-19更新 | 331次组卷 | 24卷引用: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第六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6 . 1935年6月,访问苏联的法国文学家罗曼·罗兰写道:“我从这次旅行中得出的主要印象和感觉”是“无比高涨的生命力和青春活力的强大浪潮……他们正在为全人类更美的、最好的、灿烂的未来而工作”。在这一“浪潮”中突出的成果是
A.苏联迅速实现工业化B.组织成立集体农庄
C.工业产量居欧洲第一D.国民经济基本恢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933~1934年,苏联农民的小麦交售给国家的价格为每公斤3.2到9.4戈比;通过国家商业渠道销售的面粉每公斤零售价格最高约是400到500戈比。这说明当时苏联
A.集全部力量保障前线的胜利B.为迅速发展商品经济创造条件
C.把提高农民积极性放在首位D.举全国之力汇聚发展工业资金
9 . 1933年,在联共(布)十七大报告中,斯大林说,“工业化的迅速发展使工业产值在整个国民经济的总产值中占首要地位”,“工业中的资本主义已经消灭,而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现在是我国工业中唯一的垄断的体系”。这反映出当时苏联(     )
A.社会主义工业化成就突出B.斯大林模式已经得以确立
C.延续新经济政策某些做法D.加速推动农业集体化道路
2019-08-16更新 | 369次组卷 | 16卷引用:【省级联考】甘肃青海宁夏2019届高三5月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10 . 1927年,联共(布)十五大提出,合作社已成长为联合了数百万农户的强大机体,要通过合作社把小农经济引上社会主义道路,通过流通过程,同时也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通过生产本身的改组和联合,把个体的分散的生产单位改造成以新的技术(电气化等)为基础的大规模的公有化经济。由此可见当时苏联
A.准备调整农村生产关系
B.新经济政策推行效果显著
C.管理经济的手段单一
D.扩大了集体经济的自主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