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斯大林模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6 道试题
1 . 1925年,斯大林讲道:“资本家建立统一战线和举行联合进攻这种威胁会造成一个大圆箍,比任何时候都更紧地把我们全国束在苏维埃政权的周围,来反对帝国主义强盗。”材料所谓“大圆箍”的基础和核心是(     
A.华沙条约组织B.苏联人民浓厚的家国情怀
C.新经济政策成效D.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2023-04-09更新 | 324次组卷 | 4卷引用:天津市河北区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1926—1927年苏联所需要的机器设备超过1/3依赖进口,到1932年进口机器设备的比重下降到13%,1937年则只占0.9%并开始向国外出口机器设备。这说明(     
A.经济危机阻滞西方对外贸易B.新经济政策推动工业化进程
C.西方加强对苏联的经济封锁D.经济政策调整取得显著成效
2022·河北·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如表为1928年、1932年和1937年苏联拖拉机数量与农业集体化发展状况统计表。这表明
时间拖拉机数量(万台)参加农业集体组织农户占全国农户比例(%)
1928年2.71.7
1932年14.861.5
1937年56.193.0
A.农业生产力发展呈现良好态势B.工业化有力支持了农业集体化
C.农业集体化制约了工业化发展D.斯大林模式适应了苏联的国情
2022-05-09更新 | 276次组卷 | 4卷引用:历史-2022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天津卷)
4 . 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苏联大力发展中等技术教育,到1927年俄罗斯联邦就有672所中等技术学校。此外还成立工农速成班,招收未受过中等教育的工人和青年农民。这种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A.适应工业化建设的需要B.促进中等技术教育普及
C.完善新经济政策D.冲破西方技术封锁
2021-06-09更新 | 8582次组卷 | 70卷引用:天津市河北区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促进农村土地适度规模化经营是加速农业现代化和实现工业化的重要手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世纪到19世纪中期,英国圈地运动进入第二次高潮(见下表)。随着农业技术的进步,集约式耕作使独立经营的连成片的大农场成为迫切的需要。农业产量的增加和粮食上涨,使农场变成牧场的趋势减缓,而农场所需的劳动力比牧场多。同时城市逐渐兴起,工场和工厂的发展,吸收了被逐出土地的农民,这些因素都使圈地运动的阻力大大减小了,最终完成了圈地运动。

18~19世纪英国圈地运动表

项目             年份1760年以前1761~1796年1797~1820年
发布圈地法令208项1482项1727项
圈占农民土地310000英亩1830000英亩

——改编自杨民《土地改革与工业化的相互作用》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中期英国完成“圈地运动”的有利因素。

材料二  20世纪2030年代,在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中,绝大多数农户加入集体农庄,形成了集体农庄经济制度。农庄是国家直接支配的经济单位,其播种结构、播种面积、单产量、总产量、牧畜种类数量、农艺措施以及农畜产品的分配等各项指标,都由国家决定。为保证工业化所需资金,国家实行义务交售制,以远低于生产成本的价格收购农庄的产品。

——吕奔《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研究(19271939)》


(2)结合材料一、二,与英国相比,苏联在推动农业生产规模化方面有何显著特点?

材料三  2011年,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农民卢伟创办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用租赁、托管、带地入社的形式把社员们的土地整合在一起,并雇专人来干农活,土地丰收之后再付给社员报酬。因为最初加入的农民不多,土地不集中连片,大型农机具派不上用场。于是,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改良耕种技术提高粮食的产量,增加农民的收益,并以此激发农民加入的积极性。随着农民的陆续加入,土地逐渐连成了片,大型农机具就有了用武之地。如今,该县共有324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适度规模经营面积达150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的38%。

——摘编自《学习强国》


(3)依据材料三,分析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作用。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农村土地开发利用的认识。
2021-05-16更新 | 209次组卷 | 3卷引用:天津市红桥区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工业化之初,特别是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斯大林巧妙、及时地抓住了资本主义严重经济危机的大好时机,利用西方资本家迫切需要向国外输出商品、寻求销售市场的要求,大量引进外国技术。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机器设备购买者。

——摘编自王金存《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七十年》

材料二   ……二战后的紧迫形势正在削弱温和派政治人物的力量,除了西方盟国,这些政治人物得不到什么支持,政府内外都受共产党人打压,共产党在任何地方都比战前任何时候强大得多,有时甚至成为国内最大的政党和选举力量。……1946年农业欠收,19461947年接着出现严冬,这些情况使欧洲政治人物和美国总统的智囊团感到不安。

——摘编自(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极端的年代》


(1)依据材料一,指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苏联30年代工业化之间的关系,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联30年代工业化的成果。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政治人物和美国总统的智囊团感到不安”的原因,并说明美国在1947年是如何应对“不安”的?
2021-05-08更新 | 318次组卷 | 2卷引用:天津市部分区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2021·山东聊城·二模
7 . 近代以来,工业文明逐渐取代农业文明。在这一过程中,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各国工业总产值在世界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不断变化。下图所示各国工业总产值所占比重应出现在
A.1922年B.1928年C.1937年D.1945年
8 . 1918-1920年苏俄为取得国内战争的胜利,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斯大林时期,苏联的国家经济政策又发生了变化,形成了斯大林模式。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斯大林模式
A.是苏联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作出的选择B.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加以国家宏观调控
C.影响了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的制定D.日后阻碍了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发展
9 . 下面是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中部分行业计划指标和实际完成数统计表,下表反映了苏联
煤炭生铁汽车
计划指标7500万吨1000万吨10万辆
追加指标1700万吨20万辆
实际完成6400万吨616万吨2.39万辆
A.国民经济迅速恢复发展B.斯大林模式受到严重冲击
C.基本实现了国家工业化D.快速建设社会主义的愿望
2021-04-11更新 | 547次组卷 | 5卷引用:天津市河北区2021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20-30年代,社会主义苏联在短短十几年里,成功地把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建设成为世界第二大工业国,走完了西方几乎花二百年才走完的路程。……1933年期间,苏联大批引进先进技术设备,高薪聘请大批外国专家和技工,派遣2000多人出国考察、学习和留学。

——《苏联兴亡史》

“(苏联)五年计划 (1928-1932年)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尤其是因为同一时期西方经济的崩溃。……因此,原先的怀疑态度转变为真正的兴趣,有时转变为模仿”

——斯塔夫里阿诺斯 《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三十年代苏联取得的巨大成就及原因。从西方自身境况角度指出其对苏联从“怀疑”到“模仿”的态度转变的原因,这种转变说明了什么?

材料二     1978年到1984年,城市企业改革主要是通过扩权让利,使企业拥有一定的经营自主权。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指出:“要突破把计划同市场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明确认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必须自觉依据和适用价值规律。”1984年到1988年,国家指令性计划工业产品品种由1123种减至50种。1983 年后,私营经济成批出现。1988 年,国家以法律形式确认了私营经济的合法地位。……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王玉茹《中国经济史》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经济发生变化的表现和历史背景。
(3)根据材料一、二,概括经济体制变革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2020-08-01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北辰区2020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