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斯大林模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以下1917年后列宁革命生涯的时序图中,?处应填:
A.《和平法令》B.《四月提纲》C.《土地法令》D.斯大林模式
2021-01-06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长宁区2021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2 . 世界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广义现代化指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文明在各个方面所发生的一种深刻变化,它既是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传统政治向现代政治、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转变的历史过程及其变化,又是不同国家和地区追赶、达到和保持世界先进水平的历史过程及其变化。

——何传启:《21世纪末中国全面实现现代化》


(1)材料中的“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传统政治向现代政治的转变”分别是指什么?
(2)简要叙述18世纪以来的世界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3 . 下图是20世纪30年代某国的宣传画,该国家是
A.德国B.英国C.美国D.苏联
4 . 2007年是俄罗斯“中国年”。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和俄罗斯总统普京于3月27日共同出席了在莫斯科举办的“中国国家展”开幕式并参观展览,中俄关系有了新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勤劳勇敢智慧的俄罗斯人民创造了悠久灿烂的文化,书写了顽强奋斗的历史,为世界文明和人类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

——胡锦涛主席在“中国年”开幕式上的致辞

材料二:中俄两国间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已进入第二个十年期。现在的中俄关系是18世纪以来最为平等的双边关系。在经历过动荡的20世纪后,中俄关系已走过了爱与恨,目前处于一种受战略利益驱动的“思想契合期”

——香港《亚洲时报》

材料三:回顾苏联解体的历史,看看近16年来这片土地上发生的变化,人们不免感慨万千。一个昔日的世界超级大国似乎顷刻间就瓦解了。汲取苏联从兴而衰直至解体的教训,正成为各大国特别是新兴大国崛起过程中的必修课程。

——香港《亚洲时报》


(1)材料一中俄罗斯人民对“世界文明和人类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前期的具体表现有哪些。
(2)对于俄罗斯人民在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方面的“贡献”,中国共产党人有何继承与发展?
(3)在你看来,材料二中近现代历史上俄国(苏联)对华关系的“爱与恨”有何表现?各举一例说明。
(4)材料三中苏联解体是在什么时候?你认为从苏联的兴亡中应该汲取哪些经验教训?
2020-02-10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2009届上海市徐汇区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霍布斯鲍姆在《极端的年代》中写道“(1929—1932年)在思想知识界及政治舞台上,共有三股势力争霸。马克思共产主义是其一。第二种势力则是改良式的资本主义。至于第三条路,就是法西斯路线了。”这“三股势力”的典型代表分别对应的是
A.苏联、日本、德国
B.中国、德国、日本
C.中国、美国、德国
D.苏联、美国、德国
2019-11-05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杨浦区2016年高三4月质量调研(二模)历史试题
6 . 某国曾因社会发展不均,爆发革命,推翻既有政府;新政府为巩固政权,开创出一条与众不同的现代化道路,实行计划经济,受经济危机影响相对较小。该国是
A.法国
B.日本
C.俄国
D.英国
2019-11-01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浦东新区2015年高三第三次模拟考历史试题
7 . 一因致多果

英国史家霍布斯邦说:“发生于二十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使人们认为苏联的经济制度(指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引者注)成为一条全球性的可行之路”。


问题
(1)为什么“二十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会让人们将“苏联的经济制度”与危机后的“全球性的可行之路”建立起联系。
(2)为应对“二十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美国和德国分别选择怎样的应对方式,这些方式对之后十余年的两国历史发展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2019-11-01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静安、青浦、宝山区2015届高三下学期教学质量检测(二模)历史试题
8 . “计划经济”“高度集权”为特征的社会主义经济模式建立于
A.沙皇时期
B.临时政府时期
C.苏联时期
D.苏俄时期
2019-03-15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嘉定区2019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一模)学科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10-11高三上·上海·期中
名校
9 . 1921年后,苏俄实行粮食税,采取租让制和租赁制,允许自由贸易推行按劳取酬,这一系列做法和1934年后斯大林推行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中实行的政策最大的不同是
A.政策推行的社会背景不同
B.政策实行后的结果不同
C.政策实施的根本目的不同
D.政策所涉及的经济体制不同
10 . 1928年7月,斯大林指出:“农民不仅向国家缴纳一般的税,而且他们在购买工业品时还要因为价格较高而多付一些钱,这是第一;而在出卖农产品时多少要少得一些钱,这是第二。这是一种类似‘贡税’的东西,是一种类似超额税的东西。”这一做法
A.给苏俄带来了严重的经济危机B.不利于斯大林模式的确立
C.较好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D.为苏联工业化积累了资金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