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斯大林模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20世纪30年代初,苏联领导人曾在一次演讲时强调:“已经是布尔什维克自己成为专家的时候了……技术决定一切。”这一思想(     
A.完全符合当时的苏联国情B.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一致
C.推动了苏联经济模式的形成D.延续了新经济政策的精神
2022-11-16更新 | 228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九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三模历史试题
2 . 1928-1932年,苏联推行“一五”计划,国民收入用于积累的比重一直稳定在30%左右,其中农业部门提供的资金比例则高出平均值,甚至出现农民收入的一半都以“工农剪刀差”的形式流入到工业部门中,而当时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积累率则为15%。这反映出当时的苏联(  )
A.政府主导了国民经济的发展B.国民为现代化付出巨大牺牲
C.工业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D.集体化运动挫伤农民积极性
2022-06-27更新 | 552次组卷 | 6卷引用:江西省重点中学协作体2022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3 . 1926-1927年度,苏联的农业商品率仅为11%,其中集体农庄的商品率为33.4%;到1928-1929年度,集体农庄的商品率达到了38.2%,而小农经济的商品率只有10%左右。这说明
A.苏联全盘农业集体化基本完成B.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形成
C.商品货币关系促进了生产发展D.农业集体化更利于国家工业化
2022-05-09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2022届高三5月适应性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4 . 1929-1940年,苏联高等和中等学校培养的专业技术干部达426万人,工厂技术学校培养的熟练工人达235万人。此外,苏联还开设了大量不脱产的技术学习班。苏联这种做法旨在
A.加快国家工业化的发展B.应对经济危机的困难
C.为冷战储备战略性人才D.争取卫国战争的胜利
2022-04-12更新 | 307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2022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30年前后,斯大林指出,“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了五十年甚至一百年,我们应当在10年内跑完这段距离……或者我们做到这一点,或者我们被人打倒”,“那些胡说必须降低我国工业发展速度的人,是社会主义的敌人,是我们阶级敌人的代理人”。据此可知,斯大林的论断
A.将经济发展与政治需要相结合B.以追求建设速度作为终极目标
C.推动苏联工业建设道路的开展D.导致经济政策转向了自由生产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从1931年开始,实行配给制的苏联将国营“外宾商店”向苏联公民开放,只允许使用黄金或外汇购物,并在欧美多个城市发布广告,其中一则广告语为“俄国的凛冬已至,向外宾商店汇款能让你们在苏联的亲戚朋友买到暖和的衣服、鞋子、衬衣……”。苏联此举旨在
A.借助危机进行政治宣传B.为工业化筹集所需资金
C.部分地延续新经济政策D.调整不平衡的经济结构
7 . 1927年10月,苏联布尔什维克党中央全会讨论了制定发展国民经济的五年计划,规定发展速度为年增4%。在12月的第十五次党代表大会上又把年增长率提高为9%。斯大林对这一发展速度仍不满意,最后确定工业产量每年增加19%—20%。这反映出
A.高速度高积累的特征B.应对经济大危机的需要
C.对新经济政策的贯彻D.苏联加强对经济的控制
2021-04-28更新 | 137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高考押题卷(一)历史试题
8 . 斯大林在1946年3月9日讲话中说“战争证明我们的经济体制是先进的,否则的话我们怎么能打胜第二次世界大战呢?”斯大林的话
A.论证了斯大林模式的优越B.揭示了二战胜利的根源
C.助长了苏联意识形态的僵化D.阻碍了苏联改革的深入
9 . 下表描述的是20世纪30年代出现的社会现象。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应对经济危机的相似做法B.国家干预经济的反应
C.对本国发展道路的合理探索D.美苏两国畜牧业发达
2021-01-24更新 | 229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萍乡市2021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10 . 如图为苏联前两个五年计划执行的结果。据结果可推知,这一时期苏联
第一个五年计划,即1928—1932年重工业增长241%,轻工业增长95%。第二个五年计划,即1933—1937年重工业增长140%,轻工业增长100%(近一倍),某些重要产品及日用必需品的生产甚至增加了两倍。

A.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B.经济结构失调现象日益加重
C.已实现国家工业化目标D.已放弃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