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戈尔巴乔夫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6 道试题
1 . 口号是历史的浓缩,通过它们可以还原一段真实的历史。下列口号出现在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期的是
A.“废除余粮收集,拥护固定粮食税”
B.“谁不加入集体农庄,谁就是苏维埃政权的敌人”
C.“开垦、开垦、再开垦”
D.“建立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2020-07-13更新 | 211次组卷 | 24卷引用:2014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2反馈检测: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1986年在苏联流传着一则笑话,这则笑话把苏联比作一列因铁轨已到尽头,无法继续前进的火车。每个领导人都以自己的方式处理这场危机:斯大林下令把司机和列车员枪决;赫鲁晓夫则为他们平反;勃列日涅夫把窗帘拉上并命令左右摇动列车,造成列车正在运行的假象;戈尔巴乔夫则拉开窗帘,把身子探出窗外大声喊道:“前面没有铁轨了,前面没有铁轨了!”


(1)从材料一看,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的经济改革对苏联经济的作用如何?
(2)材料二中1986年苏联“无法继续前进”时,戈尔巴乔夫是如何解决“铁轨”问题的?结果如何?
2020-06-25更新 | 11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年春高一历史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一课一练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列宁晚年已经深感对党和国家官员实行监督以杜绝官僚主义和腐败现象,防止个人专断问题的重要性,可惜列宁逝世过早,并未找到一个好的办法。后来,苏联逐渐背离了十月革命为建立比资本主义国家更高民主的原则,党的民主空气缺乏,等级制度严格,领导个人专权常常导致一些重大决策的失误;缺乏有效监督致使党内产生特权阶层,引起党群关系的恶化,僵化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常使国家财产被视为“无主人的财产”,生产成果分配的不合理使群众丧失了生产的兴趣;工农的主人地位仅仅成为宣传的口号。苏联共产党的演变不仅逐渐失去了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更为后来的反对派反对共产主义提供了借口。

——摘编自《十月革命:必然性、历史意义和启迪》

材料二   1991年12月27日,谢瓦尔德纳泽对德国电视台发表谈话时表示,对苏联的解体感到“羞愧”和“耻辱”。乌克兰总统克拉夫说:“造成苏联今天的局面是谁的错?谁应该受到责难?苏联的解体是公开性时期开始的。”莫斯科出版的《独立报》则直接指出:“是的,戈尔巴乔夫造成了苏联的混乱,毁灭了这个帝国。”

——摘编自王斯德、钱洪《世界当代史》


(1)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苏联解体的原因。
(2)有人说“苏联解体标志着社会主义运动的失败”,这种观点对不对?为什么?
(3)从苏联解体中,我们应该吸取怎样的教训?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安启年:苏共亡党的根本原因在于它未能成功的进行改革,这是全部问题的关键。赫鲁晓夫最先发动改革,但他为人鲁莽,改革过于随意,准备不足,不讲策略,很快失败。勃列日涅夫反对改革,因循守旧,失去了改革斯大林模式、创新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机遇,使各种问题不断积累,日益严重。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执行了错误的方针,导致国家解体,共产党下台。历史地看,苏联共产党要么反对改革,要么沿着错误的方向改革。在苏共亡党的问题上,应当负责任的不仅是戈尔巴乔夫,还有勃列日涅夫、赫鲁晓夫以及那些反对改革的人。

——吴恩远等、陈叶军采访整理《苏联解体的历史反思》


(1)对比材料一中图片1和图片2,你发现有什么明显不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回答苏联解体的原因有哪些?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苏联改革的措施和结果分析,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2020-05-17更新 | 141次组卷 | 1卷引用:第20课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人教版高中历史(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同步练习
5 . 1991年12月26日,苏联解体是社会主义运动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表明社会主义运动出现重大挫折。在这一过程中,试图阻止苏联分裂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A.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B.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改革
C.俄罗斯发表主权宣言D.1991年“八·一九”政变
6 . 前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在1991年12月25日辞职演讲中说:“我们什么都多:土地、石油和天然气、其他自然资源;智慧和才能也都不错。我们的生活却比发达国家差的多,越来越落在他们的后面。……”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模式的僵化B.军备竞赛的拖累
C.东欧剧变的影响D.西方的经济封锁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赫鲁晓夫担任苏共总书记后,决定东部大开发,以党的名义号召全国青年向荒地进军,一哄而上,掀起了苏联历史上有名的“开垦处女地运动”。由于选择优先发展农业,不符合当地的自然地理条件和环境,结果不仅粮食产量上不去,脆弱的生态环境也遭到严重破坏。1964年赫鲁晓夫下台,苏共承认这个时期农业政策有错误,开垦运动得以停止。

材料二


材料三 下表为1981-1990年苏联经济增长率(%)简表

年份1981-19851986-19891990
社会总产值3. 31.8-2
国民收入3. 21.0-4
劳动生产率3. 1-2

(1)根据材料一,概括赫鲁晓夫大力推广种植玉米给苏联农业带来的不良后果。
(2)材料二中图表反映的是哪一位苏联领导人执政时期的什么历史信息?
(3)材料三中,1990年苏联经济发展出现负增长的主要原因有哪些?综合上述材料,你可以得出哪些启示?
2020-04-14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9课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1
8 . 苏(俄)联在七十余年的历史进程中,经历了如图所示的几次较大规模的政策调整。这些政策

A.有利于巩固工农联盟B.巩固了集体农庄的基础地位
C.贯穿计划经济的理念D.反映出农业问题的复杂性
2020-04-09更新 | 918次组卷 | 27卷引用:2020届四川省成都市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9 . 戈尔巴乔夫改革导致苏联解体,而中国的改革开放给中华民族发展以崭新的前景。中苏改革的不同结果,给我们最大的启示是
A.改革应从本国实际出发
B.要时刻警惕帝国主义的和平演变
C.改革应坚持共同富裕的发展策略
D.改革步伐要尽快适应国际形势发展
2019高三上·全国·专题练习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苏改革对比简表

中国改革苏联改革
1978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签订包产到户“红手印”;1980年,中共中央发出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文件
1979年7月,颁布《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创办经济特区
1980年12月,颁发第一个个体工商业执照
1982年,中共十二大提出“走自己的遒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987年10月,中共十三大提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1992年1月,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同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目标
1997年,中共十五大确立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住
2001年12月11日,中国加入WTO
2018年,中国GDP总量达到90.03万亿人民币,居世界第二位。
1961年,苏联大规模扩大垦荒与玉米种植;同时以国家收购制代替又务交售制
1964年10月,赫鲁晓夫被迫退休
1965年9月,苏共中央实施新经济体制,运用价值规律,扩大了企业自主权
1982年11月,勃列日涅夫病逝。苏联经济继续滑坡
1985年3月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承认企业是独立的商品生产者,要求企业主要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打破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允许个体经济存在
1987年11月,戈尔巴乔夫发行《改革与新思维》一书,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与“新思维”
1991年12月25日,苏联解体。


依据材料并结合中苏改革的相关知识,选择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并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明确,中苏关联,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