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 道试题
1 . 语言影响力与国家实力密切相关,涉及使用人数,经济实力,在国家科学、外交、社会文化中该语言的重要性等方面。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当今世界语言影响力首推英语。18、19世纪(英式)英语大举传播并问鼎世界。……二战后,在英语的传播中美国居于主导地位,到2005年,三分之二以上的英语母语者使用美式英语。
材料二:(中国)1952年开始院系调整时,撤销合并大部分学校的英语系科,德语、法语等语种也被缩减。1953至1956年间,全国俄文系人数大幅增加到12477人。
材料三:孔子学院是中国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于2004年开始在世界各地设立的推广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与国学的教育文化机构,截至2013年,全球已建立435所孔子学院。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8、19世纪英语大举传播的社会背景。并简要分析美国为什么在二战后的英语传播中居于主导地位?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50年代中国俄文系人数大幅增加的原因。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学院在海外快速发展的动力有哪些?
(4)有人认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英语将会成为真正的世界语言。你是否认同这种观点?结合所学知识阐明你的理由。(忽略语言本身的因素)
2014-07-25更新 | 305次组卷 | 2卷引用:2013-2014年广东广州市越秀区高二下期期末调研文综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在当今全球化背景下,各国在移民政策上都给予所需要的外籍人士以长期居住权,使之享受准国民待遇,即所谓的“绿卡”制度。这一做法(       
A.滋生了“崇洋媚外”心理B.改善了工人阶级经济生活条件
C.加快了高层次人才的流动D.促进了西方国家经济的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著名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当今时代的希望和危险远远超过世界历史上的任何时代。人类还从未看到展现在他们面前如此灿烂夺目的前景,但人类同样也从未见识过潜伏在这种景象后面的蘑菇云。”材料主要反映了
A.全球化背景下机遇与挑战并存
B.核武器严重威胁人类社会生存
C.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的存在
D.环境污染、能源危机日益严重
2019-04-11更新 | 608次组卷 | 16卷引用: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世界各国大多数经济专家认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家之间的竞争使民族国家推行本国政策的能力受到削弱,过去国家间的经济谈判涉及一些国家行为,而今涉及国家内部制度。这表明经济全球化
A.促进国家之间的友好合作
B.缓和各国之间的矛盾
C.损害部分国家的经济主权
D.加剧各国之间的矛盾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人类进入近代以来,各国的孤立状态逐渐被打破,各国之间的联系不断扩大、日益频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材料二:1941年,美国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不久,负责国际事务的美国财政部官员怀特,就开始构思旨在恢复国际货币稳定的计划。他认为,世界经济应该建立在国家间合作的基础上的竞争。而不是霸权或者闭关锁国,这就是怀特计划,它的真实意图是建立以美国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

——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必修二》

材料三:20世纪后半叶,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自由的全球贸易体系以及稳定而灵活的汇兑体系为发展中国家出口的快速增长创造了有利的环境。……外国投资和外国贷款等形式的资本流动促进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发展中国家也组建了区域性经济团体,如“东南亚国家联盟”,致力于消除地区间的贸易壁垒。

——沈汉主编《资本主义史》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15世纪末的哪一重大事件?该事件对世界市场的形成有何影响?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二战后初期美国为建立新的世界经济体系采取的措施,并评价该体系对世界经济的机极影响。
(3)依据材料三,概括20世纪后半叶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挑战。
6 .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主权正在越来越多地向政府间国际组织转移。比如,向联合国、地区组织转移政治、外交和军事权利,向WTO、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全球公司转移经济权利。此现象出现的背景是
A.信息化趋势B.全球化趋势C.多极化趋势D.城市化趋势
7 .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日本的重要战略三大目标是与美欧平起平坐、主导亚太、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日本积极谋求成为政治大国的背景包括
①政治多极化格局的形成
②日本经济的崛起
③两极格局的动摇
④日本右翼势力的膨胀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8 . 中国政府承诺:“关税总水平由2001年的14%降低到2005年的约10%,其中工业品由13%降至约9.3%。”这一承诺出现的背景是(   
A.开始城市经济体制改革B.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C.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D.邓小平的南方谈话
9 . 以主题为引领的情境是历史学习的重要基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学习情境:构建单元知识体系


材料二   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发生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这时跨国公司已能在全世界进行资源配置,并在全球进行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全球化之所以发生在这个时候,第一靠全球的信息网络化,第二靠全球向市场化的变革。前者为全球化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后者为全球化提供了体制的保障。

——陈宝森《经济全球化进程刚刚开始》


(1)根据学习情境,在C处填写一项史实,并结合单元主题说明理由。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三十年来经济全球化趋势发展的原因。
10 . 城市是人类历史的重要产物。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除罗马时代留下的城市之外,西欧中世纪绝大多数城市是11世纪贸易再次兴起的产物。其中占领先地位的是威尼斯、比萨等意大利市镇。这些市镇的商人们迅速地和拜占庭帝国,亚洲的巴格达,以及北非开罗等强大的城市建于立起繁盛的商业。商人们带回来的产品不仅在意大利,而且在日耳曼、法国和英国引起了人们大量的需求。其结果定开辟了许多新的市场。城市和市镇迅速发展,以致于到了14世纪,有些地区的一半人口从农业转到商业和工业。

——据(美)爱德华。伯恩斯等《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经济和文化间的频繁交流加速了全球化的进程,极大地影响了城市的不同方面,或者说,在某些情况下,完全重塑了城市。全球化改变了城市的传统定位,城市从面对国内经济和当地经济转而面对全球经济。

——(美)安东尼.奥罗姆《城市的世界》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中世纪后期西欧城市兴起的原因,并概括其影响。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政府推动中国城市融入全球化的战略步骤,并谈谈中国城市融入全球化的意义。
2021-07-09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