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经济全球化需要全球范围内的分工与协作,需要贸易走向自由化,但历史现实中却经常要面对各种原因而产生的保护措施。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29年4月,众议员霍利和斯穆特联名提出了新的关税法议案,对农产品和若干种工业品的进口税率作了新的提高。在它修订的1225种商品的进口税率中,提高税率的进口商品有890种,美国进口的平均税率由38.2%提高至55﹒3%,达美国历史上最高关税水平。该法案于1930年6月17日在全世界各国包括美国近1000名经济学家的抗议中经胡佛签署成为法律。

——查·金德伯格《1929—1933年世界经济萧条》

材料二 20 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再次成为支配世界发展的新趋势。这次经济全球化无论在发展的深度和广度上,还是在推进速度上都超越了以往。本轮经济全球化与早期的经济全球化最重要的区别之一,就是建起一套对全球市场开放的国际经贸规则体系;包括WTO的多边经贸规则体系,IMF和世界银行主导的金融开放与援助发展的全球规则体系,以及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建立的跨境制度规则体系。其意义在于: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通过国际经济组织、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初步建立全球(地区)通行的国际市场规则和行为规范。本轮经济全球化的另一个特点是,发展市场经济成为各国经贸联系的共同基础。

——摘编自《对经济全球化趋势的理论思考》

材料三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贸易保护主义倾向日益明显。特朗普执政后,秉持“美国经济利益第一”原则,只看重美国的绝对经济收益,且只维护美国自身的经济利益。但是并没有取得预想的收益效果,相反在损害美国自身的同时还侵害了其他国 家的合理利益,给世界经济的平稳运行带来巨大消极影响。

——周亚鹏《特朗普政府“美国优先”贸易政策研究》


完成下列要求:
(1)根据材料一指出《斯穆特一霍利法案》出台的历史背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国际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以史实概括说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无论在发展的深度和广度上,还是在推进速度上都超越了以往”。
(3)历史证明贸易保护主义不是解决危机的最好途径。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给特朗普政府提出合理的建议。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2018年3月23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正式签署对华贸易备忘录。对从中国进口的600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并限制中国企业对美投资并购。4月5日,中国就美国进口钢铁和铝产品232措施,在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项下向美方提出磋商请求,正式启动争端解决程序。中美贸易战中的某些现象说明
A.美国经济衰落趋势在不断加强
B.世贸组织是解决争端的唯一途径
C.经济一体化使贸易战不可避免
D.全球化背景下出现国家主权让渡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弗兰克《白银资本:重视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

材料二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迅速推进,成为美国“新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美国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建立起新型的产业间分工体系,而从旧有的产业中解放出来的生产要素则用于发展高科技产业。美国积极推行以拓展海外市场为核心的贸易政策,克林顿政府制定了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出口战略,进出口的快速扩张为新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极大的牵引力。美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为美国带来了巨额的进出口,外国对美国的直接投资也给美国带来了巨额的资本净流入,其中外国直接投资有相当部分流入了高新技术产业。

——王清平《论美国新经济的实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6世纪以来西欧在全球贸易中的地位发生改变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比18世纪前后,概括19世纪的西欧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变化并分析促成这一变化的原因。
(3)根据材料二,分析经济全球化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美国“新经济”发展提供的有利条件。你认为克林顿政府的“新经济”政策措施对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有何借鉴之处?
4 . 工业革命、市场经济和经济全球化,是改变人类命运和世界面貌的三位一体历史过程。

材料一   大工业建立了由美洲的发现所准备好的世界市场……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它们的产品不仅供本国消费,而且同时供世界各地消费……它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使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使东方从属于西方。

——马克思《共产党宣言》(1848年)

材料二   只要发展市场经济,全球化趋势就具有不可阻挡之势。19世纪,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发动了第一次经济全球化浪潮。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反思第一次经济全球化利弊得失的基础上,世界进入了“战后秩序”时期。……美国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领头羊……至今记忆犹新的是,曾经进行过非市场经济发展道路的最辉煌尝试的原苏联东欧国家和中国等亚洲国家,在20世纪实行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制度……但最终未能取得成果:或者解体,或者“归顺”市场经济。

——金碚《论经济全球化3.0时代》

材料三   在新的起点上,文明将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实现更广互利共赢。……中国的发展得益于国际社会,也愿为国际社会提供更多公共产品,我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旨在同沿线各国分享中国发展机遇,共同繁荣。

——习近平2016年《G20工商峰会主旨演讲》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原因。并以中国为例概括世界市场的形成对“未开化和半开化国家”的双重性影响。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构建世界经济“战后秩序”的原因?试从全球经济视角分享原苏联东欧等国家经济体制转变的主要影响。
(3)据材料三,列举史实说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是如何应对全球化的?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推动19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15世纪晚期开始,英国就展开了长达三百多年的保护主义探求。1485年亨利七世推出了大力支持羊毛工业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1587年完全禁止羊毛出口;1690年道过“羊毛法章”禁止进口殖民地的羊毛制品,1700年英国议会通过一项禁止销售印度棉布的法令。1721年,英国首相沃波尔以提升制造业为目标,推行明确的重商主义政策改革。1760年至1830年是英国产业革命时期,虽然亚当。斯密在1776年发表的《国富论》中提倡自由贸易,但是1815年英国仍通过了新的谷物法,提高了对农业的保护力度,一直到1846年,当英国产业革命已经完成相当一段时间后,英国才通过取消《谷物法》,开始了维护其工业绝对领先地位的贸易自由化进程。

——摘编自张学博《英美历史上的贸易保护主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中期英国实行自由贸易政策的原因。

材料二 古代中国处于东亚朝贡贸易体系的中心。明清时代,面对近代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统治者坚持把贸易归入朝贡体系,“凡贡使至,必厚待其人”,对他们携带的货物,“皆倍偿其价”。于是各国纷纷来“贡”,导致“岁时颁赐,库藏为虚”。但是,在朝贡贸易中,中国政府并不是无所要求,更不是不讲回报。而是政治动机大于经济目的,力图造成“四海宾服,八方来仪”的宏大场面

——齐海《朝贡外交和朝贡贸易》


(2)依据材料二,分析明清时期朝贡贸易的特点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材料三 中国对外贸易历史源远流长,富有东方特色的商品和手工技术出口传播到世界许多地方。明清时期曾实行“海禁”政策,鸦片战争后,中国对外贸易发生了巨大变化。1843年至1895年,进口由18400千两增加至171697千两;出口也由25460千两增加至143293千两。进口以消费资料为主,占70%至80%以上;出口以农矿原料及手工业品为主,占80%。1863年,赫德担任中国海关总税务司,改革海关建制,提离了关务行政效率。洋务运动时期,王韬等人提出“商战”和“翼护”外贸利权的思想。《辛丑条的》签订后,清政府先后设立外务部和商部,并陆续派遣领事分驻各国,经办对外贸易有关事务……20世纪上半叶,中国政局动荡,战乱不断,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在经济日益全球化的今天,中国加速与世界经济的融合。中国对外贸易额1978年为206亿美元,2016年达到3.685万亿美元。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世界经济形势变化,中国外贸压力趋紧。据商务部统计,我国已连续21年成为全球遭遇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连续10年成为全球遭遇反补贴调查最多的国家。

——摘编自廖良辉《对外贸易研究》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清对外贸易的主要特点。并就中国应该如何应对反倾销调在提出合理化建议。
2019-07-22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晋中市祁县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737年出版的《莱布尼茨哲学发展史》指出,莱布尼茨思想有两个源头,一是西方的柏拉图,二是东方的中国哲学。1773年霍尔巴赫在《社会的体系》中赞美孔子把政治与道德结合,以至于“在中国,理性对于君主的权力发生了不可思议的功效”,他主张以德治国,要求“欧洲政府必须以中国为模范”。汤因比和池田大作研究发现,欲使破碎的世界整合,唯有靠中国而不是西欧或西欧化的国家,中国宗教世界观中存在的人道主义,如佛教所具有的合理主义,道教顺其自然的直感,将使中国文化成为世界统一的文化主轴。

——据王文科、白风城《论中国文化哲学对近代欧洲的影响》整理

材料二   由于19世纪末欧洲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均居于优势地位,欧洲人自然会这样认为:他们的卓越地位来源于其文明的优越性,而这则又反映出他们作为一个种族的优越性。他们深信上帝创造的人是不同的,它将白人造得更聪明,所以白人能指导劳动,能指引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劣等种族。这样就有了“白人的责任”这一概念

——用理想主义的责任来掩盖当时的帝国主义的一种说教。——摘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2017年11月30日至12月3日,中国共产党在北京举办了一场规模空前的全球政党大会。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讲话,来自120多个国家,200多个政党和政党组织的领导人齐聚北京,共商大计。这次大会名为“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主题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建设美好世界:政党的责任”。

媒体报导:这样的大场面,在世界政党史上可谓罕见。在中共十九大后开这样的会是非同寻常的,也是内涵深刻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是中共、中国推行全球治理模式、治理理念的伟大尝试,是中国全球治理政策的核心价值观念。



——摘编自央视新闻的报道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传统文化对18世纪欧洲的影响,说明“欲使破碎的世界整合,唯有靠中国(文化)”的根据。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欧洲与当今中国对全球治理的不同之处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历史上的海上丝绸之路是在东亚直到非洲东海岸之间一系列港口组成的海上贸易网络,从唐后期到宋朝形成高度繁荣态势,促成了贸易交流与地理知识、航海科技的传播。在古代这就是中国与南亚、东南亚各国和平友好往来的见证,也反映了中国在历史上的强大时期与周边国家睦邻友好,注重平等的经贸往来,与欧洲的殖民主义做法完全不同。

——《拓展海上丝绸之路复兴海洋文明》(凤凰网2014午9月17日)

材料二   自公元1500年,世界进入全球化时代,贸易中心逐渐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地区以来,欧洲国家就利用它们在工业技术、经济与政治制度上的优势,孜孜不倦地探求在这个全新时代寻求霸权的道路:从西班牙国王伊莎贝拉女王(到)英国女王维多利亚,都清楚地明白经济发展、海外扩张与军事征服,将成为构筑一个大国的三根必要支柱。

——朱步冲《西方大国崛起的条件:海权,工业,殖民》

材料三   全球化带来了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相互依存,“一带一路”合作倡议将给世界带来无限生机和美好前景……首先,“一带一路”具备强大的经济投入,一些地区建造更多基础设施,像公路、铁路以及船运等,从而拉动经济增长。“一带一路”将成为精彩的范例,供国际社会在推进不同地区之间合作时参考……“一带一路”是全球化的“新脚步”。这将充分调动沿路国家未充分开发的增长潜力,也将极大缩短欧洲和中国陆路交通的时间,未来东西方贸易将更便捷,成本更低。

——《南方周末》2017年5月10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新闻中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海上丝绸之路在“唐后期到宋朝形成高度繁荣态势”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比近代西方列强征服世界的手段与古代中国有何不同。并从全球化的视野出发评价西方列强征服世界的活动
(3)根据材料一、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提出“一带一路”战略的有利因素及意义。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美国,早期人们主要是到镍币影院观看电影。这种廉价的娱乐满足了处于社会底层的贫困美国移民的需求,因此大受欢迎。镍币影院的成功刺激带动了电影的制作、发行与放映,为美国影业主导全球市场奠定了坚实基础。好莱坞几乎一年四季都可以在户外拍片,地貌多样,大大降低了制作成本和周期,于是大批的制片人纷至沓来。一战爆发后,欧洲电影业均不同程度地受到很大打击,元气大伤;而美国由于远离战火,昔日的对手几乎陷入绝处,美国则借机大规模进军国际电影市场。到1920年,约有三分之一的电影收入来自对外电影出口。20世纪20年代末期,好莱坞在技术层面进行了革命,于是有声电影诞生。到1946年,美国观影人数和票房都达到顶峰,每周观影人数达9000万人,电影业总收入1947年高达17亿美元。三四十年代成为好莱坞电影的黄金时代。

——摘编自蔡卫《美国电影艺术史》

材料二   好莱坞电影正以越来越强劲的态势攻占全球电影票房市场。20世纪90年代以来,好莱坞电影在全球票房的分成一直在60%以上……除了市场,好莱坞电影的制作班底都不乏韩、中、日甚至印度面孔。好莱坞电影在全球攻城略地,少不了高科技的功劳。早在1998年,《国家公敌》中就已经出现了视频监控,将于2018年3月在美国上映的科幻巨制《头号玩家》,更是将VR所能构建的虚拟世界巨细靡遗地极致呈现。好莱坞电影向全世界传达了“美国精神”,即向人们宣告,不论贫穷富有,出身贵贱,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杰出的人,都有可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同样,今天的好莱坞面对着好莱坞霸权的威胁和民主差异体系的限制,在人们的接受、批评和质疑中,好莱坞电影用民主与自由的心态打开了通往民主的大门,它们似乎在积极地迎接着第二个“好莱坞”——它们的对手的到来,任由人们评说。

——摘编自陈旭光《美国电影经典》


(1)根据材料一,归纳美国电影业迅速崛起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好莱坞电影折射的历史信息。

2018-02-14更新 | 198次组卷 | 5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历史信息浩如烟海,多种多样。有效获取和正确解读历史信息,是研习历史的重要前提。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图片资料:

(1)根据图片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提取一项历史信息,并予以说明。

信息:

说明:

文字资料:

二战后初年,包括英、法、德、意等原来的帝国主义大国都要依赖美国的经济援助才得以维持统治。西欧已经丧失了几个世纪以来一直在世界经济和政治中所占的主导地位。在1944年3月,戴高乐提出,在共同经济的基础上建立一个“西方集团”。1946年,法、联邦德国、意等国的政府首脑如勃鲁姆、阿登纳和加斯贝利都投入了刚刚兴起的欧洲联合运动。美国当时要求欧洲联合作为一个整体来接受马歇尔计划。为此,按马歇尔计划的需要,成立了欧洲经济合作组织,设立“对等基金”制度,并促成了“欧洲支付同盟”等。

——摘编自王斯德等本编《世界当代史》


(2)根据文字资料,概括指出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

数据资料:

1995-2009年世界500强跨国公司分布(部分)

——摘编自美国《财富》杂志

(3)根据数据资料,概括跨国公司分布的特点。

(4)根据以上历史资料,提炼一个历史主题。

2017-08-29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晋城市陵川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500年以前,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基本固定生活在彼此隔离的地区。……1500年以后,西班牙人是果园爱好者,除了给美洲带来橄榄树和欧洲葡萄树外,还带来了种类繁多的水果。作为回报,美洲印第安人贡献出非常丰富的粮食作物,特别是玉米和马铃薯,此外还有木薯、番茄等。……动植物的交换并不限于欧亚大陆和南北美洲之间,整个世界曾卷入这种交换。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大工业……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灭了以往自然形成的各国的孤立状态。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

材料三   经济全球化是近年国际问题中的热门话题,专家认为:“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发生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全球化之所以发生在这个时候,第一靠全球的信息网络化,第二靠全球向市场化的变革。前者为全球化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后者为全球化提供了体制上的保障。”

——摘自陈宝森《经济全球化进程刚刚开始》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500年后人类经济活动的新变化造成这一变化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认为“世界历史首次开创”以哪一历史事件为起点?这一时期世界联系日益密切主要得益于哪些新的发明?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加强的原因。
(4)21世纪中国积极加入经济全球化,最突出的事例是什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