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 道试题
1 . 自由主义思想发端于英国,发展于美国,对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最早系统论述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的是亚当·斯密……他生活的时代,英国工场手工业已高度发展,正值工业革命前夜。但封建残余仍然存在,束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工业资产阶级要求参与政权,消灭封建残余,巩固地确立资本主义制度。自由主义就是适应这种要求提出的……“世界工厂”地位的确立和国内市场的狭小以及原料的不足,使工业资产阶级要求凭借其强大经济实力进行自由生产和贸易,扩大国内外市场。但是保护关税政策,严重地阻碍了国内外市场的扩大从而制约了经济的自由发展……于是一场反对国家干预,要求自由发展经济的斗争迅速掀起并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和完成而取得最后胜利。

——摘编自韩忠富《亚当·斯密“自由主义”经济思想与英国工业革命》

材料二:新自由主义的主要策源地在美国,美国90年代的经济扩张期的长度超过了60年代,被视为美国有记录以来的持续时间最长的经济扩张期……这首先是由投资热潮推动的,1997年后又显著地受到消费热潮的推动。……还有第二个因素,即节约成本的新技术对投资有重大影响。……美国20年间的新自由主义重构带来了一个以投机为基础的经济扩张,但这个扩张期的利益绝大部分都流向了最高阶层。

——摘编自(美)大卫·科茨《新自由主义和20世纪90年代美国的经济扩张》


(1)根据材料一,概括亚当·斯密自由主义经济思想提出的背景。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自由主义原则的确立对世界市场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90年代美国出现经济扩张的原因,并简要评价该时期美国的经济模式。
2019-07-05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舒城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自1944年成立以来,不断推动市场经济、自由贸易和高增长率。除此之外,美国的政治家和商业领袖还想建立一套适合自己利益的国际贸易体系,在他们的推动下,取消了阻碍跨国自由贸易的制约性贸易准则。……在过去的25年间,合作场景的变化以及导致了大约5万家全球公司的诞生。与跨国公司相比,典型的全球公司以一个小规模的总部为基础,在全球范围内分散公司其他的所有机构,以寻求尽可能低的运作成本。

——(美)杰里•本特利等《简明新全球史》

材料二一些人认为,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经济落后的广大发展中国家为了求得自身生存,不得不按照有利于别人的规则行事,处处受制于人。美国等西方强国即是全球化游戏的主角,又是全球化游戏规则的制定者……因此,全球化的实质就是西方化。我们认为,把全球化的实质等同于西方化乃至美国化是片面的,但这种看法的产生有深刻的原因和背景,并非空穴来风。

——《从“世界历史”理论看全球化》


(1)依据材料一,概括经济全球化加强的具体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界90年代以来促使这一现象迅猛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2)请就材料二的一种观点或多种观点,谈谈你的看法。
2018-03-26更新 | 118次组卷 | 4卷引用:安徽省蚌埠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47年6月,针对欧洲国家普遍出现的经济困难,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了欧洲经济援助计划,即马歇尔计划。马歇尔计划对西欧国家的经济复苏起了很大作用,为美国利用经济手段控制西欧铺平了道路,是美国冷战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摘编自朱汉国主编《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第一册》

材料二 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将通过切实提高“一带一路”的实施质量,稳步走向世界,致力于更加开放、包容、联动、可持续和以人民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与人类发展。有人热衷于戴着有色眼镜看待“一带一路”倡议及其实践,相关杂音不时花样翻新,如“中国版马歇尔计划”“输出模式论”“债务陷阱论”“建立势力范围论”“经济掠夺论”“另起炉灶论”等等。

——摘编自阮宗泽《“一带一路”:塑造共享的21世纪》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马歇尔计划提出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有关“一带一路”“杂音”中的某一个观点简要评说。(要求:观点明确,史实正确,符合逻辑)
2022-07-10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池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4 . 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也不是一帆风顺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20、30年代的大危机更加助长了本已严重的贸易保护主义浪潮,各国间的关税大战愈演悆烈。……国际贸易进一步于萎缩,而这反过来又加深了危机本身。深刻的教训,促使各国开始认识到在生产国际化日益发展的背景下,广泛开展国际协调与合作的必要性。

——摘编自杨起善《关贸总协定与复关对策研究

材料二 经济全球化是近年来国际问题中的热门话题。专家认为:“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全球化之所以发生在这个时候,第一靠全球的信息网络化,第二靠全球向市场化的变革。前者为全球化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后者则为全球化提供了体制上的保障”

——摘自陈宝森《经济全球化进程刚刚开始》

材料三 下表为《经济全球化大事年表(部分)》



(1)根据材料一,指出国际贸易出现了什么问题?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二战后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是如何“开展国际协调与合作的”?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90年代推动经济全球化“发生”的主要因素,并指出这一时期中国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具体措施。
2020-07-22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芜湖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著名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当今时代的希望和危险远远超过世界历史上的任何时代。人类还从未看到展现在他们面前如此灿烂夺目的前景,但人类同样也从未见识过潜伏在这种景象后面的蘑菇云。”材料主要反映了
A.全球化背景下机遇与挑战并存
B.核武器严重威胁人类社会生存
C.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的存在
D.环境污染、能源危机日益严重
2019-04-11更新 | 608次组卷 | 16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复习历史试题
6 . 一些发达国家认为,发展中国家爆炸式的人口增长、对自然资源的盲目开采和短视的经济政策是造成当今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提出环境问题“共同责任论”,要求发展中国家承担与发达国家相同的环境责任。该主张意在(     
A.公平公正地解决全球的环境问题B.合理利用资源和建立世界新秩序
C.推卸发达国家应承担的历史责任D.承认发展中国家的重要国际地位
2023-06-11更新 | 6660次组卷 | 43卷引用:安徽省亳州市蒙城第一中学东校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近代以来,全球经济联系不断加强,世界历史发展发生重大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5-18世纪,由于各种现实动机与航海技术的不断进步,亚洲和欧洲的航海家都发起了大规模的航海活动……欧洲人开辟了多条新的远洋航线。欧洲影响力的扩大有助于全球性的交通、通信和交流网络的建立……在错综复杂的贸易网络中诞生了一个世界性的经济体系。

——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等

材料二   全球殖民地占陆地(南极洲除外)面积的比例变化表


材料三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经济全球化是指商品与服务贸易及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认为:“经济全球化可以被看作一种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经济、市场、技术与通讯形式都越来越具有全球特征,民族性和地方性在减少。”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举例说明新航路开辟后全球联系是怎样加强的?
(2)材料二中上升曲线部分反映了怎样的历史发展趋势?在①和④中任选一个阶段,分析殖民扩张的主要方式及其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的原因。
8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发生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这时跨国公司已能在全世界进行资源配置,并在全球进行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全球化之所以发生在这个时候,第一靠全球的信息网络化,第二靠全球向市场化的变革。前者为全球化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后者为全球化提供了体制的保障。

——陈宝森《经济全球化进程刚刚开始》

材料二   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广泛的反全球化现象呢?可以做多角度、多层次分析……最贫困人口的收入在1960年约占世界总收入的2.3%,而今天则为1.1%。从某种意义上讲,全球化的过程就是资本和公司全球流动的过程,同时也是全球环境进一步恶化的过程。全球民族主义者则从反对美国称霸世界、反对美国化的角度来反对全球化……反全球化运动应该明确,它反对的是全球化的弊端而不应该是全球化本身。反全球化的出现并不意味着对全球化的全盘否定。

——摘编自蔡拓《全球化与中国政治发展》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三十年来经济全球化趋势发展的原因。
(2)据材料二,概括反全球化现象出现的原因,并指出“反全球化的出现并不意味着对全球化的全盘否定”的理由。
9 . 《全球不平等∶一个全球化时代的新手段》中写道∶"以收入为标准,研究了从1988至2008年的赢家和输家。大赢家中既有全球最顶尖的那1%高豪,也包括在新经济体的中产阶级;而大输家——那些得到很少甚至一无所获的人,包括发达国家的贫民和中产工薪阶级。全球化并不是造成此状况的唯一原因,但无疑是原因之一。"这表明
A.经济全球化需要发展中国家参与B.发达国家充当了全球化的领导者
C.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贫富分化加剧D.发展中国家是全球化主要受益者
2021-05-05更新 | 1826次组卷 | 19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分层班)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73 年,第四次中东战争后,石油危机爆发,西方国家经济陷入困境。1975 年,在法国总统倡议下,法英德意美日六国首脑在巴黎召开第一次首脑会议,讨论货币、贸易、能源、原材料以及与发展中国家关系问题,加拿大于1976 年出席。七国集团每年举行一次首脑会议,讨论世界经济政治的协调问题。定期召开七国财长及央行行长会议,对国际宏观经济政策进行协调。七国集团会议主要就各国的政府预算、税收政策的协调、汇率政策的协调、金融危机救.助贷款等进行讨论协商。

——摘编自万红先《西方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国际协调》

材料二 二十国集团(G20)由七国集团财长会议于1999年倡议成立,其始创成员包括美国、日本、德国等9个发达经济体成员和中国、南非、巴西等11个新兴经济体成员,创始会议在柏林举行,会议强调,G20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框架内非正式对话的一种新机制,旨在推动国际金融体制改革以及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之间就全球关键性的宏观经济和金融政策等问题开展非正式对话,到了2008 年金融危机时,美国等国家为了联合新兴经济体共同应对危机,将G20从部长级提升到领导人级别,建立了峰会制度。二十国集团的成员国占全球.2/3的人口.85%的经济总量。

——摘编 自郭树勇《二十国集团的兴起与国际社会的分野》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七国集团出现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十国集团与七国集团相比的变化及其影响。
2020-08-01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