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冲击到韩国,为获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贷款援助,韩国按其提出的苛刻条件对本国经济进行调整,实行高强度的紧缩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金融机构和企业进行大幅度的整顿,导致大批企业破产,失业人口激增,物价上涨。这反映了
A.国家干预成为应对危机的有效手段
B.国际组织对世界经济发挥主导作用
C.全球化背景下民族国家经济安全受到冲击
D.经济全球化中国家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加深
2022-02-04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普通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美国某知名生物科技公司推出一项的“宏伟计划”:收购全球种子公司——利用转基因技术加以“改良”——用申请了专利的转基因种子替代天然种子——控制全球食品供应。该公司目前已收购全球21%的种子公司,控制93%的转基因食品市场。该材料主要说明
A.全球化形势下,发展中国家要趋利避害,积极应对
B.跨国公司控制了国际技术贸易
C.跨国公司促进了国际贸易和世界经济的增长
D.全球化背景下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性
3 . 国际著名的投资家和金融学教授吉姆·罗杰斯说:“现在的中国越来越像资本主义,而美国反而变得越来越社会主义。”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A.90年代后两国关系显著改善
B.全球化背景下利益休戚相关
C.不同经济模式相互借鉴和影响
D.两国的政治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除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外,美国还想建立一套适合自己利益的国际贸易体系……取消了阻碍跨国自由贸易的制约性贸易准则……合作场景的变化已经导致了大约5万家全球公司的诞生……以寻求尽可能低的运作成本。

——【美】杰里·本特利等《简明新全球史》

材料二   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说,穷国对一种新的企图持警惕态度,即:(发达国家)试图说服它们进一步向产品和劳务开放本国市场;它们的这种态度主要是因为“发达国家的人们看来很虚伪”……一个最近的实例是,美国对本土制造商唯命是从,但决定动用联邦反倾销法律来抵制来自巴西、俄罗斯和另外一些国家的钢材。

——路透社日内瓦1999年9月23日电


请完成: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加强的基本表现和原因。
(2)谈谈你对材料二中“发达国家的人们看来很虚伪”的认识并说明其影响。
2019-08-21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金沙县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历史上的货币流通反映了一定时期的历史现象。

材料一   沃德·巴特雷在《1450~1800年世界银块流动》中说“整个殖民地时期(1492年到1820年),西班牙从美洲殖民地榨取的白银超过40亿比索,即14万多吨”。而据厄尔·汉米尔顿的研究,就有约2亿比索通过明朝在马尼拉一带的贸易站流向了中国,36亿比索则流向了西欧诸国,差不多又有一半流向了中国,而西班牙自己仅存2亿比索。

——摘编自【德】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

材料二   1933年,美元贬值约30%。1944年,美、英、中等44国通过《联合国家货币金融会议最后决议书》,规定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确立了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1973年,美元贬值10%,各国放弃与美元挂钩的固定汇率。

材料三   希腊债务危机刚刚步入尾声,爱尔兰债务问题再度拉响“警报”。彭博社(2010年)11月13日报道,欧盟目前正游说爱尔兰政府接受来自其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联合援助……《中国新闻周刊·欧洲到了抉择时刻》报道:2010年12月7日,欧盟同意为爱尔兰提供850亿欧元贷款。

材料四   《中国财经报》曾报道:“欧债危机令欧元命悬一线。”而何伟文则持相反的观点,他在《欧元不可能崩溃》一文中阐述:“由于欧盟对世界经济和货币体系的极端重要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不得不竭尽全力。加上中国等新兴经济体的出手,至少目前为止,仍然基本上可以稳住欧元……欧元的最终前景,则是确信无疑的。”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材料一中“流入西欧诸国的36亿比索的白银‘差不多又有一半流向了中国’”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别从材料中的三个时代背景分析美元发生变化的原因。
(3)材料三所述欧洲债务问题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哪些现象?材料四给出了哪些“欧元不可能崩溃”的理由?
2019-07-11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思南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试历史试题
6 . 2002-2010年,我国货物出口总额85187.8亿美元,进口总额72099.9亿美元,分别是1978-2001年的4.0倍和3.6倍。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中国
A.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B.对外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
C.改革开放战略提出
D.进口、出口贸易的不均衡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