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 道试题
1 . 战国时期“诸子十家⋯⋯皆起于王道既微,诸侯力政”,各学派针对当时的社会现实问题,提出了各自的政治社会主张和要求,试图影响现实政治。这一历史现象被称为(     
A.百家争鸣B.焚书坑儒C.儒学复兴D.三教并行
2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丰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制天命而用之”。这些主张,着重强调的是(     
A.以人为本B.天人合一C.崇德尚贤D.天下为公
2023-03-08更新 | 958次组卷 | 19卷引用:2023年北京高考历史真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3 . 明末清初社会的剧烈动荡,促进了思想界的活跃。有一位思想家称专制帝王为“天下之大害”,提出“工商皆本”,他是(     
A.陆九渊B.王守仁C.李贽D.黄宗羲
2023-01-07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明末清初的社会变动冲击着人们的思想,有位思想家提出“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后人概括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位思想家是(     
A.李贽B.黄宗羲C.顾炎武D.王夫之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和百家争鸣局面形成。下列属于儒家思想的是(     
A.提倡节俭,主张“兼爱”B.思想的核心观念是“仁 ”
C.包含朴素的辩证法思想D.主张以法为工具管理国家
2023-01-04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顺义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朴素辩证法是古代一种自发的、原始的辩证法思想。下列各项中,蕴含该思想的有( )
①“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②“兼相爱,交相利”
③“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④“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
A.①④B.③④C.②③D.①③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孔子批判地继承了春秋时代的思潮,以“仁”为核心。在孔子看来,从政的人如果真正能以“德”治国,将得到人民的拥护。孔子不满“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的现象,力图维护濒手瓦解的周礼,提倡“克己复礼”,以“礼”来规范自己的言论行动,“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据甘筱青、文师华《孔子思想及其现代意义》整理

材料二中唐时期,韩愈以敏锐的目光,洞察到孔孟以降,儒学正在衰落,发觉当时与佛老的竞争,面临着深刻危机。是故,韩愈发出尊孔孟,排异端的口号,高举复兴儒学的旗帜以恢复儒家思想的正统的统治地位为当务之急。韩愈认为通过复兴道统,即可恢复中国儒家的伦理观念,促使当时纷乱局势,得以全国统一,复兴王朝。

——摘编自李世伟《论韩愈尊儒排佛》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孔子的主要思想。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韩愈提出复兴儒学的背景。
8 . 如表为孔子的一些经济思想。由此可见,这些思想的基本要义是(     
治民观赋税观节俭观生态观诚信观货值观
居敬行简敛从其薄宁简毋奢取物有节无信不立待贾而沽
A.天下为公B.以民为本C.克己复礼D.中庸之道
2022-08-27更新 | 1827次组卷 | 21卷引用:北京市黄冈中学北京朝阳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复习历史试题
9 . 汉武帝为巩固政治上的大一统局面,在文化上奉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指导思想,他通过察举制选拔重用儒生,同时还
A.兴办学校,讲授儒学B.颁布“推恩令”
C.废除嫡长子继承制D.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明末清初社会的剧烈动荡,促进了思想界的活跃。其中,提出“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的思想家是(     
A.董仲舒B.朱熹C.王守仁D.顾炎武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