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孔子讲“礼”,孟子重“义”,荀子也说:“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先秦儒家讲求“礼”“义”的主要目的是
A.构建平等社会
B.强化中央集权
C.规范社会秩序
D.缓和诸侯纷争
2018-10-15更新 | 883次组卷 | 49卷引用:新疆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鸿德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中国古代晚期思想也是符合世界潮流的,如黄宗羲的“贵不在朝廷,贱不在草莽”,这一观点体现了
A.变集权为分权,变专制为自制
B.主张治天下皆决于学校
C.人人平等
D.工商皆本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四库全书总目·别史类存目》中对某人的书的评价是“皆狂悖乖谬,非圣无法,惟此书抨击孔子,另立褒贬,凡千古相传之善恶,无不颠倒易位,尤以罪不容诛者。”此人是
A.李贽
B.黄宗羲
C.顾炎武
D.王夫之
4 . 董仲舒将天命史观加以整理发展,宣扬“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他的目的在于
A.探寻世界和人类的起源
B.扼制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
C.把历史的发展变化归结到“天理”上
D.为封建统治寻找理论根据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韩非子主张建立君主专制,而黄宗羲抨击君主专制,对此恰当的评价是二者都是进步思想。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是
A.历史评价都是主观评说
B.二者思想主张作用相同
C.二者都是地主阶级士人
D.评价置于其体历史时期
6 . 董仲舒的新儒学体系之所以受到汉武帝的推崇,主要是因为它
A.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B.有利于加强民族关系
C.有利于国家统一和加强专制统治
D.有利于文化教育的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史学家评说黄宗羲思想“根本上不脱儒家思想道路,却将儒家政治、社会观推演为一更具民本精神之制度化蓝图……若以为其所论仍与‘现代’不侔(相当)而定其为无新见,则失于以‘现代’事物为绝对尺度”。下列黄宗羲思想中属于‘新见’的是
A.民本思想
B.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C.工商皆本
D.保留君主制
8 . 阅读下面材料:
材料一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
材料二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回答:(1)上述两则材料是哪位思想家的观点?
(2)上述两则材料分别反映了该思想家的什么主张?
(3)上述主张在当时有什么积极意义?
2016-12-12更新 | 77次组卷 | 4卷引用:【学考复习】(纲要上)2024年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必备考点归纳与测试(非选择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唤起了人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视。诸子百家的学说后来发展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是
A.法家B.道家C.墨家D.儒家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农业、农村、农民是社会发展的基础,中国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三农”问题;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即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

——《中华文化史》


请回答: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况指出春秋战国时期“私学文化”中“民本思潮”的主要内容,并分析这一时期“私学文化”产生的根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