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1 道试题
1 . 两宋时期,绘画技巧有不少成功的创造,画家注意对生活的深入观察和体验,艺术上倡导写实,具有精密不苟、严谨认真的精神。导致这种状况的重要因素是(     )
A.专制集权的加强
B.科学技术的发展
C.深受理学的影响
D.统治阶级的倡导
2 . 【不同人眼中的孔子】

材料一:他只用健全的理性在解说,他不炫惑世界而是开启心灵,他的讲话只是一个圣人,从不是一个先知,然而人们相信他,就像相信自己的国土一样。

——伏尔泰《中国哲学家孔夫子》

材料二:中国数千年来立国根本在于道德,凡国家政治、家庭伦理、社会风俗无一非先圣学说发皇流衍。是以国有治乱,运有隆替,惟此孔子之道亘古常新,与天无极。

——袁世凯《祭孔令》

材料三:余之抨击孔子,非抨击孔子之本身,乃抨击孔子为历代君主雕塑之偶像的权威也;非抨击孔子,乃抨击专制之灵魂也。                           

——李大钊《自然的伦理观与孔子》

(1)孔子思想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2)概述材料中伏尔泰、袁世凯、李大钊所说的孔子。
(3)他们这样评价孔子的意图是什么?
2019-11-06更新 | 139次组卷 | 5卷引用:【学考复习】(纲要上)2024年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必备考点归纳与测试(非选择题)
3 . 宋代“事亲孝,为兄友,处族义,与乡和”被认为是为人处世的天理。一些地方开始实行乡约制度,制定规约并建立民间组织和相关的赏罚制度,以求扬善惩恶;各地方家族也纷纷制定族规家训,建家祠修族谱,规范族人言行。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理学的世俗化趋势
B.家族控制地方权力
C.新兴市民阶层崛起
D.宗法制度重新建立
2019-11-01更新 | 1315次组卷 | 45卷引用:安徽省临泉第一中学(高铁分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宋代以后,“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逐渐成为中国大多数家族推崇的经典家训之一。该家训反映出儒家学者所强调的
A.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
B.“存天理,灭人欲”主张
C.道德与知识修养并重
D.“格物致知”的认识论
2019-10-22更新 | 283次组卷 | 29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文华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5 . 孔子是世界公认的文化名人,其思想主张对当今建设和谐社会仍具有积极意义的是
A.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B.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C.己所不欲勿施于
D.兼相爱交相利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语言是思想的外衣。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系列重要讲话,形成了独树一帜的“习式语言风格”。“习式语言风格”的鲜明特色之一就是善于引用经典,其中引用的古文有“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道私者乱,道法者治”,“治大国若烹小鲜”,“尚贤者,政之本也”,这些古文分别体现了哪个学派的主张
A.儒家、法家、道家、墨家B.道家、法家、儒家、墨家
C.墨家、儒家、道家、法家D.儒家、法家、墨家、道家
2019-08-09更新 | 1808次组卷 | 74卷引用: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宋代的士大夫大都抱有“得君行道”的期待,希望从朝廷发起改革,实现其政治理想。明代的士大夫则转向“觉民行道”。如王阳明强调:“须作个愚夫愚妇,方可与人讲学”。这一变化的背景是
A.政治体制的日益僵化
B.市民阶层力量的兴起
C.儒学逐渐走向思辨化
D.早期启蒙思想的传播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孟子提出天下“定于一”,荀子倡导“一天下,财万物,长养人民,兼利天下”,韩非子主张“一匡天下”。这些主张反映了
A.儒家与法家的主张混同
B.国家统一在思想上的体现
C.主要学派实现了思想统一
D.古代大一统思想初步形成
2019-05-20更新 | 632次组卷 | 30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岳阳县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儒家思想的下列主张,对当今建立和谐社会具有积极影响的是
A.“为政以德”“以德服人”
B.“有教无类”“温故知新”
C.“君权神授”“天人合一”
D.“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
2019-04-23更新 | 96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南省永州市道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